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8个条目

社交蒸发冷却效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社交蒸发冷却效应 [1]

  1.蒸发冷却效应(物理)。蒸发冷却(evaporative cooling)原为一种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称为swamp cooling,是一种利用温度下降来冷却空气的方法﹐当水遇到流动的热空气时,就开始汽化,变成气体。例如我们吹风扇时,风扇形成的风使我们身上的汗液蒸发﹐从而冷却我们的皮肤﹐使我们的神经接收到“凉”的信号

  2.社交蒸发冷却效应的提出。“社交蒸发冷却效应”这一概念源于美国硅谷社交软件设计师Eliezer Yudowsky撰写的网络名文《EvaporativeCooling of group beliefs》,他用这个名词描述了“社交圈”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新成员的不断涌入,核心成员会发现圈子整体水平降低,感到继续留在圈子中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当他们选择离开或者取消关注的时候(液体蒸发),这个社交圈的价值就会进一步降低(冷却降温)。

  3.社交网络中的蒸发冷却现象。这种现象同样也是可以适用于如今的社交网络中,冷启动阶段过后﹐平台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导致整体水平的下降﹐高质量的用户开始不断流失﹐最终使平台失去活力。群组和圈子是社交网络的主要部分,二者的质量决定着整个平台的质量﹐所以只有高质量用户的不断加入﹐才能提高平台的质量﹐更多的新人(单向的信息索取用户),只能带来更低的社交价值﹐最终圈子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社交蒸发冷却效应的由来

  硅谷一名社交网络设计师在他的博客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新成员不断涌入一个开放社团时,社团中最有价值的成员会发现社团成员平均水平的降低让自己继续呆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他们就会选择离开。

  这批成员的离开进一步降低了社团的价值,于是恶性循环开始了:

  越来越多高价值的成员选择离开,直到有一天这个社团彻底的沦陷成了一个平庸的组织。

  他用了一个专业的科技词汇来表述这一现象:蒸发冷却效应。蒸发冷却是指液体在蒸发成气体的过程中会吸热,从而降低周围的温度起到冷却的效果。如果你在手上擦一点酒精会感觉很凉快,就是这一道理。在社交团体中,成员的价值跟液体的温度类似,因此当温度最高的液体蒸发变成气体时(价值最高的成员离开社团),剩下的液体的平均温度就会下降(社团的平均价值会进一步降低)。

  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开放。社团的开放意味着它对成员的加入没有选择性,如此一来最想加入社团的成员会是那些水平在社团目前平均水平之下的人,因为他们可以从社团中学到更多东西。他们的加入从长远来说必然会对团体造成不利影响。而那些相对封闭的社团能更好的应对这种问题。这种封闭团体对成员的加入有着极高的要求,一般都是采用邀请制。由于小众而又封闭,大部分此类社团都只是低调的活在大众的视野之外。

社交蒸发冷却效应的相关场景

  那些最想去结交别人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愿意去结交的人;

  那些最想说出自己看法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愿意听他说的人;

  那些最想同别人交换名片保持联络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希望拿出名片同他交换的人;

  这么说也许更清楚:

  最不想来参加聚会的人,正是大家都希望能来聚会的人;

  最不想来认识新朋友的人,正是大家最想认识的人;

  最不想掏出名片的人,正是大家都想与之交换名片的人;

如何预防社交冷却蒸发效应[2]

  1.降低开放性,增强退出机制

  开放是蒸发冷却的第一动力。如果社交网站或圈子对任何人开放,那么最有可能进来的是那些水平一段的低价值用户,因为他们能够收获最多。一旦他们进人,除非能被包容,否则就会对团体的长期健康发展产生危害。那些对参加者有所选择的网站或圈子会对蒸发冷却效应更有免疫性。正如乔布斯在重建苹果团队时说的:有人认为一流的员工不喜欢与人合作,不是的,一流的员工只是不喜欢和三流的员工合作,他们喜欢和一流的员工合作。因此我们的团队必须保证只有一流的员工,否则二流的员工越来越多,甚至会混人三流的员工,这样就会导致“笨蛋大爆炸”。

  不幸的是,大多数社交网站除了把业务开放外别无选择。因为它们的业务都依靠从巨量的用户中提取微量的价值,所以不得不指望用户爆炸式增长而忽视了建立用户的退出机制。建立用户的退出机制是为了设立一个最低门槛:保证用户对其所参与的网络社交团体确实有兴趣,并舍得花费时间参与进来。这样的做法不仅是要限制那些只想收获的用户涌入,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善网站的“软环境”,培养更多的优质用户。

  2.由人际关系聚集向兴趣聚集转变

  基于原有社会关系的网络社交虽然提高了社交的可靠性,但是那些同我们共同生活过的人实际上大多思想、兴趣严重不同,加之中国内敛的文化,人们往往不愿意在熟人交往中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网络上熟人杜交的内容就被局限在一些无关痛痒的个人琐事上,独特的兴趣和想法往生无法充分表达,久而久之这种乏味的社交网络就会“冷却”。例如人人网QQ群等熟人社交平台都出现了衰落的趋势。仅靠人际关系打造的社交平台是难以为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淡出之前曾经有过的社交圈,和过去的人联系越来越少,然而这些人并没有停止网络社交,而是逐渐转向了基于兴趣的网络交往。

  社交网站向兴趣聚集转变可以使真正具有内容产出能力的人彼此接近、高度聚合,最终形成高质量社群,使整个网站具有较高的内容产生水准。社交网站依然是“内容为王",高质量的内容始终是社交网站最根本的吸引力,所以大家可以感受到以兴趣为主聚集的社交网络的兴起(如豆瓣知乎、果壳等),和以线下人际关系网络化为主的校友录,同学群(如Cinaren.人人网、开心网、QQ群等)的衰落。

  3.建立非平均角色机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如果想请到重量级人物演讲,不能以聚会的形式,而是必须把他们放在讲台上,给予他们特殊的认可,同时限制其余大部分人的发言,否则这些大人物就会感到格外恼火。这个过程设定了参与者的不同角色,建立了发言的权利阶梯,从而消灭了燕发冷却效应。

  在社交网站上,用户普遍抵触来自真实世界的权力结构,这造成了高质量的内容生产者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离开。因此建立网络社区非平均角色机制,尽可能地留住高质量用户继续为社区服务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非平均角色机制包括权利晋升机制、发言限制机制和支付高质量内容报酬的机制。权利晋升机制可以模仿现实社会中精英的晋升机制。如在学术界,高质量的学术论坛或课题只有具备相当学历或职称人才能正式参与进来,这些人大多是通过努力和竞争获得资格的I发言限制机制并不是不允许核心成员外的人发言,而是在某些特定的区城内将他们的发言进行有效的过滤或规制在核心区城之外,尽量减少对其他人用户体验的影响;有选择地支付高质量内容报酬,不仅使公益分享和劳动任务结合起来,而且代表了来自社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翁祺.社交网络中的蒸发冷却效应研究〔J〕.理论研究,2017,09:23
  2. 张宏洁.蒸发冷却:社交网站扩张的困境〔J〕.青年记者,2014,09(下):7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Tracy,陈cc.

评论(共13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社交蒸发冷却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Vannie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6月24日 21:21 发表

dc4ddffc

回复评论
冰蕾火舞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6月24日 21:39 发表

fantastic!

回复评论
223.143.117.* 在 2016年6月25日 09:43 发表

那不是

回复评论
埃菲尔夜的燕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6月25日 09:54 发表

但是,这样封闭的社团会不会导致血液不流通,邀请效率低下,接受不到多元的冲击,而导致沙丁鱼效应呢?

回复评论
27.38.115.* 在 2016年6月27日 23:42 发表

你是说知乎吗

回复评论
120.198.244.* 在 2016年6月30日 00:32 发表

是想映射英国脱欧事件吗?

回复评论
123.7.183.* 在 2016年6月30日 10:26 发表

就像古语说的:和臭气篓子下棋,越下越臭!

回复评论
116.246.14.* 在 2016年7月22日 17:09 发表

ghfshsghsfg

回复评论
M id 36f652cb43ac90e1eafcde3a1fe3ccc0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9月15日 09:00 发表

蒸发冷却效应

回复评论
花瓣的坠落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9月15日 22:44 发表

弄条沙丁鱼,是不是又热闹了!

回复评论
M id 6d140ddc53edaddf40e86f76c36b2dec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9月17日 21:07 发表

种子用户、大V、id正好是和他相反的现象

回复评论
M id 6d140ddc53edaddf40e86f76c36b2dec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9月17日 21:08 发表

大v、id正好和他是相反的现象。

回复评论
218.92.224.* 在 2020年10月17日 15:31 发表

解释的好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