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道德經濟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道德經濟

  道德經濟是指市場經濟主體自覺地遵守倫理規範並用倫理價值觀來指導自己的經濟行為的經濟形態。從認識論的角度看,道德經濟是一種關於經濟活動思維方式;從價值論的角度看,它是一種倫理價值觀,或者說是一種以倫理價值觀為指導的經濟行為。[1]

道德經濟的分類[2]

  它分為國家道德經濟、企業道德經濟、家庭道德經濟和個人道德經濟。

  1.國家道德經濟是國家政府主要通過對國民的卓有成效的積極進步的道德教育發展的經濟,如我國主要以卓有成效的愛國主義道德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發展的民主革命時期革命根據地的經濟和20世紀50年代的國民經濟

  2.企業道德經濟是某企業主要通過對其勞動者的卓有成效的積極進步的道德教育發展的經濟,如我國主要以愛國主義道德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發展的加世紀50—60年代的軍工企業經濟,大慶油田經濟和大寨農業經濟等。

  3.家庭道德經濟是某家庭主要通過對其勞動者的卓有成效的道德教育發展的經濟,如我國20世紀50年代的許多勞動模範家庭經濟和改革開放後涌現的某些勤勞致富的家庭經濟。

  4.個人道德經濟是主要通過接受社會有組織的道德教育或通過自學道德理論、自覺進行道德修養取得進步的個人所發展的經濟,如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劉生海原為二流子,沒吃沒穿,後經邊區黨組織的道德教育和周圍群眾的道德影響,他改了過去的惡習,努力生產,並養了九匹牲口,一年打了20多擔糧食,並被評為邊區勞動模範。

道德經濟的特點[1]

  1.道德經濟首先是一種法制經濟

  道德經濟主體的動機當然首先是為了盈利,但是它們是在法律和道德標準的規定的範圍內追求利潤。為了獲得利潤,它們會考慮手段的合倫理性, 既不排斥各種法律規範, 也不排斥各種道德標準, 如公平、誠信責任等,不以破壞倫理價值標準為代價。在它們那裡,法律和道德都被納入倫理的框架內進行思考,法律被判定為最低限度的倫理標準,道德被看作高於法律、進行境界提升的倫理標準。總之,道德經濟的價值理念集中於合理的倫理價值標準, 強調在合法且合德的範圍內追求經濟利益。這種觀念如果用價值哲學的話語表達,就是“我的行為能讓我成功,但是必須合乎法律和道德”,其價值目標是義利雙贏。

  2.道德經濟也是一種合德經濟

  道德經濟既不把經濟行為倫理化,也不把經濟行為與道德行為同一化,從而剝離、消解經濟主體追求利潤的本性,妨礙它們賺錢。它只是強調經濟主體的逐利行為必須有倫理規導,需要具有自覺的倫理行為。經濟主體都是產生並存在於社會中的,需要有社會各方如雇員、消費者、所有者、社區、政府等的支持,需要各方提供的資源,其利潤也都來自於社會,因而其行為必然會對社會產生相應的影響。而人們也就會對其行為的後果進行道德評價。這樣,經濟主體就要註意求利行為的手段的道德性, 而不能膽大妄為、肆無忌憚、惟利是圖,必須自覺地精打細算、敢想敢為、節制有度、講究信用、勇於負責。

  3.道德經濟也是勞動者道德素質的體現[2]

  道德經濟也是勞動者道德素質狀況所體現出來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效果

  單個勞動者道德素質狀況所體現出來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效果為個體道德經濟。家庭勞動者道德素質狀況所體現出來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效果為家庭道德經濟。企業集體勞動者道德素質狀況所體現出來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效果為企業集體道德經濟。

  社會勞動者道德素質狀況所體現出來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效果為社會道德經濟。所謂勞動者道德素質狀況所體現出來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效果主要是指勞動者在其現有的道德意識的指導下所表現出來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行為和這些行為產生的微觀經濟效果巨集觀經濟效果

  勞動者在其積極進步的道德意識指導下表現出來的生產行為主要是為社會為集體為他人吃苦耐勞的生產科研行為,奮發圖強的生產科研行為和不計報酬的生產科研行為。勞動者在其積極進步的道德意識指導下表現出來的交換行為主要是在各種物質交換過程中誠實守信的行為、熱情服務的行為和公平競爭的行為。勞動者在其積極進步的道德意識指導下表現出來的分配行為主要是在各種物質分配過程中,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和集體利益的行為,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的行為,先人後己的行為和勇於奉獻的行為。勞動者在積極進步的道德意識指導下表現出來的消費行為主要是在個人或集體的生活消費過程中節儉不奢的行為,尊老愛幼的行為和樂觀向上的行為。

  在社會上,由於不同人生活的經濟環境和思想道德環境不盡相同,其在這些環境中形成的道德意識是千差萬別的。不同的道德意識會使人產生不同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行為。只有積極進步的社會主義道德意識才能產生上述積極進步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行為。一個人若只有消極落後的道德意識,那麼他表現出來的行為就可能與上述行為相反,其行為的經濟效果就可能是有害於社會、集體和他人的經濟發展。因此發展道德經濟是通過不斷提高人們積極進步的道德覺悟,使之煥發出合法的積極的高效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行為,由此推動社會、集體和個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道德經濟價值觀的特征[1]

  首先,人性化。道德經濟的首要要求就是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要人性化,要以人為本。具體說來,就是要確立依靠人、尊重人的經濟理念,把開發人的潛能作為最主要的任務,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的終極目標,把凝聚人的合力作為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人性化的經濟要求經濟行為要順應人性,激發人對真善美的追求。真善美的統一就是人性的最高境界,追求真善美統一的經濟就是順應人性的經濟。

  其次, 以誠信交易為核心。誠信不僅是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是道德修養的必備要義和社會交往的基本準則, 而且是一種經濟美德。作為一種經濟美德,它是道德經濟價值觀中的核心構成,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道德基礎,是經濟主體取得高績效的基石。誠信交易要求經濟主體做到誠實不欺、信守承諾,不折不扣地踐履合同和契約條款;做到貨真價實,不得從事假冒偽劣、以次充好、以劣充優等不道德行為;做到分量足額,不得從事克斤扣兩、缺尺少寸、以小充大等不道德行為;做到童叟無欺,真實XF等地對待所有顧客。中國曆史上許多商幫在總結自己的經營之道時,都把“誠信” 作為自己經商成功的要訣。然而,在當代中國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誠信卻成了稀缺資源,種種敗德、失信的現象頻頻上演。導致誠信缺失的原因當然是複雜的,但這正說明瞭提倡道德經濟觀,培育以“誠信” 為核心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道德規範,在當代中國具有極為迫切的意義。

  再次,崇尚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是生態經濟,其最終目標是可持續發展,強調經濟主體要把經濟業績與消費者的利益和環境利益統一起來, 以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為了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經濟主體就必須以自然價值為導向,大力開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堅持尊重自然價值,防止環境污染,提倡清潔生產、合理生產等生態倫理學原則。顯然,生態經濟是一種具有深厚的倫理底蘊的經濟形式

  最後, 以經濟主體對社會積極負責為重要標誌。經濟主體要擺脫效率中心主義的支配, 而轉向持守道德經濟價值觀,就必須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所以,社會責任是道德經濟價值觀的一個基本規定。這種社會責任應是:經濟主體要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優質產品優質服務, 以增加社會財富;在追求利潤的過程中要重視經濟增長質量,重視降低資源消耗和環境的保護。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龔天平.道德經濟:一種新的經濟價值觀(D).湖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6
  2. 2.0 2.1 唐陽昭.道德經濟和道德經濟學(D).四川:逮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0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道德經濟"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