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長慶油田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長慶油田簡介

  長慶油田中國石油的主力油田之一,地跨陝、甘、寧、蒙、晉五省(區),承擔著向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十多個大中城市提供天然氣供應保障的重任。多年來,面對低滲、低壓、低豐度油氣藏勘探開發的世界級難題,幾代長慶石油人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實現了油氣產量持續增長,併在新世紀以來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2003年油氣當量突破1000萬噸,2007年突破2000萬噸。2007年以來,年均保持500萬噸快速增長,成為我國陸上油氣產量最高、上產速度最快、成長性最好的油氣田。

  長慶油田始終以技術管理創新為抓手,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實施科技創新工程,攻剋低滲透、解放特低滲、再戰超低滲,形成了符合當地油氣藏特點的技術系列,有力支撐了增儲上產和開發成本控制。大力推進管理創新,探索形成標準化、模塊化、市場化數字化“四化”管理模式,擴大合作開發方式,大幅提升了管理水平和效率效益。依靠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和信息化手段,實現了高效發展。在油田快速發展建設的同時,企業軟實力不斷提升,企地和諧共建的局面進一步鞏固。長慶油田的快速上產和持續增效,體現了中國石油“堅持戰略發展,突出質量效益”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堅定了立足國內增強油氣供應保障能力的信心。站在5000萬噸新的起點上,長慶油田將以建設世界水平的現代化油氣田為目標,科學安排生產節奏和投資規模,強化戰略管理、強化效益優先、強化基礎工作,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PCOC)是隸屬於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的地區性油田公司,總部於1998年從甘肅慶陽市慶城縣遷至陝西省西安市,工作區域在中國第二大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橫跨陝、甘、寧、內蒙古、晉五省(區),勘探總面積37萬平方公裡, 是中國石油近年來增長幅度最快的油氣田,承擔著向北京、天津、石家莊、西安、銀川、呼和浩特等十多個大中城市安全穩定供氣的重任,用工總量70848人,資產總額1012億元。專業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的15.8%。企業全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企業簡稱:中國石油長慶油田、長慶油田公司、長慶油田。

長慶油田的發展

組織改革

  從建國初期的1950年代開始勘探,到1970年由蘭州軍區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70、81號文件,正式組建蘭州軍區長慶油田會戰指揮部;指揮部機關起初設於甘肅省慶陽地區(今慶陽市)寧縣長慶橋村(今長慶橋鎮);1971年3月1日遷至甘肅省慶陽地區慶陽縣(今慶陽市慶城縣)北關。1983年經石油工業部(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批准,更名為長慶石油勘探局。

  公司於1998年8月勘探局機關及其附屬科研單位整體搬遷至陝西省西安市北郊-未央區張家堡街道辦事處東部,未央路與鳳城四路十字以東,取名為興隆園小區。1999年7月,企業重組改製,主要分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長慶油田的業務主體)、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石化分公司(原長慶油田咸陽助劑廠)(上市部分)、長慶石油勘探局(未上市部分,但人數占原長慶油田的多半)三家企業;其次為,原長慶油田測井業務部分整合為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長慶事業部;原長慶油田物探業務部分整合為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長慶研究院。

  長慶油田公司於2000年1月1日起正式獨立運行。2008年3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決定對“長慶石油勘探局”進行分化重組,將其鑽井工程業務相關機構與四川石油管理局相應部分的業務進行了整合,組建為中國石油川慶鑽探工程公司,其餘大部分劃歸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對外僅保留“長慶石油勘探局”法人資格。也就是說,2008年3月以後,長慶油田其實又成為一個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

業績發展

  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躍上1000萬噸用了33年;從2003年到2007年12月,只用了短短四年

  時間就實現了年產量從1000萬噸到2000萬噸的大跨越。而躍上3000萬噸/年和4000萬噸/年分別隻用了2年,2012年,年產油氣當量跨上4500萬噸歷史新高點,達到4504.99萬噸,超越大慶油田4330萬噸油氣當量。

  長慶油田公司所處的鄂爾多斯盆地是中國第二大沉積盆地,面積37萬平方公裡,橫跨陝、甘、寧、內蒙古、晉五省區,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石油資源量為128.5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為15萬億立方米,被稱為“滿盆氣,半盆油”。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在鄂爾多斯盆地及外圍盆地進行石油天然氣及共生、伴生資源和非油氣資源的勘查、勘探開發和生產、油氣集輸和儲運、油氣產品銷售等。礦產資源登記面積25.78萬平方公裡,跨越5省區,登記地域範圍7個盆地,占中油股份公司總登記面積的14%,位居中國石油第二位。

  長慶油田的油氣儲量快速增長,每年給國家新增一個中型油田,中國陸上最大產氣區和天然氣管網樞紐中心,原油產量占全國的1/10,天然氣產量占全國的1/4。

  2009年長慶油田油氣當量突破3000萬噸,超過勝利油田成為國內第二大油氣田,2011年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4000萬噸,達到4059萬噸,為實現年產油氣當量5000萬噸、建設“西部大慶”目標打牢了基礎。

長慶油田的四化模式[1]

  長慶油田屬於典型的低滲、低壓、低豐度“三低”油氣田,是世界上著名的低滲透油氣藏。面對地質條件複雜、自然條件艱苦、社會依托條件差的現實條件,長慶油田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創新思路,突出發展油氣核心業務,大力推進“標準化設計、模塊化建設、數字化管理、市場化運作” (以下簡稱“四化”)管理模式,實現了蘇里格氣田和超低滲透油藏的規模效益開發,確保了油氣產量連創新高,為低滲透油氣田的效益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成功範例。

  標準化是管理科學化的體現,滿足了現代工業企業生產運作的客觀要求,是規模化的前提和基礎。標準化設計是模塊化建設的基礎,模塊化是把工廠制企業的流水線嫁接到了千里戰線的油田,是在標準化設計基礎上所體現的規模化。標準化設計、模塊化建設為市場化運作搭建良好平臺,市場化是針對油田傳統的“大而全、小而全”生產組織模式和資源配置方式的變革,是調動社會資源滿足油田大規模建設需求的必然選擇,也是依靠市場建立資源要素價格機制的最優選擇。數字化是企業步人信息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手段,是工業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數字化能促進企業組織結構扁平化、矩陣化轉變,促進人力資源隊伍結構、數量、素質的根本改觀,促進長慶油田向現代化油公司管理模式轉型,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控制用工總量,降低生產成本的有效手段。

  (1)標準化設計。根據井站的功能和流程,以工藝技術優化定型為前提,以模塊化設計和三維設計為手段, 形成一套通用的、標準的、相對穩定的、符合油氣田開發的、地面建設可操作的指導性文件。將“統一、簡化、協調、最優化” 的標準化原理應用於地面工程設計和建設中,統一油氣田開發工藝、流程,統一井站建設,使地面工程按照“預製”“組裝” “複製” 的模式建設,降低投資成本,提高建設效率

  (2)模塊化建設。以場站的標準化設計文件為基礎,以功能區模塊為生產單元,在工廠內完成模塊預製,最後將預製模塊、設備在建設現場進行組合裝配。

  (3)數字化管理。以生產過程監控為主,完成數據採集動態分析,實現電子巡井,通過公司層面的運行指揮系統、油(氣)藏經營管理為核心功能的決策系統、以前端生產管理為主的生產管理系統來實現全油田的數字化生產管理。

  (4)市場化運作。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競爭為手段,堅持主體平等、公平競爭的原則,從隊伍引進、風險防範、質量控制市場監管等關鍵環節加強管理,培育健康高效的油氣田建設市場。

長慶油田的企業文化內涵[2]

  “攻堅啃硬、拼搏進取”的團隊精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長慶井下人面對嚴重製約長慶發展的“三低” 油藏“井井有油,井井不流” 的地質條件,通過對油藏綜合研究,明確了改造油層是資源開發的主要矛盾。

  長慶井下土法上馬“炒壓裂砂” 、技術人員根據壓裂需要開發出壓裂工具,開發出的以槐樹豆為原料的壓裂液,掀起了家家吃年飯時為試驗攻關剝一碗槐樹豆的活動。這就是當時著名的“壓裂年裡吃壓裂飯” 故事的淵源,也是壓裂文化產生的背景。通過“青石板上鬧革命,磨刀石上奪高產” 的創新精神, 讓困擾長慶油田會戰初期“口口井有油,口口井不流”的窘境成為歷史。

  “攀登高峰、永不言敗”的創新精神。長慶油田的快速發展更是一部依靠科技不斷創新壓裂增產工藝技術的歷史。國際上把滲透率低於50個毫達西的油田定義為低滲透,而長慶70%的油田滲透率還不到1個毫達西,如果把中東地區的油藏比作高速公路,那麼長慶的油藏則是羊腸小道,儲層緻密堅硬,正是在這樣的“磨刀石”上,長慶井下人幾十年如一日不斷創新壓裂工藝技術,形成的以不動管柱連續分層壓裂工藝技術、環保型可回收壓裂液體系、氣井帶壓作業技術為代表的八大技術系列, 已經成為長慶油田氣層改造和快速完井的主要支撐技術。壓裂技術的進步,成為長慶油田迅速建設崛起為“西部大慶”的主要支撐力量。

  “忠誠企業、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長慶井下人在奉獻石油的壯麗事業中,涌現出了一大批奮鬥不息、忠誠企業的好員丁、好幹部。壓裂功勛吳光勇,從1978年駕駛當時進口的最先進BJ-1000型壓裂混砂車,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對該車進行大小技術革新改造30多項,為企業節約資金200多萬元;創造了安全駕駛行車104萬公裡,混砂車18年無大修、臺上設備超期服役23年(設計壽命7年)的驕人紀錄,用責任和忠誠譜寫了人生壯美的詩篇。長慶井下技術作業公司把他們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 整理成演講報告、編成書,拍成電視片,搬進企業歷程展,廣為宣傳他們可貴的奮鬥精神。

參考文獻

  1. 凌心強,李時宣,張彥博.長慶油田的四化管理模式[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1(1)
  2. 李銘,張純民,申楠.長慶油田的企業文化實踐[J].企業文化,2013(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y桑,Dan,Lin,刘维燎,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長慶油田"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