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
目录 |
什么是社区教育[1]
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现象或一种教育活动,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利用社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思想风貌等因素对社区所有成员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方面的教育影响活动。简言之,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旨在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综合体。
社区教育的内涵[2]
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走过了不同的历程,体现了不同的特色、形成了对社区教育的不同理解。
(一)国外对社区教育内涵的认识
国外关于社区教育的内涵表述,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认识视角:
一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民众教育”。如北欧诸国,社区教育发端于丹麦柯隆威等人于19世纪中叶创办的“民众中学”,体现“为民众启蒙、为民众教育”的宗旨,以青年与成人为教育对象,实施以提高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发展到今天,尽管北欧五国已各自形成特色,内涵已大大超越了初始的民众教育,形式更是丰富多样,但在北欧却少见“社区教育”的提法,而“民众教育”则耳熟能详。
二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社会教育。如日本,社会教育几乎是社区教育的同义词。1949年颁布的《社会教育法》就明确把社会教育定义为除《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学校教育活动之外,面对全体社会成员所实施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日本的《世界教育事典》中,认为社区教育具有以下两种涵义:其一,指在学校教育中加人有关社区活动、社区问题的内容,使学生对社区具有科学的认识和乡土情感;其二,指学校作为社区的教育文化中心向所有居民开放,并组织其教育活动。
三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向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如在美国,普遍认为,社区教育是为社区不同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状况的所有成员提供的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服务。在美国社区学院内,社区教育的内容宽泛,完全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来组织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灵活多样,一般不计学分、不发文凭,不授予学位。
英国对社区教育的理解与美国相近。英国学者德·朗特里在其编写的《西方教育词典》中对社区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一种教育工作计划。它跨出学校或学院的范围,并让社区其他的人参与。这些人既可作学生,也可作教师,或兼任两者。教育意图完全是为了整个社区的利益服务的。比如,设法使本地区成为一个更令人感兴趣的居住地。”《国际教育大百科辞典》则认为,社区教育就是利用社区中的所有资源,对全体社区居民进行教育的计划和措施。
(二)国内对社区教育内涵的认识
国内关于社区教育的内涵表述,归纳起来大致有两个认识视角:
一是侧重从教育的角度界定社区教育,将社区教育看作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网络、教育模式等。有人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网络;有人认为是教育体制;有人认为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形态、教育活动和过程。其中,多数论者赞同社区教育是教育活动和过程的观点。例如下面几则表述即是:黄云龙先生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性的、有组织的教育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活动。金辉先生认为,社区教育是指反映和满足社区发展需要的,对社区全体成员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厉以贤先生认为,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叶忠海先生认为,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旨在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综合体。
二是侧重从社会的角度界定社区教育,将社区教育视为社会组织体制、社会组织形式、社区发展等。有人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民间协调性教育管理组织形式、民间协调性教育管理机构;有人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社会协调组织体制,还有人认为,社区教育是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组织体制。梁春涛先生认为:“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内,在党和政府帮助、指导下,组织协调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相互结合,双向服务,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旨在提高全民素质,共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社会一体化组织体制。”有人认为,社区教育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有人甚至把“社区教育”和“社区发展”等同起来,社区发展被视为“一种教育与组织的行为过程”。
其实,我们应把两种视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社区教育的内涵:(1)社区教育的目的: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促进社区的均衡化发展。(2)社区教育的对象:社区全体成员。既包括社区中的幼儿、青少年,又包括成年人和老年人,因人而教,满足他们不同的教育需求。(3)社区教育的内容:多元化。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等内容,并根据居民年龄差异和层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4)社区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三)社区教育的界定
在我国,一般认为,社区教育是整合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从现代教育层面上讲,社区教育作为协调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关系的组织形式,是以一定的地域为界,协调、管理、优化、整合地区教育资源,学校与社区、家庭具有共同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为社区服务,社区依赖于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或者说,社区教育是由社区举办的教育,是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的作用,面向全民,提供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务。
所谓全民,就是面向社区所有公民,人无老幼行业之分,只要有学习需求,教育就为其提供服务。所谓全程,就是面向人的一生。年龄无论长幼,学业无论高低,只要有学习需求,教育就为其提供服务。所谓全面,就是面向各种学习需求,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无论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无论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无论文化基础还是技能培训,无论闲暇教育还是健康教育,社区教育都要为其服务。
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过程中,教育部把社区教育定义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这里所指的地域范围一般是指以大中城市的城区或县级市为单位进行的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在这个区域内,社区有一定规模的教育资源可以利用和开发,可以在较高层次上实行教育的统筹领导,可以动员较多的部门、团体参与社区教育,便于在较大的范围内通过构建教育培训网、创建学习型组织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要。
(四)社区教育的基本要素
社区教育一般包括社区和社区组织、学校、社区的其它教育机构、参予者这些物质的、组织的和人力的基本要素。(1)社区。社区作为社区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区位以及设施上为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社区组织。是指为开展社区教育,把分散社区内各个组织、单位统一、协调起来的组织机构——社区教育委员会。它全面筹划教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教育,以推动社区的改革计划,带动学生参加当地社区的服务工作等。(3)学校。学校属于社区的一个单位、组织,在社区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社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学校向全体居民开放,既减少了因建设场地所需的投资,又取得了当地居民的理解与支持,缩小了学校与社会间的间隔,为学校与社会之间更为活泼的相互转化做了积极的努力。(4)教育机构。教育机构指社区内的一切公共设施和各协作单位提供的,可以作为教育基地的车间、工厂、实验室、植物园、青少年宫等。公共设施则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纪念馆、体育馆、文化中心、娱乐中心、展览馆等等。所有这些机构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在社区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5)参与者。有了组织机构、场所,还要有人参与,所以社区教育又一基本要素就成为参加社区教育的人。目前,社区教育的参与者已发展到社区的全体居民,人人是受教育者,人人同时又是教育者。社区教育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参予者的积极程度和态度。
社区教育的功能[2]
社区教育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并受到普遍欢迎,是因为它有着内在的功能。对于社区教育功能,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具有四项功能:教育功能;统筹功能;咨询功能;文化功能。还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的功能可概括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区全面进步两大功能,具体可分解为:促进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功能;促进居民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功能;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还有学者认为,从社区居民和社区发展两个角度论述,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有四大功能:社区教育可以形成社区居民积极的价值观、态度和道德;社区教育可以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促进社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教育可以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建设良好的社区环境;社区教育可以培养社区角色、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还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具有以下功能:推进社区公民教育;支持社区可持续发展;构建学习化社区;发展社区文化。归纳以上学者的看法,我们提出社区教育的五大功能:
1.公民教育功能
现代社会要求社会成员首先应当具备基本的公民素质,包括自觉履行公民义务、遵守社会公德与人际关系准则、具有积极的精神风貌和民族自尊感等。我国历来重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2001年推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区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对我国社区教育的道德提升功能的肯定。社区是公民教育的基本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可以提高社区内居民的政治、道德与法律等素养。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社区教育一项基本职责和功能。社区公民教育的内容广泛,涵盖了科学、道德、法制、信仰以及其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可以结合本社区的实际,通过制订居民公约、村规民约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内在性制度,把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适度规范约束结合起来,经常不断地进行精神文明教育,使其取得更好效果。
2.社区凝聚功能
在英美等国家,以社区为中心设置的社区教育中心与社区学院,都是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为居民提供教育、社交、文化活动的机会,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参加者没有年龄、地位限制,大家在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的基础上接受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的规范性,特别是正规学校教育其教育对象限定在青少年儿童,使得其他人的受教育机会受到了限制,在很多方面显得过于死板。社区教育克服了学校教育的这一不足,它面向社区内的全体居民,十分强调社区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行为规范,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社区隶属感,使得社区教育在形成社区居民积极的价值观、态度和道德品质方面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凝聚功能。一方面,它使每一个人的特性得到发展,每一个人的志愿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则加强了社区居民相互间的理解和协作。
3.社区发展功能
社区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给社区内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全体居民,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多样化的教育机会,满足他们的教育学习需求。社区教育的持续深入发展,要求并拉动社区领导者、管理者重视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社区、文明社区、网络社区,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社区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和人文环境,逐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区。从而发挥促进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功能。社区教育的发展促进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进而也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社区教育为社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通过整合社区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行为,为居民的教育需求提供便捷有力的支持。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到社区教育中,共同关心社区的各种问题,加强对话、理解和沟通,有利于共同推进社区的发展。
4.文化建设功能
社区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的“复合生态环境”。其中规范环境是人类独有的一种价值环境,包括社会风气、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社会思潮、艺术、科学以及宗教等,构成个人成长的文化资源。作为居民的生活空间,社区不仅应当有适宜的自然构成,而且要有丰富的文化构成。学习化社会的理念要求人们以一种整合的观点来看待各种教育资源,学习的场所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同样应当在学习化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社区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形态,是实施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载体和基本保障。通过发展社区教育,社区成为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学习化社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同时,学习化社区作为学习化社会的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学习化社会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5.资源整合功能
社区教育在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它能够统筹三者的教育力量,使三者形成一体化—— 校内外形成整体合力的新的教育格局。首先,社区教育的实施、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建立,使教育有了一个统一协调的组织实体,为学校教育与具有社区特点的经济、社区协调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并从体制上寻求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理想途径。其次,学校向社区开放,发挥学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使学校同社会紧密结合,更好更快地反映社区、村镇、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发展的需要。第三,社区教育可调动社区的一切教育资源,使其最大限度的服务于本社区所有居民。社区教育委员会作为政府与社会之间,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的桥梁,其中介作用主要在于协调、组织、监督和咨询。当社区内的某一组织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时,社区教育委员会有监督的权利。当教育发展遇到新的问题,需要作政策上的指导和理论上说明的时候,社区教育委员会就有责任向咨询者提供咨询服务。
社区教育的特点[3]
1.社区教育的大教育性
社区教育是一种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在内的,集各种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主体和对象为一体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其实质就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各种因素与社会的相应部分的有机结合与一体化。其基本内容就是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辩证统一,即把教育纳入社会大系统,使其成为社会各部门的责任、权利,义务和职能。在社会广泛关心、参与和支持教育的同时,教育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指导,积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直至实现教育同社会的高度融合。
2.社区教育的群众性
社区教育的基本方法是鼓励社区民众。在社区中学,与社区共学,为社区而学”。这种学习过程是一种包括各种社会团体和不同年龄的全体社区成员在内的、群众性很强的教育过程。
3.社区教育的开放性和民间性
教育要与社会全面结合,就必须广泛吸收社区各种教育力量或有益于教育活动开展的积极参与、介入、融合其中。只有高度的开放性,才能为各种因素全方位参与教育打通立体多样的渠道。因此,社区教育要广开门路,不拘形式地建立各种畅通便利的渠道,从而使各种社区机构的各种教育资源、能量和信息及时有效地转化到社区教育系统中来,同时也把教育服务尽快地输送到社区的方方面面。
4.社区教育的地线性
社区教育是一种在特定社区内,并与特定社区密切结合的教育,无论是社区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职能,还是其主体对象或方式方法,都必然带有这种特定社区的特定人文、社会及地理条件所决定和要求的区域待点。因此,也必然会带来社区教育的地区差异性和多样件,这不仅表现在社区教育的规模、类型、方式方法上,甚至还会表现在目标、内容和层次质量上。
5.社区教育的多维性
社区教育不仅仅指教育本身,它还包括进行社区组织工作,开展社区活动以及创造一些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具有建设性的社区教育方法。
6.社区教育的整体协调性
无论是从目标职能来看,还是从主体对象或内容条件来说,社区教育都是一种多因素、多元性教育。只有协调好教育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其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整体,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大教育体系,从而全面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和促进社区发展的职能。
社区教育的历史演进[4]
“社区教育”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Deway)对社区教育进行研究。他提出“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进而,这一思想由曼雷(Manley)和莫托(Mott)在美国的密执安州进行了实验。此实验方案把学校与社区沟通起来,学校成为社区的一种资源,被社区利用,为社区服务。社区教育从居民需要出发,体现当地民众的需要和利益。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工业生产的集中和扩大,城市开始支配工业国家人们的生活,教育在帮助人们进入和适应工业组织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机会平均,民主的口号受到普遍认同。教育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社区教育在不同领域,从不同的角度相继发展起来。
我国现代社区教育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发展阶段上,社区教育研究专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观点。张昭文在《学习化社区建设指南》一书中把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兴起、形成和开始发展三个阶段。
社区教育的价值[4]
社区教育在兴起-形成-发展三个阶段的逐步递进过程中,逐渐的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1.社区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整个社区的完善和提高
首先,社区教育直接促进社区成员全面发展的结果是劳动力再生产后人力资源的增值,这会促使社区经济发展。其次,社区教育可以开展群众性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使社会政策落到实处,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建设,社会稳定发展也就得到保证。最后,社区教育可以优化家庭教育、提高居民素养、创建文化环境。社区教育能够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需求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社区教育的开展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的发展
首先,社区教育可以直接促进社区成员的成长,因为社区教育属于一种知识投资。社区教育通过指导社会生活、传递社会文化、教导先进知识技能等手段推动其对象养成文明习惯、认同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从而促进其个性发展、激发潜在能力、刺激其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终身发展。其次,社区教育也可以间接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社区教育可以把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及非正式教育等系统进行整合,促进所有社区成员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等各方面的素质,而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最后,社区教育面向社区全体成员,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教育需求。从年龄上看,参加者包括儿童、青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各个年龄段。从层次上看,有社区内白领职员、蓝领工人、下岗、待岗人员、残疾人、外来民工等,特别是对弱势群体,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社区充分利用了各种社会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活动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社区居民通过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提升了个体素质,也间接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保证了社区教育的可持续的发展。
社区教育的途径[4]
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必须依赖一定的科技、文化手段的传播,才可能对社区居民起到最大限度的辐射和影响作用。具体而言大致包括立法手段、舆论宣传、网络信息化、文化设施四个方面。
1.立法手段
首先,制定社区教育发展的规划,明确发展社区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社区教育的具体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保障社区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其次,制定相关专项配套政策,鼓励社区内的各类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将学校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保障社区与学校的有机结合。最后,建立社区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将社区教育纳入工作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督导评估方案,形成良好的督导评估机制,保证社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舆论宣传
充分利用媒体、报刊、宣传板等宣传舆论工具,宣传社区教育的目的、意义、教育内容,使社会、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目标、途径、措施和作用有—个明确的认识。通过广泛的宣传,争取广大社区成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领导对实施社区教育的理解、重视、支持与合作,为实施社区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网络信息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社区教育网络,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辅以卫星电视教育和多种媒体学习等手段,开展实时、非实时交互式教学。例如:浙江省桐庐县社区教育几年来充分利用社区教育网、视频大课堂、远程教育资源网、现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实现远程资源“菜单式”点播、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和远程互动,满足了广大市民日益高涨的学习需要,促进了农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的变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向市民转化眠务。
4.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等设施场馆。这些文化设施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和作用。社区借助这些文化设施为社区居民开展知识讲座、专题学习、技能训练、参加社会活动等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
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以法律为保障、现代化科技为手段、把家庭、学校以外的其他一切教育机构、设施作为发展社区教育的基础。全方位、多角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教育。
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现在正处于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关于社区教育的许多领域和问题还有待研究,下一步发展应该向着建立全方位的社区教育体系的方向发展,即以大教育观为指导,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从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相统一的角度,进一步研究社区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用以指导社区教育的实践工作。
社区教育的发展策略[5]
“通过社区教育求得社区发展”,是1995年第七届国际社区教育大会的主题,会议认为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是互动的,从发展态势看,目标的实现过程都是通过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发展的。这是对社区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但社区教育也不是万能的,社区教育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社区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在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同时,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它所承担的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社会效益日见明显。但在社区教育的实验中,也碰到了不少问题,值得探讨和改进。
(1)全社会都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观、大教育观和社区教育意识,这是实施社区教育的基本前提。要转变过去片面重视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狭隘教育观,树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重的大教育观、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重的终身教育观。要将社区教育放在一定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虑,既把社区教育看作是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指标,又把社区教育当作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抓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问题,促进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2)统筹规划安排,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政府统筹是实现社区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就社区教育而言,无论是其教育对象、教育手段,还是其培养目标和服务范围,都远远超出了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所能控制的范围,而与社区生产和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实施社区教育必须加强政府的统筹职能,由政府出面,统筹规划教育发展问题,协调好教育发展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统筹安排,合理配置社区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3)加强社区教育管理体系的建设。当前社区教育正处在一个探索、实验的阶段,需要引导、推动和规范。加强社区教育的管理对发展社区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组建高效运作的社区教育实体是开展社区教育有效途径。实施社区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来实现的,而社区教育活动必须依托一定的实体才能进行。在一定社区内,一个高效运作的社区教育实体往往能够发挥龙头作用,带动整个社区的社区教育工作生动活泼、莲蓬勃勃地开展起来。社区教育实体的发展,除需要政府的扶持外,更主要的是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具备较强的自我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在一个社区内,如果没有综合管理,社区内的各类教育就会出现无序发展的状态。必须整合行政力量,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起一个高效、综合的管理机构才能承担起社区教育管理的职能,使社区教育纳入社区发展的规划和计划中。
(4)处理好社区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调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这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必要条件。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必然要消耗社区单位、各业主和社区居民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有价资源;实行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特别是优惠共享和无偿共享,也势必会影响各业主的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社区单位和业主的奉献精神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措施,调动其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首先,通过制定政策,明确开展和参与社区教育是社区单位、各业主和社区居民应尽的义务;其次,努力创造条件,使社区单位、各业主和社区居民在参与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回报,主要是社会效益方面的回报,当然,也不排除一定的物质利益回报。社区教育内容的广泛性,社区教育参与单位部门的繁杂性也决定了社区教育经费不可能统在一起。因此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应该在管事的同时制定一个出钱、管钱的办法。要本着“分享原则、效益原则、职能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进行合理的定向人群分工负责,
(5)加强社区教育理论框架的建设。科研先行,向科研要质量,要效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社区教育体系的设想,拟定工作目标、任务、方法、为基层开展社区教育提供可供操作的实施意见。作为一项正在开展实验的工作,社区教育尤其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理论研究、探讨的过程也是对实验的不断总结、提炼、升华的过程,理论推动了实验,实验又丰富了理论。目前社区教育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启蒙阶段、宣传阶段,在专题研究上还很薄弱,使社区教育实验缺乏科学可行的理论体系来支撑,发展方向不明朗。因此今后要加大社区教育理论框架的建设工作。一是要在教育部门建立和健全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机构;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总旨下,坚持在实验的同时开展理论研究:三是不拘泥于国外的关于社区和社区教育方面的理论,努力创新,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体系。
(6)加强社区教育法律制度的建设。无论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在我国都没有专门性的法律、法规,这给社区教育的司法体系建设带来了许多问题。现在我们除了《教育法》中有个别条文提到终身教育外,很多关于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文字都出自红头文件或会议讲话。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将进一步融入国际大家庭,许多事情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办,那就是运用法,以法行事。在这样一种大趋势下,我们要认真研究,以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条文为准绳,制定相关的社区教育实施细则。通过社区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强化对社区教育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保障社区教育在一个大的框架下顺利开展,也可以确保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享受其应有的教育权。一是要建立社区教育的工作机制。包括建立机构,有一套科学的运作程序。二是要建立起充分考虑各地区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体系。让社区教育工作得以在法律的旗帜下进行。
(7)加强社区教育网络队伍的建设。目前社区建设、社区发展正逐步列入各级政府,特别是城区政府的重要议程中。原来的管理框架正在被重新组合,社区管理的重要性日显突出。要使社区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充分发挥,就必须依赖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和工作者队伍。社区教育网络队伍主要有两支,一是专业队伍,一是志愿者队伍。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建设是保证社区教育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
(8)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机构和现代化设施,在开展远程学历教育的同时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现代远程学习独具开放性、远程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可以有效利用卫星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等技术通道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可以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促进社区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社区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它是社区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完美结合。建立学习型社会,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应该成为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
2001年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社区教育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学习化的社区。而城市是由一个个社区组成的,没有学习化的社区就没有学习化的城市。在新一轮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中,我们要努力做好宣传工作,要让全体社区居民全员投入到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活动中去,这样我们的社区教育才有希望、才能成功。
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的关系[2]
社区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明显的区别。从教育对象来说,学校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实施的教育;社区教育则不受年龄的限制,社区的所有居民,只要有需要,就可以接受教育。从教育目的上看,学校教育是为了促使青少年的社会化和个性发展,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今后就业和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社区教育则主要是帮助社区居民适应职业转换,改善生活条件,以及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教育内容方面,学校主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文化教育,基础和专业相结合,在中小学阶段更加注重基础;社区教育以传授实用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密切结合学习者当前的实际需要;就教育形式而言,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全日制的,在学制上有统一规定;社区教育则以方便社区居民学习为原则,采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相结合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办学体制上讲,学校教育主要由政府兴办。社区教育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有:(1)成人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点,社区教育是成人教育的增长点,许多内容是交叉共同的;(2)社区教育不限于成人教育,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本质上属于地域范围的全民终身教育和学习活动。其区别有:(1)对象不同。社区教育是全民,成人教育是成人;(2)内涵不同。社区教育主要是全民终身教育学习,成人教育主要是各类培训;(3)体系不同。社区教育是一体化教育,成人教育是一类对象教育;(4)组织基础不同。社区教育主要以社区为组织基础,成人教育主要以培训机构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