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新古典均衡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新古典均衡理論簡介[1]

  新古典均衡理論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機制源於發展經濟學經濟增長理論,其代表人物有納克斯、羅森斯坦﹒羅丹、鮑茨和斯坦等。

  (一)羅森斯坦﹒羅丹大推進理論

  著名發展經濟學家保羅·羅森斯坦﹒羅丹是該理論的倡導者和集大成者。該理論主張發展中國家投資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規模持續作用於眾多產業,從而突破其發展瓶頸,推進經濟的全面高速增長。大推進理論的論據和理論基礎建立在生產函數需求儲蓄供給的三個“不可分性”上面。

  (二)諾思出口基地理論

  封閉經濟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沒有看到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潛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彌補了這一弱點。出口基地理論最初由美國經濟學家諾思提出,後經蒂博特﹒羅曼斯以及博爾頓等人的發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論基礎是靜態比較分析中的外貿乘數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個區域的經濟增長取決於其輸出產品的增長,區域外生需求的擴大是內生增長的主要動力。 根據這一理論,如果每個地區都集中力量發揮自己的優勢,自由貿易會逐步平衡地區間的要素(資本勞動)、價格(利潤工資),從而導致地區差距不斷縮小。

  (三)新古典均衡發展理論簡要評述

  新古典均衡發展理論提出以後,在一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區域開發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對工業化過程中片面強調工業化,忽視區域之間、部門之間的均衡協調發展的傾向有所影響;強調均衡的、大規模投資和有效配置稀缺資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場機制的局限性,實行巨集觀經濟計劃的必要性,為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工業化和區域開發提供了一種理論模式,產生了一些積極的作用。

  該理論構建了一個龐大而嚴格的邏輯體系結構,認為經濟發展動力來源於報酬遞減“比較優勢”等,然而該理論是建立在一系列與現實相去甚遠的假設條件之上的。不但把技術進步作為外生因素,沒有納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丟掉了區域(空間)的一個重要特征,即剋服空間距離會發生運輸費用,所有這一切,都與新古典主義所講的前提條件相抵觸。

參考文獻

  1. 趙福春.談新古典均衡理論和極化理論條件下的政策選擇〔J〕.經營管理者,2008年17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新古典均衡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