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情感計算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情感計算(Affective Computing)

目錄

什麼是情感計算

  情感計算是指在開發一個系統時,如果能夠對人類的情感進行偵測、分類、組織和回應,就能幫助使用者獲得高效而又親切的感覺。這種開發也可以由特殊點額用途,能夠幫助人們便於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世界。這一類型的系統和應用被稱為“情感計算”。

  另外,亦可以利用情感計算來增加安全性,例如,當系統偵測到司機精力不集中時,可以改變車的狀態和反應。使經驗人性化,利用電腦作為媒介進行學習的功能達到最佳化。並從我們身上收集反饋咨詢。儘管情感計算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但運演算法則,系統的小型化和使用介面的人性化正在發展中,並使這種技術在不久的將來發揮最大的效用

情感計算的提出和發展

  情感計算的概念是在1997年由MIT媒體實驗室Picard教授提出,她指出情感計算是與情感相關,來源於情感或能夠對情感施加影響的計算。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胡包剛等人也通過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對情感計算的定義:“情感計算的目的是通過賦予電腦識別、理解、表達和適應人的情感的能力來建立和諧人機環境,並使電腦具有更高的、全面的智能”。

  目前人工智慧研究發展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同時它的研究內容也在逐步擴展和延伸。對人的情感和認知的研究是人工智慧的高級階段,它的研究將會大大促進擬人控制理論、情感機器人、人性化的商品設計和市場開發等方面的進展,為最終營造一個人與人、人與機器和諧的社會環境做出貢獻。心理學家認為,人工智慧下一個重大突破性的發展可能來自與其說賦予機器更多的邏輯智能,倒不如說賦予電腦更多的情感智能。對人的情感和認知的研究是在人工智慧理論框架下的一個質的進步。因為從廣度上講它擴展並包容了感情智能,從深度上講感情智能在人類智能思維與反應中體現了一種更高層次的智能。對人的情感和認知的研究必將為電腦的未來應用展現一種全新的方向。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中主要包括情感計算(Affective Computing)、人工心理(Artificail Psychology)和感性工學(Kansei Engineering)等。

  人工心理理論是由中國北京科技大學教授、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人工心理與人工情感專業委員會主任王志良教授提出的。他指出,人工心理就是利用信息科學的手段,對人的心理活動(著重是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創造)的更全面再一次人工機器(電腦、模型演算法等)模擬,其目的在於從心理學廣義層次上研究人工情感、情緒與認知、動機與情緒的人工機器實現的問題。

  日本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了感性工學(Kansei Engineering)的研究。所謂感性工學就是將感性與工程結合起來的技術,是在感性科學的基礎上,通過分析人類的感性,把人的感性需要加入到商品設計、製造中去,它是一門從工程學的角度實現能給人類帶來喜悅和滿足的商品製造的技術科學[4]。日本已經形成舉國研究感性工學的高潮。

  歐盟國家也在積極地對情感信息處理技術(表情識別、情感信息測量、可穿戴計算等)進行研究。歐洲許多大學成立了情感與智能關係的研究小組。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日內瓦大學 Klaus Soberer領導的情緒研究實驗室。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D. Canamero領導的情緒機器人研究小組以及英國伯明翰大學的A. Sloman領導的 Cognition and Affect Project。在市場應用方面,德國Mehrdad Jaladi-Soli等人在2001年提出了基於EMBASSI系統的多模型購物助手。EMBASSI是由德國教育及研究部(BMBF)資助並由20多個大學和公司共同參與的,以考慮消費者心理和環境需求為研究目標的網路型電子商務系統

  我國對人工情感和認知的理論和技術的研究始於20世紀90年代,大部分研究工作是針對人工情感單元理論與技術的實現。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多功能感知機,主要包括表情識別、人臉識別、人臉檢測與跟蹤、手語識別、手語會成、表情合成、唇讀等內容,並與海爾公司合作研究服務機器人。清華大學進行了基於人工情感的機器人控制體繫結構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學進行多功能感知機和情感計算的融合研究。中國科學院自動比研究所主要研究基於生物特征的身份驗證。

  當前國際人工智慧領域對人工情感合認知領域的研究日趨活躍。美國人工智慧協會(AAAI)在1998,1999和2004年連續組織召開專業的學術會議對人工情感和認知進行研討,國內的研究者也開展了許多的研究工作和學術活動。2003年12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中國情感計算及智能交互學術大會。2005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屆情感計算和智能交互國際學術會議,集合了世界一流的情感計算、人工情緒和人工心理研究的著名專家學者。這說明我國的人工情感和人工心理的研究在逐步展開並向國際水平看齊。

  對情感計算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情感識別、情感建模和情感反應三大部分,這其中情感識別無疑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綜上所述,對人的情感和認知的研究,包括對情感識別的研究,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已經受到了研究者廣泛的關註,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將最終推動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發展,實現人機和諧的目標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情感計算"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