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幽灵震动综合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幽灵震动综合症( phantom vibration syndrome;简称PVS ),也称震动焦虑症( vibranxiety )

目录

什么是幽灵震动综合症

  幽灵震动综合症,也称幻觉振动综合征,是指手机明明没有响动,却总出现手机在振动或者在响的幻觉或错觉。为了在需要保持安静的公共场所收发消息,很多手机用户都习惯将手机调到振动模式。然而,长期使用振动模式后,其中一些人会间歇感知到“手机在振动”,但实际上,他们的手机并没有真的收到消息或推送提醒。

  其实,是一种由科技产品所带来的现象,在手机普及化后大家开始依赖手机,当手机放在包包、口袋等,这些无法看到的地方时,就会开始产生不安与幻觉,人们会时不时的用手或身体去感受手机是否在震动,甚至觉得手机正在震动。

  这些用户已经非常习惯于手机响动,大脑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让他们产生手机响动的错觉。研究发现,大约有68%的手机用户出现幻觉震动综合症,其中87%的人每周都会感到幻响,13%的人每天产生这种错觉。幻觉震动综合症是根本不存在的来电,当手机放在包包、口袋,这些我们无法看到的地方时,就会开始产生不安。

幽灵震动综合症产生的原因

  幽灵震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来电,其实这是一种“信号发觉”的现象。

  信号发觉来自于心理学的研究理论,首先要对某事、物产生期待,接着无论是否会发生变化都会产生四种有趣的反应。

  1、友人来电,接起电话

  2、友人来电,但没有接电话

  3、友人没有来电,但还是接电话

  4、友人没有来电,也没有接起电话。

  幽灵电话很类似以上情境中的“现象3 ”,当使用者对刺激物(手机)产生期待时,就会开启对手机震动功能的想像“假警报”(false alarm)。

  原理

  “触觉”是透过皮肤接触,经由神经路径传到大脑“顶叶”后,人们才感受到触觉。焦虑度高者,其脑部掌管情绪的“边缘系统”,易释放错误讯息,误导邻近的顶叶;此外,若自律神经太活跃,也可能使触觉过度敏感,一点衣物摩擦,大脑就误以为是手机震动。

  这种人多半常接电话或怕漏接电话,焦虑度高,对手机依赖程度高。因此震动幻觉的频率,或许可当成焦虑程度与手机依赖程度的指标,发生频率越高,焦虑与依赖程度往往也越深,建议应适度放松,并合理使用手机,以免影响身心。

哪些人会有幽灵震动综合症

  研究发现,将手机或呼叫器习惯放在胸前口袋者,比放在腰间者,更容易体验震动幻觉,机率高出六成六。此外,配戴时间越长、越常用“震动模式”者,发生震动幻觉的机率越高。透过调整配戴位置或少用震动模式,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能减少幻觉,或能分辨真假震动。

  一般而言以下三类人群更容易出现:

  一是频繁使用手机进行社交联络的人群;

  二是担心因工作生活上有重要的信息或电话未被自己及时接收到;

  三是自身个性特征比较敏感,过分追求完美,和具强迫性倾向的个体。


  容易产生震动幻觉综合征的人,往往他们的通话时间是一般人的两倍,使用文字信息的时间是一般人的五倍。可见使用手机越长,震动幻觉骚扰的现象与症状就越是明显。一些人因此担心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病,对身体心理有没有危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若出现,并不用太在意。但对个别群体,经常幻听到手机震动或铃声,并伴随精神高度紧张,内心焦虑,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由此产生的困扰,则需要提供一些心理帮助和支持,来减缓此症状对自己带来的影响。

幽灵震动综合症的相关研究

  来自美国医学研究单位中的 Wayne's Michelle Drouin 就曾针对幽灵震动的状况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从数据中他们发现将近有8成以上的人会产生幽灵震动的现象。

  1、大家都有的幽灵震动现象

  这项研究在2007年与2010 年在美国的博士研究论文和Massachusetts 医院中实际测试过。在这些参与测试的人当中,有将近89 % 的参与者有出现幽灵震动的现象,可见这个状况已经非常普及且频繁的出现在生活当中。

  2、发生的频率有多高

  更深入的研究幽灵震动的发生后发现,若以医学系或医疗人员为基准。每天约有10% 的人会产生幽灵震动现象,甚至有88% 的医生在每个月、每周之间都会反覆发生这种现象。频率会这么高的原因,很可能与长期使用手机有关。

  3、越常使用,越容易发生

  在2007 的研究报告指出,容易产生幽灵震动的现象的人,往往他们的通话时间是一般人的两倍,使用文字讯息的时间是一般人的五倍。可见越长使用,幽灵震动骚扰的现象与症状就越是明显。

  4、幽灵震动,也还好

  比较有趣的数据是在受访中有91% 的小朋友认为,这种现象对他们而言没什么,影响也不大。另外,对于医疗相关人员来说幽灵震动所造成的困扰,约有93% 的人认为稍微有被影响到。成人被影响的机率反而比小孩高。

  5、成人解决幽灵震动的机率,比小孩高

  在针对解决幽灵震动的行为来看,成人中有2/3 的受访者曾尝试解决。

  6、热衷于文字讯息胜于通话的人,会更严重

  从Wayne's Michelle Drouin 的研究中发现,长时间使简讯或文字交流的人,重复发生幽灵震动的情况会更严重,同时也很容易影响到情绪。2008 年一项针对日本高中生的研究中发现,简讯与文字的互动很容易影响到高中生的情绪。

  7.喜好社交或神经质的人,会是幽灵震动的重度患者

  Wayne's Michelle Drouin 的研究中发现,喜好社交或神经质的两种人,都会是幽灵震动的重度患者。首先对喜好社交的人来说,为了维持与朋友间的友好关系,他们会不断的和朋友联系。无论是简讯还是通话,都会深深的影响到他们的情绪,相对的使用手机的时间比较长,期待回覆的情绪就越高涨,所以三不五时就会觉得手机在响(幽灵震动症候群)。

  另外则是神经质的人,同样也会产生严重的幽灵震动现象,其原因与社交型人格不同,他们是担心自己的社交状况。担心自己没人缘或别人讨厌他,这时候手机的铃声或简讯提示声,对于他们的影响会更大。虽然同样是来自于手机的影响,但心境却大不相同。

  8、少数的幸运儿

  2012 年的新研究报告指出,较少使用简讯或文字交流的大学生,他们的专注力与学习能力,会比长期使用手机的学生更有效率

  9、幽灵震动不是什么伟大的研究

  Wayne's Michelle Drouin 表示,幽灵震动现象并不是什么伟大的研究,这些研究数据都是请受访者,针对自我的现象做出评估,未来期待能透过大脑的检测,来做出更精准的研究数据来证明"幽灵震动"的存在与症状。

  10、科学家也不确定,这是否算是一种病

  2012 年研究人员正式将这个现象称之为:幽灵讯息症候群(phantom text syndrome)。不过,新的研究表示,未经过感知所产生幻觉,其实与病理有关。该研究人员表示,医院中的医生及护士尝试了解幽灵讯息症候群,是基于对疾病、异常状态的担心,也有可能是他们年纪大了。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33,上任鹅陈.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幽灵震动综合症"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