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員工不軌行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員工不軌行為

  員工不軌行為是指員工在各種情況下對組織成員、組織生存及組織規則有著明顯危害的主觀行為,是一種為個別利益侵犯共同利益的行為,既包括撒謊、偷懶和揩油等輕微行為,也包括盜竊、浮誇、欺詐、破壞和貪污等嚴重行為。

員工不軌行為的歸因

  員工的有些不軌行為是與管理層串通的,而有些不軌行為則會受到管理層嚴厲地處罰。某些情況下,不軌行為由個人單獨策劃並完成;在另外一些情況下,不軌行為需要群體合作。有的雇主把員工不軌行為看做是對組織形象的破壞和對組織利益的損害,而不管其直接受害者是顧客還是雇主;而有的雇主則把不軌行為視為對員工的激勵,相當於員工工資福利的一部分,從而預設甚至鼓勵員工的不軌行為,當然其基本前提是不軌行為的受害者是顧客而非雇主本身。大部分不軌行為的出發點毫無疑問是謀私利,但也有部分不軌行為是出於憤怒或不滿,把它作為打擊報複領導、同事、組織、制度甚至政府、社會的手段,比如有的員工故意損壞單位的機器設備,故意毀壞單位廠房,故意浪費大量的水、電等資源或原材料,故意破壞國家的公路電纜等各種設施,這些不軌行為於己無利,其動機大多是出於憤怒和報複。總的來說,員工不軌行為的發生,有以下多種因素:

  1.員工不軌行為的根源是利益驅動。人都有滿足自身利益特別是物質利益最大化的欲望與本能。失去逐利的本性,人類就難以生存與發展。在規則的範圍以內合理合法地獲得與滿足自身利益,這是我們允許並支持的;但逾越規則的限制,以違反法律、破壞秩序、踐踏道德的手段來滿足自身的利益,則是法律禁止,秩序不許,道德難容的。

  2.利用職權或特權謀私利。如果員工擁有某些職權、特權或其他某些稀有資源,而他人又要使用該權力或該稀有資源,那麼該員工就有條件與機會利用自身擁有的特權優勢或資源優勢為自己謀利。我國的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都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如在政府招標或採購過程中,投標方或客戶往往會給有決定權的個人或單位行賄,從而順利中標或訂立採購合同,這就構成不公平競爭,對其他投標方及客戶不利。

  3.利用管理和監督漏洞謀私利。如果組織的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對權力運用監督不力,容易出現這種現象。如引起全社會廣泛關註的上海社保基金案,導致該案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我們的監督力量薄弱,甚至形同虛設。再如曾引起廣泛關註的四川地震救災款物的規範使用問題,雖然全社會非常重視,政府也成立了專門的監督審計機構全程監控,但部分地方、部分官員仍違規使用救災款物。監管如此之嚴,公眾如此關註,結果尚且如此,如果監管不嚴,其結果就可想而知或者不可想象了。

  4.利用專業技能或特長謀私利。如汽車手機電腦等機器設備的維修行業,維修人員利用顧客缺乏專門知識的漏洞,經常以次充好、以舊代新、漫天要價等,欺騙、欺詐顧客。2008年影響非常惡劣的“艷照門”事件,就是因當事人個人電腦里的資料被維修人員竊取,這是員工侵犯顧客利益的一種體現。2008年1月,法國第二大銀行——興業銀行爆出該行歷史上最大違規操作醜聞,引起世界關註:三十多歲的交易員、“電腦天才”——傑洛米·科維爾通過了銀行“5道安全關”,獲得使用巨額資金的許可權,最終給銀行造成49億歐元(約合71.4億美元)的損失,令世界嘩然。這是員工的不軌行為危害雇主利益的一種表現。另外,在醫院里,不恪守職業道德的醫生也可能會利用患者及其家庭缺乏醫療知識及對醫生和醫院充分信任的特點,做出不利於患者而對醫生本人及醫院十分有利的事情,如讓患者做一些不必要的檢查、不必要的手術,讓患者服用不必要而又很昂貴的藥等,無病說成有病,輕病說成重病,小病說成大病。這也是員工侵犯顧客利益的體現。

  5.利用雙方信息的不對稱來謀私利。若雙方的交易關係只產生一次,騙賣交易就容易發生。如旅游景點、機場、車站附近的賓館、飯店、超市等,雙方的買賣關係一般只有一次,“過了這村沒這店”,或者消費者“有去無回”,交易時店主掌握著某種商品或服務的全部信息,而消費者則部分掌握或完全不知道,這時店主很容易以次充好、以舊換新、以假代真,來欺騙消費者。即使消費者最後發現自己被騙,也很難回頭找店主理論,輓回自己的損失,因為這時消費者或者已經在離去的列車上,或者輓回損失的成本太高,或者店主早已遠走高飛,最後只能埋怨自己心太粗,店主心太黑,政府心太累(無暇整頓管理)。

  6.串通行為。雇主、員工及顧客這種三角關係是服務業的一個典型特征,這種三角關係為三者中任何兩者相互串通,構成暫時利益共同體,來騙取第三者利益提供了可能與機會。如雇主與員工串通可騙取顧客利益,員工與顧客串通可騙取雇主利益。這種現象在服務員、出納員以至整個零售業中都十分普遍。尤其是雇主與員工串通,來欺騙消費者,這種現象最為常見,因為雇主和員工是一個天然的利益共同體。如雇主與員工共同合作,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格,以次充好、以劣替優,隱瞞產品的缺陷,誇大其優點,等等。

  7.僥幸心理下謀私利。在僥幸心理作用下,有些員工可能會鋌而走險,做出對顧客或雇主不利的事。仔細分析就可以發現,員工的不軌行為一般都受僥幸心理的影響,如上文提到過的傑洛米·科維爾案件、車站附近的騙賣現象、以權謀私等,都有僥幸心理的影子。

  8.組織對員工不軌行為處罰不力甚至預設或鼓勵。組織對員工的不軌行為視而不見或處罰不力甚至給予預設或鼓勵,這無疑會助長員工不軌行為的發生。實際上,對員工的違法、違紀、違規行為不予處罰,就是變相的鼓勵。

  9.員工不軌行為所得利益遠大於其不軌行為的成本。員工要為自己的不軌行為付出代價,也就是說,不軌行為是有成本的,如果不軌行為的成本大大低於不軌行為的收益,那麼權衡之下,員工很可能就會鋌而走險,並且成本與收益的差距越大,不軌行為發生的頻率也會越來越高,其危害程度也會越來越大。以上歸因分析的標準與依據並不是絕對的、統一的,而是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重點進行的分類,所以有些分類可能是交叉的或重覆的。並且,現實中員工的不軌行為往往是以上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能把造成員工不軌行為的因素簡單地完全歸入某單一因素。

員工不軌行為的規避

  1.未雨綢繆,防患未然。防病永遠比治病成本更低,組織管理也是如此,預防機制永遠都比處罰機制更重要。員工不軌行為的發生,往往意味著組織管理方面漏洞的存在,因此,未雨綢繆,發現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漏洞,設法修改、完善之,堵死員工越軌的路徑,防患於未然,這是任何組織必須首先要做到的。

  2.引蛇出洞,敲山震虎。並不是組織存在漏洞,員工不軌行為就一定會發生。有些員工可能是在觀望,在試探,在等待,到機會成熟時,不軌行為的發生就自然而然了。這種情況下,員工處於主動、主導位置,他們在明處,不軌行為何時、何地、如何發生,員工最清楚,而組織對此則一無所知,組織處於被動地位,在暗處,只能觀察、等待。這顯然不利於組織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單位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創造”“良好”的越軌條件,讓員工以為時機已成熟,從而引蛇出洞,單位就可以“守株待兔”,人贓俱獲,然後以此為契機,嚴懲不貸,殺一做百,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這種做法有利用權術的色彩,不太光明正大,但員工不軌行為本身也不是光明正大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要把握好合理的度,不濫用,不為了防止越軌而自己先越軌,也是行得通的。

  3.亡羊補牢,以絕後患。組織結構再合理、制度再完善、管理再科學,員工不軌行為的發生仍然不能完全避免。如果員工不軌行為已經發生,成為事實,或者不軌行為已無法避免,組織就要想辦法亡羊補牢,彌補過失、過錯、漏洞和不足,以防止類似行為再次發生,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客觀地說,組織為防範、治理員工不軌行為所做出的各種努力,其實是組織成長過程中必須要交納的“學費”,是組織從小變大、從弱到強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和成本。也就是說,就組織內部而言,組織是在與內部員工的鬥智、鬥勇、鬥法中不斷完善自己、發展自己、壯大自己的,內部員工的不軌行為也是組織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催化劑,是組織發展的動力之一。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逸,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也是這個道理。

  4.嚴規峻法,違者重罰。員工的自利行為、不軌行為,會嚴重損害雇主和客戶的原有利益,甚至會損害政府和社會公眾的利益,因此,組織必須有嚴格的處罰規章條例,對員工的不軌行為,必須予以嚴厲處罰,如降職、減薪、扣薪、開除,甚至起訴等,以提高員工不軌行為的成本和代價。因為從成本一收益分析來說,員工的不軌行為,是典型的自利行為,對員工而言,獲得了收益,而不軌行為的時間、工具、心血、擔驚受怕、勞動、可能面臨的懲罰等,都是不軌行為的成本和代價,如果不軌行為的收益遠遠大於不軌行為的成本,有利可圖,那麼不軌行為的發生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軌行為的收益小於其成本,或者收支相抵,無利可圖,那麼不軌行為發生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甚至可以杜絕。因此,降低甚至杜絕不軌行為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制定嚴密、嚴格、嚴厲的懲罰規章制度,儘可能地提高不軌行為的成本和代價,使員工在私欲、私利面前,三思而後行,最好是鳴鑼收兵,打道回營。

  5.正確引導,合理宣泄。員工大部分不軌行為的出發點毫無疑問是謀私利,但也有部分不軌行為是出於憤怒或不滿,把它作為打擊報複老闆、公司、制度甚至政府、社會的手段,比如有的員工故意損壞單位的機器設備,故意毀壞單位廠房,故意浪費大量的水、電等資源或原材料,故意破壞國家的公路、電纜等各種設施。這些不軌行為於己元利,其動機大多是出於憤怒和報複,是為了宣泄不滿。當今社會,幾乎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工作的、家庭的、社會的。有壓力,就要間歇性的逐漸釋放和排解;否則壓力囤積,最後爆髮式的噴放,對個人、單位、社會來說,都將是非常不利的。宣泄是釋放壓力和挫折感的重要方式,但是宣泄必須合理。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對象,採取違反單位規章、道德和法制的直接宣泄,常常導致不良後果。因此,不違法、不違反道德、不傷害自己和他人,適時、適地、適度的合理宣泄非常重要。員工由於心中不滿導致的壓力和挫折感如能得到合理宣泄,可以大大減少不軌行為的發生。

  6.企業文化,禮義廉恥。一個企業的企業文i化從深層次內在和全局地影響著企業員工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將引導員工積極向上,視企業為家並與企業一同成長,相反則導致人心渙散、員工越軌動機增強、不軌行為發生。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完善,企業文化的扭曲也是員工越軌行為發生的直接誘因。我國諸多企業弄虛作假已是公開的秘密,許多企業三本賬簿已是不爭的事實:一本做盈、做得好看的是給銀行和上級領導部門要求貸款融資和邀功請賞的;一本做得難看一點,甚至不惜做虧是給稅務部門以做偷稅漏稅的;還有最後一本才是真實的,以備企業內部參考的。

  很多企業高層領導並不為此而感到不安,反而認為這樣能夠使企業左右逢源且生財有道,卻不知在這樣一種欺騙的企業環境下,企業的共同價值觀已遭到扭曲,所形成的企業文化必然是一種不健康的企業文化,長此以往企業員工受該企業文化的影響,他們將對欺騙習以為常。許多企業對排污、損害弱勢團體利益等危害公眾的不道德行為聽之任之。還有些企業會做出在員工受傷或一些意外情況下不願負責,甚至將員工掃地出門的短視、不道德行為。在這些企業中,其道德標準不僅不能規範員工的行為,反而成為員工不軌行為發生的催化劑。因此,塑造真正的、健康的、規範的企業文化,從而實現國家法律法規、社會道德、企業規章、企業文化的四位一體,從上至下、從外到里,合理、規範、正確、有效地約束和引導企業和員工的行為,樹立“以企為家、企興我榮”的觀念,自覺維護企業的整體利益。

參考文獻

  • 李克鋒.員工不軌行為的內涵、歸因與規避(J).管理工程師.2009,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員工不軌行為"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