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1个条目

群體參照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群體參照效應(Group Reference Effect)

目錄

什麼是群體參照效應

  群體參照效應指的是加工自己所在的群體信息,能獲得比語義加工更好的記憶效果。

群體參照效應的提出[1]

  群體參照效應的發現作為對集體自我表徵的一種證實,反映了現今社會心理學在自我理論轉變後的一種探索性檢驗,期間經過了30年的漫長孕育過程。儘管歐洲大陸的社會認同理論為關於群體的研究提供了思想前提,北美社會心理學界也完成了對自我認知的拓展,將集體因素和個體因素同等看待,並把自我看作由更多獨立的認知表徵組成(個體自我表徵、關係自我表徵、集體自我表徵),但最終實現從個體層次向群體層次的逾越,仍需要大量實證結果的不斷積澱。20世紀90年代初,Oakes、Turner、Luhtanen和Crocker發現:群體參照編碼任務和個體自我編碼任務擁有一樣的精細加工和組織加工。Aron,Tudor和Nelson發現:在某種程度上,個體對親密群體成員的信息加工與個體自我的信息加工相似。因此判定重要他人可以融入自我概念中,從實證角度首次支持了自我的擴展模型:即自我應該由多種表徵構成,而並非僅僅是由單一個體自我表徵模式構成。1997年,Wright,Aron,Mclaughlin-volpe和Ropp通過研究進一步發現,自我擴展模型應超越親密他人而將其他群組內成員融入其中。正是前人對個體研究領域的不斷拓展與深化,使自我研究者們漸漸深信:自我概念中集體水平的自我可以和重要他人一樣融入到自我概念的擴展模型,並能夠演化為與個體自我同等重要的概念。

  2002年Johnson等人採用認知主義關於記憶任務的加工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DOP)範式對傳統的自我參照效應實驗架構進行了改進,添加了反映群體的加工任務。通過群體參照任務—“這個形容詞適合描述你的XX(某一群體)嗎.;自我參照任務—“這個形容詞適合描述你嗎.;以及語義加工任務(控制組)—“這個形容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這樣的實驗形式,判斷哪種記憶任務中對辭彙的記憶更好。Johnson等人發現:相比於語義加工任務的對照組,實驗者對與自我有關的群體參照任務中的辭彙表現出了明顯的記憶優勢,且這種記憶優勢能夠達到與自我參照任務同等的記憶程度,從而首次證實了群體參照效應的存在。這一發現不僅在微觀上對探討自我概念中個體自我和集體自我的地位提供了一種重要的證實手段,且在巨集觀上意味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視野向群體層次的轉型,為探討個體和群體的關係的社會心理學的元理論問題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群體參照效應產生的背景[1]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歐洲大陸反叛傳統社會心理學的同時催生了社會認同理論,成為了群體參照研究得以產生的理論背景。Tajfel的社會認同理論力圖將社會認同作為解決群體和個體關係的一種途徑,以回答“社會如何以群體為中介建構個體”的質疑。關於此問題,從詹姆斯開始的傳統符號互動論己經意識到:在“社會一自我概念一個體”的影響路徑上,社會對個體的影響受自我概念的調節。只不過在長期的研究傳統中,多集中於自我概念的個體特質層而(即個體認同層而)的研究,忽視了作為社會影響層而的“群體”因素的考察。這一根源在於其未能找到社會影響如何內化為個體的合適的解釋路徑,並完成對此問題最終解答。社會認同理論的解決路徑則將社會的重要性置於個人之上,從社會歸類的“範疇”出發找到了研究社會層而恰當的切入點,將個體、群體的關係轉化為個體和與之相應的社會歸類範疇之間的關係。在將自己歸為這一群體類別的同時,個體甚至可以通過去個性化完成對某一社會群體的認同,這種對自我的界定亦會衍生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個體作為一個群體的成員,通過社會認同產生的情感歸屬使群體對其的影響內化至個體深處,併進而影響著個體的行為。Tajfel的社會認同理論在解決“群體一個體”關係問題上,藉助“社會範疇一社會認同一個體”的路徑找到了基於社會歸類的社會認同的重要中介作用和解釋之路。這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心理學元理論進步,使得關於群體的研究成為可能,進而推動了集體自我的研究。

  在Tajfel的基礎上,Turner對社會認同理論進行了進一步擴展,力求賦予自我更多社會因素的考慮,將基於社會範疇歸類的社會認同理論用於指導自我概念領域的分類,認為自我除了包括傳統社會心理學中公認的個體間層次的自我歸類外,還應存在最高層次的物種間的歸類(人類一其他物種);中間水平的群際歸類(內群一外群)。這在拓展了自我內涵的同時,也成為了群體參照效應研究實現操作化的理論本源之一,為20世紀90年代Brewer和Uardner將自我概念進一步細化為三種不同的自我表徵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在Brewer和Uardner看來,三種自我表徵分別為個體自我表徵(the personal self,由個體水平的特質構成)、關係自我表徵(the relational self,基於與重要他人的關係)及集體自我表徵(the collective self,與群際水平的認同相一致)。這三者分別指涉了目前的自我參照效應、重要他人參照效應和群體參照效應的研究領域。這種對自我概念更具操作化的表述,特別是集體自我表徵在自我概念的重要地位的闡釋使其成為了群體參照效應研究的基本理論出發點。從社會認同的角度重新審視自我概念,既應包括基於個人身份的個人認同—主要來自對個人具體特質的描述;也應包括基於社會身份的社會認同—主要來自於一定社會範疇中的成員資格,將自我進行社會範疇(國家、性別、種族、職業等)群體歸類。

群體參照效應的研究現狀[2]

  (一)國外群體參照效應研究現狀

  群體參照效應是一種特殊的自我參照效應。國外關於群體參照的研究涉及的參照群體主要有被試的家庭,大學,不同的年齡群,性別群體和民族,Johnson等人發現被試對群體參照(家庭或學校)的加工成績與自我參照加工的成績一樣好,且都優於控制組,表現出了群體參照效應。被試對與內群體相關的信息的記憶優於對其他外群體的記憶。Bennett和Sani發現5歲、7歲和10歲兒童組在群體參照(家庭、年齡與性別)條件下的編碼信息與自我參照條件下的編碼信息同樣有助於記憶效果的提高,自我參照與群體參照條件下的回憶成績要比控制組好。Sani和Bennett向5歲、7歲和10歲兒童呈現印有特征形容詞的卡片,要求兒童評估這些特征詞在多大程度上適合描述自我、內群體或外群體成員。結果發現,兒童更容易將描述內群體的特征詞與描述自己的詞相混淆。ennett等讓大學生完成關於內群體(ownfamily)、外群體(otherfamily)、語義及針對特定個體的形容詞判斷任務,結果顯示,內群體的記憶成績優於外群體的記憶成績,證明瞭群體參照效應的穩健性。Stewart和Walden通過比較名義群體和實際群體對共用和非共用信息的回憶來研究自我參照效應和群體參照效應,結果說明,自我參照效應能影響共用、非共用信息以及整體信息的回憶,而群體參照效應僅對群體信息的回憶產生了影響。這進一步說明,內群體包含於自我概念,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國內群體參照效應研究現狀

  國內關於自我參照的研究,主要以楊紅升和黃希庭等人為主。楊紅升和黃希庭以再認作為測量指標,在實驗中增加了外群體參照條件,結果顯示,中國大學生對參照中國人加工的記憶成績顯著高於參照美國人,對自己的參照群體(中國人)表現出了強烈的參照效應,即表現出記憶加工的認同群體參照效應。Yang}Liao和Huang發現,在漢族大學生占主導的大學中,藏族被試表現出強烈的民族認同感,並對參照藏族人加工的特征形容詞比參照漢族人加工特征形容詞再認成績要好得多,對藏族人表現出群體參照效應;但在藏族學生占多數的大學中,藏族學生並沒有表現出強烈的民族認同感,也沒有對內群體表現出參照效應。漢族大學生在兩種實驗條件下都沒有表現出民族意識或內群體參照效應。他們認為社會身份的相對凸顯性對內群體參照的記憶產生了影響。

  Zhao等人採用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技術對集體自我參照效應的神經生理機制進行了初步研究,結果發現,內群體參照條件比外群體激起更大的P300,集體自我參照主要體現在左半球,而個體自我參照主要在右半球激活,這說明集體自我跟個體自我一樣,對人類具有重要的心理意義。群體參照效應的研究結果一致表明,自我和內群體是融為一體的,所以,較之外群體,內群體更具有加工優勢。

群體參照效應的機制[2]

  根據前面的分析,群體參照效應是一種特殊的自我參照效應,是對個體自我參照效應的擴展,是將個人身份延伸到了社會身份。Johnson等人提出如下觀點:個體將群體納人自我概念的認知表徵中,這使得其對群體參照的信息與自我參照的信息有同樣的記憶優勢。Aron等人關於自我擴展模型的研究以及Turne:等人提出的自我分類理論說明對個體重要的他人和內群體(ingroup)都包含於自我概念中,那麼相對於控制組而言,與內群體相關的信息就會表現出加工優勢。而Symons和Johnsons指出自我是一個發展完善並經常使用的結構,並認為精細加工和組織加工是自我參照效應發生的原因。與自我參照加工的記憶成績優於參照他人加工的情況類似,參照自己所認同的群體加工的成績同樣高於參照自己所不認同的群體,從而表現出認同群體參照加工的優勢效應。

  研究者認為人們所歸屬的各種各樣的群體可能是自我概念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作為自我和作為一名群體成員(男性或女性)是不一樣的。儘管自我和群體成員已被研究者們概念化為相互聯繫的結構。然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則認為自我和自我所屬的群體是自我概念中兩個獨立的成分,因而自我作為個體實體和自我作為一名群體成員可能會引發不同的加工結果。

  當給定一個群體參照的編碼任務時,被試可能會把該群體看做一個整體(或原型)。事實上不同知覺者的認知表徵各有差異,這可能會影響群體參照效應的大小。與抽象的群體(如,性別)相比,一個群體越是獨特而易於下定義(如,家庭),就越有可能產生不同的可區分的心理線索,這也與個體跟群體成員之間的接近和瞭解程度有關。與個體自我參照相似,自我和他人之間的親密程度會影響自我參照的效果。據此,我們認為,熟悉的群體可能要比不熟的群體引起較強的參照效應,未來的研究還可以進一步考察這一點。

  腦電研究表明,被試在加工內群體相關的信息時激活了大腦左半球,而加工自我相關的信息時激活了大腦右半球,這也反映出自我參照和群體參照加工的神經機制可能不同。但是,具體的神經機制還沒有得到研究大量研究的證實。

群體參照效應的研究結論[1]

  1.群體參照效應的發生群體

  十年研究歷程中,關於群體參照效應發生群體的研究以對正常人群體的關註為首要特點。它以被試的年齡為軸而,將調查人群主要劃分為兒童群體和大學生群體。兩大群體中,又以大學生群體取樣的便捷性而使青年期的群體參照效應研究更為充分,其被試群體的年齡從17、18歲至27、28歲均有涉及,年齡跨度基本涵蓋了青年期的大部分時期。因此,目前這一軸而的研究結果具有較大的說服力。在這一軸而中,由於大學生群體自身所蘊含的不同特點使這一群體在年齡橫斷而中交織縱橫了更多的群體屬性,極大豐富了這一年齡軸而的代表性。研究中,青年期大學生群體主要圍繞著如下屬性展開:不同的學科群體如藝術生群體和普通文理科學生群體;不同文化屬性群體如中國學生群體和美國學生群體及不同民族群體如藏族學生群體,回族學生群體,維吾爾族學生群體,蒙古族學生群體及漢族學生群體。這些群體屬性的劃分,既有效排除了人們對被試抽樣可能受學科、文化等額外因素影響而存在偏差的質疑,又凸顯了群體參照效應在青年期大學生群體現象存在的真實性與普遍性。

  另一年齡軸而的研究主要體現在Bennett和Sani對5,7,10歲兒童的群體參照效應的探索。研究雖然採用了不同於Johnson等人的群體參照效應研究的方法,但這一研究仍然證實了群體參照現象可以在年齡更小的兒童群體存在。同時,通過卓有貢獻性的實驗範式改進,這一研究實現了現今研究中最大數量規模的群體參照效應證實,在多達360人的兒童群體中發現群體參照效應可以在兒童時期的不同年齡階段廣泛存在。這一發現再次為群體參照效應的發生群體研究提供了有力證據。對不同群體是否存在群體參照效應展開調查,不僅是對群體參照效應現象真實性的重覆驗證,也是對這一現象是否具有普遍性的必然探索,其對群體參照效應前期的信息收集具有重要作用,是群體參照效應現象從特殊性向一般性發展不可逾越的必經階段。在現階段,以大學生為發生群體的群體參照效應調查己取得一致共識,證明瞭群體參照效應現象存在的穩健性。但相對於自我參照效應研究的被試群體不僅包含正常人被試,也包含著非正常人被試或身心健康存有問題的被試群體(如孤獨症兒童、抑鬱症患者及抑鬱大學生等特殊群體),群體參照效應在發生群體方而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間。未來依照群體身心狀態,對不同職業、階層、年齡的被試人群展開更廣泛群體研究將對群體參照效應起到很好擴充和證實作用。

  2.群體參照效應的群體內容屬性

  除了對發生群體進行探索外,研究者也對群體參照效應的具體群體內容屬性展開了相應研究。目前,群體參照效應依照群體內容屬性的發生層而可大致劃分為生物學內容屬性與社會學內容屬性兩類。

  群體參照效應對“群體”生物學內容屬性的關註主要體現在“性別”方而。其中,Johnson等人2002年首先採用元分析的方法對“性別”屬性的群體參照效應進行了分析,但結果並未檢驗到明顯的群體參照效應。直至2008年,這一結論方纔發生明顯改變。在Bennett和Sani的實驗研究中,通過將“性別”作為自變數,考察了男、女兩個具體水平(“你認為男孩/女孩是XX的嗎?”),實驗結果發現:無論是在5歲組、7歲組還是10歲組,被試在“性別”維度上均顯示出較為顯著的群體參照效應。Bennett進而推測“性別”可能在兒童時期既己整合在自我概念中。

  群體參照效應在“群體”社會學內容屬性的考察主要包括“家庭”、“學校”、“民族”及“國家”等內容屬性。其中,群體參照效應研究對“家庭”和“學校”這兩個群體的考察最為頻繁,經常被國內外學者同時運用在同一個研究中,且均發現了較為明顯的“家庭”和“學校”的群體參照效應。目前,群體參照效應關於“家庭”和“學校”這兩個社會學群體內容屬性的研究不僅結論相對一致,而且還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和相似性。除此之外,在對“民族”內容屬性的考察中發現:一方而較為明顯的驗證了“漢族”。及少數民族中“回族”、“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均存在明顯的群體參照效應;另一方而亦有研究顯示“漢族”及少數民族中如“瑤族”、“壯族’,均不存在明顯的群體參照效應。儘管結果存在分歧,但學者仍傾向肯定“民族”內容屬性群體參照效應的存在。“國家”內容屬性上,楊紅升和黃希庭發現中國大學生在參照中國人加工的再認成績要顯著高於參照美國人,推論參照認同群體的加工比非認同群體有更好的記憶效果,證實了“國家”內容屬性上存在群體參照效應。但進一步的跨文化研究顯示:僅中國大學生在“國家”上存在群體參照效應,美國大學生卻並未發現類似效應。“國家”內容屬性在跨文化中出現了不一致,研究結果有待於進一步的探索與證實。

  在群體參照效應發生層而的探索中,學者們傾向對各群體內容屬性的認可,而圍繞各群體內容屬性在此效應中所存在的差異,Bennett等人認為其可能與某一內容屬性所涵蓋的群體人數規模有關。規模越小越容易出現群體參照效應,規模越大越不容易出現群體參照效應。“家庭”、“學校”作為規模較小的群體,較易出現群體參照效應,因此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分歧較少;而“民族”、“國家”乃至“性別”均因涵蓋的群體人數規模較大,群體參照效應不易出現,各研究結果可能由此表現出差異,分歧相對較大。至於緣何至此,眾多學者一致認為是社會認同強度在其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伍麟,侯春娜,劉志軍.群體參照效應的研究進展與未來研究路徑[N].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4)
  2. 2.0 2.1 張海鐘,張鵬英.一種特殊的自我參照效應:群體參照效應[N].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33(2):39-4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LuyinT,nonameh.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群體參照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