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優質世界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優質世界(Quality world)

目錄

什麼是優質世界

  優質世界指的是:每個人內心期望的、理想的主體世界。由美國心理學家現實療法創始人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在《選擇理論》中提出[1]

  優質世界是每個人夢想中的世界,包括我們在各個領域方面的期待。例如,我們最想與之共處的人,最想擁有或者體驗的事物,遵循的理念或信念系統。

  比如說,一個人內心的優質世界可能包括以下內容:與相愛的人共同建立幸福生活,努力工作獲得更高收入實現財務自由,幫助他人讓世界更為美好等。

忽視優質世界差異性的影響

  容易掉入“控制”和“反控制”的陷阱。

  忽視每個人優質世界的差異性,同理心不足,加上對熱爐法則的執念,很多人容易過度追求控制感和控制權

  比如說,有些父母會勒令在大城市打拼的子女回老家,找個穩定工作。

  比如說,新婚夫婦還沒到七年之癢,為了掌控裝修權,吵得不可開交。

  比如說,有些主管剛愎自用,為了面子,輕易否定下屬費心寫的方案。

  諸如此類,在這樣的過程中,控制欲過強的人往往還會打著“都是為你好”的名義。

  比如說,父母會說自己見識更多,是為了子女有更穩定的生活;丈夫或者妻子會說自己審美力更強,是為了讓家庭的裝修更好;主管會說自己經驗更多,是讓下屬少做無用功。

  如此一來,雙方的關係往往容易產生摩擦、矛盾和衝突,讓一方甚至兩方都產生痛苦。這種痛苦有時候會劇烈到,像哲學家薩特所說的“他人即地獄”。

  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在心理學家威廉·格拉瑟看來,就是掉入了“控制”和“反控制”的陷阱。

  格拉瑟歸納了控制的4種典型類型,分別是[1]

  ①你想讓他人去做他們不想做的事。

  ②他人試圖讓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

  ③你和他人都試圖讓對方做彼此不想做的事。

  ④你強迫自己去做非常令人痛苦甚至不可能完成的事。

  比如說,前述提到的父母勒令子女回老家,夫妻試圖讓對方同意自己的裝修方案,主管強令下屬按照自己的方案做。

  一旦對方不接受這種控制方案,就可能採取各種懲罰措施。例如,主管扣下屬績效,父母說不回來就不認子女,不同意裝修方案就打冷戰等。相反,如果對方順從了,就給予相應的獎勵。

  在控制欲強的人看來,“胡蘿蔔加大棒”的方案是最優方案,至於對方心裡是否甘願,付出多少假意逢迎的情緒勞動,他們會選擇性地有意無意地忽略。

  之所以面對控制,我們會選擇反控制,就在於我們真正認同的是,自己內心的優質世界。強行控制,只會讓我們更加堅定地去捍衛自己的優質世界。

優質世界差異性的應對策略

  運用選擇理論[1]

  在格拉瑟看來,正是上述傳統的、習慣的外部控制心理學,讓我們陷入不幸。事實上,我們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因此,結合優質世界概念,格拉瑟提出了“選擇理論”,核心要點是,不讓外部的人或事控制,而是要自主選擇對待人或事的態度。

  比如說,孩子纏著媽媽買冰淇淋,媽媽的反應可能是:“不行!剛吃過飯不能吃涼的!”這是一種控制式的回答,孩子會不開心,因為他就是想吃冰淇淋。

  其實,媽媽可以有其他非控制性的選擇。

  比如說,告訴孩子吃熱後馬上吃涼會肚子痛,讓孩子自己決定;如果孩子仍然要吃,就給孩子買,讓孩子體會一下著涼肚子疼的感受,學會對自己負責。

  比如說,提供更多的選項,給孩子選擇,例如“媽媽可以現在就給你買。但是你剛吃過飯,馬上吃涼的對胃不好。所以你想現在就吃,還是午覺睡醒後再吃?”

  諸如此類,媽媽給出了自己的經驗、觀點,但不控制,而是提供選項,讓孩子整合媽媽提供的信息,自行選擇對待人或事的態度。

  如此一來,相比直接拒絕、強令禁止,媽媽和孩子的關係會更健康,媽媽沒有生氣和憤怒,孩子也沒有怨念和委屈。也許,在孩子的優質世界中,有一個畫面是,期待能夠最快地滿足自己的欲望。但因為自己決定飯後馬上吃涼,導致肚子痛,這種體驗會讓孩子得出,即時滿足需要付出成本,就會自行修訂自己的優質世界,並感受到媽媽的善意和關心,更感謝媽媽的提醒。

  問題在於,在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忽略了其他選項,直接選擇了“控制和反控制”模式,直接選擇了痛苦。

  比如說,手機響了,我們不一定要去接。因為那隻是一個信息,表明有人想聯繫我們。我們可以接,也可以不接。

  真正造成痛苦的是這種情況:你明明不想接,卻認為自己別無選擇,不得不去接。手機響鈴只是信息,你卻讓它控制了你。

  比如說,長輩說你老大不小,要結婚了。

  如果你把這種說法看成是“催婚”,看成對方是想控制你,把自己當成被控制者,就很容易產生憤怒、生氣等負性情緒,容易進行語言回擊。

  如果你只把長輩的話看成是信息,就會發現自己有較多選項,例如,向長輩解釋、裝沒聽見,或者“左耳進、右耳出”等,可以靈活地應對。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痛苦無法避免,是因為錯誤看待了與他人的關係,把自己放在了控制或被控制者的角色。

  從控制關係中跳出來的關鍵是,把外界的刺激看作“信息”。信息並不能強迫我們做什麼或不做什麼,我們可以選擇忽略或者隨機應變。

  心理學家弗蘭克的觀點,“在任何極端的環境里,人們至少會擁有一種自由,那就是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

  因此,即便對方確實想控制,我們也不要把自己當作被控制者角色,避免陷入負性情緒之中,再從中抽離出來,專註於想到更多可行的辦法,去表明和捍衛自己的原則和立場。

  相反,如果選擇讓自己沉溺於負性情緒之中,寶貴的認知資源耗費在情緒勞動上,思維就會更加封閉,無法進行創意激發,更談不上找到第3選擇杠桿解

  互相溝通優質世界。

  當理解控制與反控制,是人際關係痛苦的主要根源,並且學會自主決定對待人或事的態度後,我們還要進一步提高溝通力,減少雙方不必要的內耗。在這個過程中,溝通雙方不同的優質世界,增進理解,求同存異,是關鍵的一步。

  比如說,一對男女朋友,男生對女生說:“你不要穿這麼短的裙子”,女生一旦反駁,男生就會說:“要不是你是我女朋友,我才不管你。”

  但這種說法其實不會讓女生覺得親密,反而會覺得被控制,被當成所有物。

  事實上,類似上述這樣的爭吵,是源於批評對方的優質世界。

  在女生眼裡,夏天穿短裙,好看涼快,符合她優質世界里的自身形象。但在男生的優質世界里,可能是希望擁有一個衣著相對保守的女朋友。

  雙方優質世界不同,而男生又習慣於外部控制式的表達,就引發了矛盾。

  因此,男生需要識別到兩者間的差異,去溝通雙方的優質世界。

  比如說,男生可以表達“你穿這麼短,很容易走光,我擔心你出去被人盯著看,也不安全。要不要考慮換條長點的裙子?”

  這麼說,可以表達出男生自己優質世界中的信念,作為一個選項提供給女生,讓女生自主思考,是否要納入自身優質世界的信念系統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質世界,如何修建、如何翻新的權利,都在自己手上。無論是威脅還是懲罰,通常只能改變對方的外在行為,而無法改變對方的優質世界。

  如果真的為對方考慮,相比強行控制,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是,展示自己的優質世界,提供充分的信息和理由,表明自己為什麼如是思考、如是選擇,供對方參考。

  在充分溝通各自的優質世界的情況下,也不用勉強所有都要達成共識,而是求同存異,即便是明顯的缺點,只要不違反原則底線,能接受就積極適應。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威廉·格拉瑟.選擇理論:現實療法創始人帶你走出心理困境[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上任鹅陈,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優質世界"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