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网络社交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化,在网上表现为以各种社会化网络软件,例如BlogWIKI、Tag、SNS、RSS等一系列Web2.0核心应用而构建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SNS)。

网络社交的兴起[1]

  互联网导致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组织和生存模式悄然走进我们,构建了一个超越地球空问之上的、巨大的群体——网络群体,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在逐渐浮现出崭新的形态与特质,网络全球化时代的个人正在聚合为新的社会群体

  在此新时代中,信息网络将会是未来社会的神经系统,而其对整个社会与个人生活的冲击,将远高于传统沟通设备所带来的影响。不管你认为Internet联结起来的是什么具体事物——电脑、资源,还是说Internet作为一种媒体,我们都不能忽视主体——人的存在。可以说,Internet联结起来的是电脑,其中流动的是信息,开发出来的是资源,但吸引的是电脑前面的人。在本质上它是一种“人”的网络。如果说Internet是一种媒体,那么,它的“人文”层面更是不可忽视——有离开人的媒体吗?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交往,则有可能既是直接的(通过网络技术直接地互动)又是全面地包括了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在交往。这意味着,网络时代的人类交往冲破了工业社会交往的限度,一方面是人们通过网络间的混合纤维、同轴线缆、蜂窝系统及通信卫星的信息传播而及时地进行交往,这种形式无需商品的中介而由网络媒介直接地连通起来;另一方面,这种交往形式又具有一种精神的内在化特质,过去那种“电脑一服务器”模式正在向“网络一用户”模式转切,网络交往实质上是一种联结不同网络终端的人脑思维的虚拟化、数字化的交流和互动。

  可见,新生的网络社会具有着不同以往任何社会形态的两面性,它是由人类、民族国家、民族社会、个人这些众多的“网”环环相扣、错综复杂地交织而成的。

  随着Friendster.corn、Orkut.corn、Ryze.com、Tribe.net、Linke—din.com等网络社交网站的兴起,网络社交蓬勃发展,新的互联网热再次升温,有分析人士甚至说,网络社交将缔造人际交往的新模式。以Friendster.com为代表的网络社交网站自2003年3月悄然问世后,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已风靡全美。前段时间,Friendster拒绝了Google的4000万美元收购计划,因为据估计Friendster的市值超过5000万美元。对于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网站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据美国互联网调研公司Com Score最新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使用社交网络的人数越来越多,从2007年的4.64亿增长到今年6月的5.8亿,增长了25%。目前,在美国有250家网络社交网站或公司。2008年一觉醒来,中国SNS网站(网络社交网站)似乎遍地开花。成立于2005年12月的校内网无疑是国内最早的追随者之一。海内网、开心网、天际网、51社区……中国瞬间冒出为数众多的SNS网站、网络社交声势极为浩大:700万人拥有Friendster网站的账号,另外,每周还有20万的新用户加入;搜索引擎google公司旗下的Orkut网站的用户正以每周10%的速度增长着;MySpace网站的使用者达到了200万;多达1600万人在Tickle网站注册。网络真正形成一个社会,而不仅仅是一种新媒体、新商务和新的交流方式。最大的特征就是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具体地说,未来每一个人,除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在网络上都有一个自己的代表,在网络上能够体现你的个性、你的思想、你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可以随时与你沟通交流,每一个人都成为互联网的一个“节点”。

网络社交的特点[2]

  从人类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互联网推动着人类活动的科学化、技术化、知识化,改变着人类的价值体系,从而为道德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科技基础,而且还推动了人类道德进步的趋势,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以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某些传统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网络社交”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网络社交具有虚拟特性

  网络社交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以间接交往为主,以符号化为其表现形式,现实社会中的诸多特征,如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社会关系等都被“淡”去了,人的行为也因此具有了“虚拟实在”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网络的虚拟性与匿名性导致了网络上青少年道德感的弱化现象。广东团省委谢宗宝的一份调查报告提到: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青少年网络道德感的弱化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隐蔽性。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这种网上道德感的弱化直接影响和反作用于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二)网络社交具有多元特性

  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与共享,使时间和空间失去了意义。人们可以不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自由交往,它们之间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的冲突与融合变得可能。这种价值取向的“多源”和“多歧”,给每一个网络青少年创造了空前宽松的道德生活空间。而对于没有主体意识、没有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和自信、没有道德选择的权利感和责任感的他们来说,此空间所给予的“自由”与其说是道德生活的福音,毋宁说是道德生活的“陷阱”。道德生活的相当一部分主体则会淹没在这“陷阱”中迷失自我。而其人格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人格危机,具体表现为“三失”,即传统人格的“失效”、现实人格的“失范”和理想人格的“失落”。因此,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是解决当前社会中道德问题的现实性要求。

  (三)网络社交具有创新特性

  网络是创新的产物,其创新的形式,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容易滋生出更多元化的、甚至偏离社会正常行为规范约束的各种奇观异念。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播报了一个关于17岁少年黑客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网络技术设计了一个黑客网站,使登录这个网站的上万台计算机陷入瘫痪,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的故事。而面对警察的询问,这个少年竟然轻松地说,我只不过是在网络世界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一下自己的价值,这难道也犯法吗?况且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世界,能造成多大损失呢?当前国际舆论对于网络犯罪案件的宣传,使不少人觉得网络犯罪是个人智慧、能力与胆识的体现,它既不伤天害理,也不凶狠残暴,只是一种“孤胆英雄”式的“壮举”。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国家,许多人并不以其为可耻,反而羡慕和钦佩这种行为,这种善恶不分、是非颠倒的舆论导向对网络犯罪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一些青少年利用信息技术盗窃金钱、获取情报、传播不健康内容、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德育工作者警觉的信号。

  (四)网络社交具有自由特性

  “网络社会”分散式的网络结构,使其没有中心、没有阶层、没有等级关系,与现实社会中人的交往相比,“网络社会”具有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传统的监督和控制方式已无法适应它的发展。一些学者在青少年网民中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令人担忧:承认自己“曾经”浏览过色情网站的占34.6%,承认“经常”去看的有4.9%。其中很多青少年因此而荒废学业,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对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而在对接受调查的人的统计中,90%以上的青少年都是因为缺少外界的有力约束力,再加上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而频繁地去访问色情站点……武汉市公安部门调查显示,进入网吧的以大中小学生为主,约占70%,大专院校周边可达90%,热衷聊天室的占76%,选择玩游戏的占35%,只有不到20%的学生上网是搜索信息或下载软件。因此,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给传统的道德法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五)网络社交具有异化特性

  “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它使人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容易导致人性本身的丧失和异化。“网络社会”开放的、自由的信息系统提供的是一种崭新的,动态的和超文本式的传播模式,这种人机系统高度自动化、精确化而缺少人情味,容易导致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和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容易使人产生精神麻木和道德冷漠的问题,并失去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严重时会导致人性的丧失和异化,出现一些极端事件。

网络社交的类型

  根据社交目的或交流话题领域的不同,目前的社会化网络(社交网站)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1)娱乐交友型。国外知名的如FacebookYouTube、Myspace,国内知名的有猫扑网、优酷网、青娱乐等。

  (2)物质消费型。涉及各类产品消费、休闲消费、生活百事等活动,比如前述的口碑网和大众点评网,均以餐饮、休闲娱乐、房地产交易、生活服务等为主要话题。

  (3)文化消费型。涉及书籍、影视、音乐等,例如国内知名的豆瓣网,主要活动是书评、乐评等。

  (4)综合型。话题、活动都比较杂,广泛涉猎个人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公共性较强。例如人民网的强国社区以国家话题的交流影响较大;天涯社区是以娱乐、交友和交流为主的综合性社交网站;知名的百度贴吧话题更无所不有。总的来说,所有社交网站都以休闲娱乐和言论交流为主要特征,最终产物都是帮助个人打造网络关系圈,这个关系圈越来越叠合于网民个人日常的人际关系圈。借助互联网这个社交大平台,网民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众”的氛围和集体的力量感。

  网络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而且也提供了广泛的人际交流机会,提供了一种拓宽社会关系新的交互性的空间。在多元价值观念的激荡中,网友们通过学习、交往和借鉴,达到沟通、理解或共识。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网络社会中,在家办公、网上学校、网上商城、网上医院、网上图书馆以及电子银行等等已不再是梦想。总之,在网络特殊的交往环境中,人们会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将自己融入到“无限”的网络群体中,社会接触范围成倍增大,有助于人们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展自己的社会化。网络生活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交已成为现代人类的新型交往方式。这种全新的交往方式正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交往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孙翔云,陈英,江奇艳.网络大众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0.
  2. 孙翔云,陈英,江奇艳著.网络大众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0.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连晓雾,Mis铭,苏青荇,刘维燎,otf125,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网络社交"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