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儲蓄能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儲蓄能力

  儲蓄能力亦稱儲蓄潛力,是指居民貨幣收人中可能轉化為儲蓄的貨幣量。

儲蓄能力的計算[1]

  (1)根據典型調查,按人口推算,如調查1000戶家庭,某個時間(一般以半年為宜)實際收入每人每月平均500元,實際支出每人每月平均390元。那末,這1000戶按人口平均,每月節餘110元,一年則為1320元。如果業務轄區內有2萬人口,年儲蓄能力就有2640萬元。計算公式如下:

  年儲蓄能力=平均每人每月節餘額 × 12個月 × 轄區人口數

  (2)先求出典型調查對象的儲蓄增長額占工資的比重(即儲蓄率),再乘以年度工資,即為儲蓄能力。仍以1000戶為調查對象,某年上半年工資收入每人月平均500元,上半年月平均儲蓄增長額為25元,那末每人每月儲蓄增長額占月平均工資收入的5%,即儲蓄率為5%,再乘以業務轄區內年度工資總額,即為年儲蓄能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儲蓄能力=(平均每人每月儲蓄增長額 ÷ 每人每月平均工資收) × 年度工資總額

  此外,還可以通過典型推算,求得儲蓄能力,即從典型戶中先求出:①收支相抵後的盈餘;②在各項開支中可能節約的部分;⑧在必需開支中可以延緩支付的部分。這三種資金綜合構成儲蓄存款來源,反映出儲蓄能力的大小。

儲蓄能力的影響因素[2]

  儲蓄能力同居民的貨幣收入水平,消費傾向和持有現金的偏好程度三方面因素密切相關。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收入水平愈高,儲蓄能力愈大;反之則愈小。儲蓄能力和消費傾向呈反比關係。假定居民持有現金的偏好程度不變,消費傾向提高,儲蓄能力就會下降;消費傾向降低.儲蓄能力會相應提高。在現實生活中,居民持有現金的偏好程度常常發生變化,特別是在短缺經濟環境中居民持幣待購的現象很普遍。持有貨幣機會成本愈小,持幣待購的現象就愈嚴重,儲蓄能力相應受到的影響也就愈大。提高儲蓄能力對於積累建設資金,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崔揚.儲蓄經營管理理論及操作規範[M].經濟日報出版社,1996
  2. 梁小民,雎國餘,劉偉,楊雲龍.經濟學大辭典[M].團結出版社,199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Yixi.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儲蓄能力"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