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59个条目

稅務會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稅務會計(Tax Accounting)

目錄

什麼是稅務會計?

  稅務會計是以納稅人會計主體,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依據稅收法規,運用會計基本理論和方法,對稅務資金運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核算與籌劃,目的在於使納稅人在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及時、準確地繳納稅金並向稅務部門提供稅務信息的會計學科,其會計主體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獨立納稅人,包括法人和非法人。

稅務會計分類

  由於稅金可分為所得稅流轉稅財產稅行為稅等,稅務會計也可相應地分為所得稅、流轉稅、行為稅等,稅務會計也可相應地分為所得稅會計、流轉稅會計和財產稅會計等分支。

稅務會計基本特征

  1、稅務會計的特點包括法律性、廣泛性、統一性、獨立性。法律性表現為稅務會計要嚴格按照稅收法規和會計法規的規定核算和監督稅款的形成、繳納等行為;廣泛性表現為稅務會計適用於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統一性表現為不同的納稅人所執行的稅務會計是相同的;獨立性表現為其會計處理方法與財務會計有著不同,例如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視同銷售收入的認定等等。

  2、稅務會計的目標,即納稅人通過稅務會計所要達到的目的。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要求:企業經營者,要求得到準確、及時的納稅信息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併為經營決策提供依據;企業資產所有者和債權人要求得到稅務資金運轉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利用貨幣的時間價值;稅務管理部門要求瞭解納稅人的稅收計繳情況,以進行監督調控,保證國家財 政收入的實現。

  3、稅務會計的任務。稅務會計的任務是雙方面的,既要以稅法為標準,促使納稅人認真履行納稅義務,又要在稅法允許的範圍內,保護納稅人的合法利益。具體包括:按照國家稅法規定核算納稅人各稅種的稅款;正確編製、報送會計報表和納稅申報表;進行納稅人稅務活動的分析,保證正確執行稅法,維護企業的利益。

  4、稅務會計的作用。有利於納稅人貫徹稅法,保證財政收人,發揮稅法作用;督促納稅人認真履行義務;促進企業正確處理分配關係;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等等。

  5、稅務會計的核算對象包括營業收入經營成本費用、營業利潤應稅所得、稅款申報與繳納等等。

  6、稅務會計的原則。依法原則,即依照稅法進行會計處理;確保稅收收入原則,即以保證國家稅款收人為第一要務;稅法中的程式規定優於實體問題的原則,納稅人的納稅義務是實體問題,履行納稅義務的手段為程式規定,稅務會計中應遵循程式規定優於實體問題原則,例如繳納稅款時有疑問,應先完稅,再進行申訴;接受稅務機關的審計監督原則,稅務機關有權監督檢查納稅人的稅務會計核算,納稅人有義務接受監督。

  7、稅務會計操作程式。通過財務會計現有的會計科目,對企業所涉及到的各個稅種進行反映和監督,正確計算企業應交的各種稅金,其核算的數額通過財務會計的科目,最終反映到財務報表和各稅種的申報表中;設置“稅務調整”賬目調整應稅所得,將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不同的核算內容計入該賬目,該賬目只是作為備查賬目,不必登錄在財務會計賬簿中,在納稅時統一調整。

稅務會計的基本前提

  稅務會計以財務會計為基礎,財務會計中的基本前提有些也適用於稅務會計,如會計分期、貨幣計量等。但由於稅務會計有自己的特點,其基本前提也應有其特殊性。

  1、納稅主體。納稅主體與財務會計的會計主體有密切聯繫,但不一定等同。會計主體是財務會計為之服務的特定單位或組織,會計處理的數據和提供的財務信息,被嚴格限制在一個特定的、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經營單位之內,典型的會計主體是企業。納稅主體必須是能夠獨立承擔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在某些垂直領導的行業,如鐵路、銀行,由鐵道部、各總行集中納稅,其基層單位是會計主體,但不是納稅主體。又如,對稿酬徵納個人所得稅時,其納稅人(即稿酬收入者)並非會計主體,而作為扣繳義務人的出版社或雜誌社則成為這一納稅事項的會計主體。納稅主體作為代扣(或代收、付)代繳義務人時,納稅人與負稅人是分開的。作為稅務會計的一項基本前提,應側重從會計主體的角度來理解和應用納稅主體。

  2、持續經營。持續經營的前提意味著該企業個體將繼續存在足夠長的時間以實現其現在的承諾,如預期所得稅在將來要繼續繳納。這是所得稅稅款遞延、虧損前溯或後轉以及暫時性差異能夠存在並且能夠使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所得稅跨期攤配的基礎所在。以折舊為例,它意味著在缺乏相反證據的時候,人們總是假定該企業將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為轉回暫時性的納稅利益而經營並獲得收益。

  3、貨幣時間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投入周轉使用的資金價值將會發生增值,這種增值的能力或數額,就是貨幣的時間價值。這一基本前提已經成為稅收立法、稅收徵管的基點,因此,各個稅種都明確規定了納稅義務的確認原則、納稅期限、繳庫期等。它深刻地揭示了納稅人進行稅務籌劃的目標之一——納稅最遲,也說明瞭所得稅會計中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納稅調整的必要性。

  4、納稅會計期間納稅會計期間亦稱納稅年度,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選定的納稅年度,我國的納稅會計期間是指自西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納稅會計期間不等同於納稅期限,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納稅期限是日或月。如果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的中間開業,或者由於改組、合併破產關閉等原因,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限不足12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限為一個納稅年度。納稅人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各國納稅年度規定的具體起止時間有所不同,一般有日曆年度、非日曆年度、財政年度和營業年度。納稅人可在稅法規定的範圍內選擇、確定,但必須符合稅法規定的採用和改變納稅年度的辦法,並且遵循稅法中所作出的關於對不同企業組織形式、企業類型的各種限制性規定。

  5、年度會計核算。年度會計核算是稅務會計中最基本的前提,即稅制是建立在年度會計核算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業務的基礎上。課稅只針對某一特定納稅期間里發生的全部事項的凈結果,而不考慮當期事項在後續年度中的可能結果如何,後續事項將在其發生的年度內考慮。比如在“所得稅跨期攤配”中應用遞延法時,由於強調原始遞延稅款差異對稅額的影響而不強調轉回差異對稅額的影響,因此,它與未來稅率沒有關聯性。當暫時性差異以後轉回時,按暫時性差異產生時遞延的同一數額調整所得稅費用,從而使稅務會計數據具有更多的可稽核性,以揭示稅款分配的影響額。

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

  對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進行反映和監督。稅務會計要對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記錄、計算、彙總,並編製出納稅申報表;稅務會計要對納稅人納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控制、檢查,並對違法委為加以糾正和製裁。這種反映和監督,只能在作為納稅人的企業單位里進行,並由納稅人的會計人員去實施。

稅務會計的內容

  主要包括經營收入的確認、成本費用的計算、經營成果的確定、稅額的計算、稅款解繳、罰金繳納和稅收減免等業務的會計處理。經營收入是企業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取得的各種收入,成本費用是企業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取得經營收入而發生的耗費,兩者的差額即為經營成果。稅務會計在收入確認與成本費用的計算上與財務會計有所不同(見“永久性差異”和“暫時性差異”)。

稅務會計的一般原則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密切相關,財務會計中的核算原則,大部分或墓本上也都適用於稅務會計。但又因稅務會計與稅法的特定聯繫,稅收理論和立法中的實際支付能力原則、公平稅負原則、程式優先於實體原則等,也會非常明顯地影響稅務會計。稅務會計上的特定原則可以歸納如下:

  1、修正的應計制原則。收付實現制(亦稱現金制)突出地反映了稅務會計的重要原則——現金流動原則。該原則是確保納稅人有能力支付應納稅款而使政府獲取財政收入的基礎。但由於現金制不符合財務會計準則的規定,一般只適用於個人和不從事商品購銷業務的中小企業的納稅申報。目前,大多數國家的稅務當局都接受應計制原則。當它被用於稅務會計時,與財務會計的應計制存在某些差異:第一,必須考慮支付能力原則,使得納稅人在最有能力支付時支付稅款;第二,確定性的需要,使得收入和費用的實際實現具有確定性;第三,保護政府財政稅收收入。例如,在收入的確認上,應計制的稅務會計由於在一定程度上被支付能力原則所覆蓋而包含著一定的收付實現制的方法,而在費用的扣除上,財務會計採用穩健性原則列入的某些估計、預計費用,在稅務會計中是不能夠被接受的,後者強調“該經濟行為已經發生”的限制條件,從而起到保護政府稅收收入的目的。在美國稅制中,有一條著名的定律,即克拉尼斯基定律。其墓本含義是:如果納稅人的財務會計方法致使收益立即得到確認,而費用永遠得不到確認,稅務當局可能會因所得稅目的允許採用這種會計方法;如果納稅人的財務會計方法致使收益永遠得不到確認,而費用立即得到確認,稅務當局可能會因所得稅目的不允許採用這種會計方法。由此可見,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原則

  2、與財務會計日常核算方法相一致原則。由於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密切關係,稅務會計一般應遵循各項財務會計準則。只有當某一事項按會計準則、制度在財務會計報告日確認以後,才能確認該事項按稅法規定確認的應納稅款;依據會計準則、制度在財務會計報告日尚未確認的事項可能影響到當日已確認的其他事項的最終應納稅款,但只有在根據會計準則、制度確認導致徵稅效應的事項之後,才能確認這些徵稅效應,這就是“與日常核算方法相一致”的原則。具體包含:

  (1)對於已在財務報表中確認的全部事項的當期或遞延稅款,應確認為當期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

  (2)根據現行稅法的規定計量某一事項的當期或遞延應納稅款,以確定當期或未來年份應付或應退還的所得稅金額;

  (3)為確認和計量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不預期未來年份賺取的收益或發生的費用的應納稅款或已頒佈稅法或稅率變更的未來執行情況。

  3、劃分營業收益與資本收益原則。這兩種收益具有不同的來源和擔負著不同的納稅責任,在稅務會計中應嚴格區分。營業收益是指企業通過其經常性的主要經營活動而獲得的收入,其內容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兩個部分,其稅額的課征標準一般按正常稅率計徵。資本收益是指在出售或交換稅法規定的資本資產時所得的利益(如投資收益、出售或交換有價證券的收益等),一般包括納稅人除應收款項存貨、經營中使用的地產和應折舊資產、某些政府債券,以及除文學和其他藝術作品的版權以外的資產。資本收益的課稅標準具有許多不同於營業收益的特殊規定。因此,為了正確地計算所得稅負債和所得稅費用,就應該有劃分兩種收益的原則和具體的劃分標準。這一原則在美、英等國的所得稅會計中有非常詳盡的規定,我國在這方面有待明確。

  4、配比原則。配比原則是財務會計的一般規範。將其應用於所得稅會計,便成為支持“所得稅跨期攤配”的重要指導思想。將所得稅視為一種費用的觀點意味著,如果所得稅符合確認與計量這兩個標準,則應計會計對於費用就是適宜的。應用應計會計和與之相聯繫的配比原則,就意味著要根據該會計期間內為會計目的所報告的收入和費用來確定所得稅費用,而不考慮為納稅目的所確認的收入和費用的時間性。也就是說,所得稅費用與導致納稅義務的稅前會計收益相配比(在同期報告),而不管稅款支付的時間性。這樣,由於所得稅費用隨同相關的會計收益在同一期間確認,從配比原則的兩個特征——時間一致性和因果性來看,所得稅的跨期攤配方法也符合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原則。

  5、確定性原則。確定性原則是指在所得稅會計處理過程中,按所得稅法的規定,在納稅收入和費用的實際實現上應具有確定性的特點,這一原則具體體現在遞延法的處理中。在遞延法下,當初的所得稅稅率是可確證的,遞延所得稅是產生暫時性差異的歷史交易事項造成的結果。按當初稅率報告遞延所得稅,符合會計是以歷史成本為基礎報告絕大部分經濟事項的特點,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信性。這一原則也用於所得稅的稅前扣除,凡稅前扣除的費用,其金額必須是確定的。

  6、可預知性原則。可預知性原則是支持並規範“債務法”的原則。債務法關於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模式,是基於這樣的前提:根據會計準則編製的資產負債表,所報告的資產和負債金額將分別收回或清償。因此,未來年份應稅收益只在逆轉差異的限度內才被認可,即未來年份的應稅收益僅僅受本年暫時性差異的影響,而不預期未來年份賺取的收益或發生的費用。將可預知性原則應用於所得稅會計處理,提高了對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流動性和財務彈性預測價值。因此,在該原則下,支持並規範的債務法被越來越廣泛地採用。

  7、稅款支付能力原則。稅款支付能力與納稅能力有所不同。納稅能力是指納稅人應以合理的標準確定其計稅基數。有同等計稅基數的納稅人應負擔同一稅種的同等稅款。因此,納稅能力體現的是合理負稅原則。與企業的其他費用支出有所不同,稅款支付全部對應現金的流出,因此,在考慮納稅能力的同時,更應該考慮稅款的支付能力。稅務會計在確認、計量和記錄收入、收益、成本、費用時,應選擇保證稅款支付能力的會計方法。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比較

  稅務會計雖與財務會計存在著緊密聯繫,但又有區別,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1、目的。稅務會計以稅收法律制度為準繩,為國家徵稅服務。財務會計在於滿足國家巨集觀經濟管理的要求,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滿足有關方面瞭解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本的需要。

  2、依據。稅務會計以稅收法規為依據,對財務會計的數據需作必要的調整,而財務會計以會計準則為處理依據。

  3、範圍。稅務會計按稅法規定的要求,有選擇地對相關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反映的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概況。財務會計則要對每一筆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反映整個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流轉情況。

企業稅務會計管理崗位現狀的需求

  1.稅收是企業會計核算和稅務處理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企業稅務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與企業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同等重要。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實行計劃經濟,稅收沒有發揮它調節經濟的重要作用,企業無意間形成了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輕稅務管理的局面。

  2.崗位細分是國際財務崗位設置發展趨勢

  我國稅法越來越健全,稅收管理越來越嚴格、計算方式越來越複雜,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以及一系列稅收法律、法規的完善,使得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目標逐漸出現差異,它們對會計事項的要求也隨之出現了分歧,於是,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問題開始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註。我國加入WTO以後,職業資格崗位設置逐漸向國際市場靠攏,歐州、英、美等國財務崗位設置是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相分離,財務會計有充分的獨立性,不受稅法的約束。納稅人的納稅事項通過設立稅務會計另行處理,從而稅務會計必須與財務會計分離。

  3.財稅管理崗位高薪熱門職位

  企業稅務管理崗位的每一位從業人員,是企業管理涉稅事務的直接代表和責任人;是具備現代企業稅務管理知識、經驗和能力的專業人才;是現代企業管理逐漸專業化、職業化的具體體現。建立“稅務會計師”資格認證制度,加強企業管理,防範納稅風險,是十分必要、非常及時、完全可行的。是適應全國數百萬家企業需求的明智舉措,也是對全國數百萬從事企業稅務管理專業人才職業技能的肯定與確認,充分發揮他們在企業稅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彌補稅收體系稅務會計師職稱評定和資格認證的空白。稅務專業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Talent2對642家專業獵頭公司進行的調查發現,2009年,稅務會計師將成為人力市場寵兒,為了找到合適的職員,企業甚至願意開出12萬到14萬的年薪,稅務會計師列職員需求榜前10位。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稅務會計"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21.205.90.* 在 2010年8月6日 22:15 發表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