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0个条目

审计心理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审计心理学

  审计心理学是从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与审计实践活动有关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审计心理学是心理学基本原理运用于审计实践活动并与审计理论相融合而形成的。其任务是为进行审计实践活动提供心理学理论指导。

审计心理学的特点[1]

  1.审计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

  边缘学科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学科。它的特点是运用两门或两门以上的知识来研究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边缘学科是由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科学的发展所产生的。

  审计中的心理现象是一种特殊而综合的心理现象。它既具有一般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点,又具有特殊性,即各种心理现象都同审计活动有关,都同揭露常见的舞弊行为有关。审计心理学的研究必须紧紧依靠审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其理论和方法来完成审计活动,实现查清某些经济违纪事实真相的任务。审计心理学是把心理学和审计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介于审计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审计心理学如果离开了审计学,不仅失去了应用价值,而且也失去了基本的研究方向,从而只是一门普通的心理学;而审计心理学如果离开了心理学,它就只剩下了审计学的内容。同时,审计心理学也将审计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策学、社会学、证据学、犯罪心理学等许多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门崭新的交叉学科。总之,审计心理学要借助于审计学来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和对策论体系。运用证据学的知识来帮助审计人员从心理学的角度收集和评断证据,运用犯罪心理学的知识来帮助审计人员分析审计过程中被审计人员的心理活动。不难看出,审计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对完善整个审计学科体系、丰富审计学科的研究内容、促进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提高审计质量工作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审计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心理学

  审计心理学研究审计中的心理现象仍然是人的心理现象,具有心理学的普遍性。所以,审计心理学从其研究对象上看,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心理学和审计心理学的关系上,心理学是母体,审计心理学是子体。审计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研究不同于心理学,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心理学那样对心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并抽象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它对心理现象的研究仅限于审计中的心理现象,并侧重于应用方面,它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审计活动提供依据和方法,以解决审计活动中出现的心理学问题。所以,审计心理学具有应用的性质,是一门应用性质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审计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质的心理学分支这一特点,决定了审计心理学与心理学具有密切的关系,决定了审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应包括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即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审计实践服务。十分明显,心理学的发展势必带动审计心理学的深入发展,而审计心理学的深入发展又反过来不断地丰富心理学的内容,扩大心理学的视野,并促进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当然,审计心理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现象的堆积,不是淡而无味的读物,更不是莫测高深的教程,而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探索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的根源,寻求心理对策,有效地预防和消除各种财经违纪行为。这是审计心理学最根本的任务,也说明审计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审计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有很强的阶级性。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里,人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世界观。由于世界观的不同也必然产生不同阶级下各种不同的审计心理活动,譬如,社会主义审计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审计活动中人们的各种心理现象及规律,从而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角度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相反,资本主义国家审计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资本家的根本利益,为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审计心理学与资本主义审计心理学的本质区别。因此,在审计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要正确地认识不同阶级人们的心理活动,以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决审计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

审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1)审计监督的社会心理效应及不良心理效应的预防。

  (2)审计监督的心理学依据,心理学原则及心理学方法。

  (3)差错与弊端发生,发展的心理原因及其规律,以及应采取的审计心理对策。

  (4)被审计案件行为人的心理特征及不良心理的矫正。

  (5)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心理品质,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以及配备审计人员应遵循的心理学原则等。

审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

  建立审计心理学不仅要认识到审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着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性,更重要的是掌握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审计实践,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顺利地完成审计任务,加快我国审计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进程。总之,审计心理学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审计心理学是审计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审计理论是为审计实践服务的。审计实践离不开审计人员的活动,有审计人员的活动,就必然有审计人员的心理活动。审计人员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在审计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又影响着审计实践活动的成败。因此,对审计人员心理活动的研究,应该纳入审计理论研究的范围,有关揭示审计人员心理活动规律的理论,应该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审计理论只有不断完善、不断充实,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审计实践对审计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在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能力型审计人才作为教育重心的情况下,建立并应用审计心理学将对审计理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审计心理学是丰富和完善审计学科体系的必然趋势

  审计心理学是审计学科体系中较高层次的一个分支学科,开展审计心理学研究可以拓展审计研究领域,促使审计学科体系日趋完善。此外,审计研究的多学科还表现在现代管理学、统计学、法学、史学、公关学、逻辑学、未来学等各门学科与审计学之间的交叉融合。譬如,将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审计工作管理,形成审计管理学、审计目标管理、审计效益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档案管理、审计科研及培训管理、审计信息管理、审计的日常行政管理等,从而提高整个审计工作水平。将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审计工作,可建立抽样审计学。用法学研究方法建立以《审计法》为中心的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则可形成审计法学。运用史学方法对审计发展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则可建立审计史学。把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审计工作,可建立审计公关学。审计公关学有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树立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良好形象,提高审计的地位和威信。将逻辑学运用于审计工作,则建立审计逻辑学,它有助于审计证据的取得、整理、鉴定和综合,提高审计质量。用未来学的发展方法展望审计发展方向,则建立审计未来学,它有助于探索审计发展的规律。

  审计心理学研究除了与审计学、心理学有关外,还应当结合审计管理学、审计法学审计史学、审计逻辑学、审计未来学、审计公关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心理学更接近于实践,更富有实践指导意义。

  (三)研究审计心理学是审计现代化的需要

  审计现代化最重要的就是审计人员的现代化。审计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审计人员应该是复合型专业人才,不但要懂得会计资料的判定和分析,而且要具备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的适用能力、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能力。

  现代化审计人才的培养,包括业务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道德、情操、理想的培养,而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及技术技能的掌握,都要以认识和遵循审计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基础。审计心理学是研究审计人员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为我们认识和掌握审计人员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如研究个体的动机需求规律、群体凝聚力规律以及激励个体及群体积极性的方法等。

  现代化审计人才的选拔,除了要有政治和业务标准外,还应从心理的角度出发,提供选拔的标准和方法,即运用心理调查和检测的方法来选拔人才。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这种选拔人才的工作方法会使人才选拔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四)研究审计心理学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工作效率主要是人的素质和工作环境两个因素的函数。同样,审计工作的效率也是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审计工作环境两个因素的函数,其中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审计工作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如何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彻底改变过去对审计工作不重视、对审计人员不关心的状况,促进审计人员心理状态的进步和完善,摒弃审计得罪人、没有出息、无作用的自卑思想。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审计管理制度、职务晋升制度,鼓励竞争,培养审计人员的进取心、意志力和大胆创新精神。三是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的科学态度,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审计人员的心理状况,开辟审计心理学研究的社会领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人员心理运行机制

  (五)研究审计心理学能和谐地处理审计实践活动中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的理论和技巧。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审计工作成功的关键。但长期以来,审计人员为保持其独立性,常以铁面无私“黑包公”的形象出现在被审单位,被审单位有关人员则视审计人员为高高在上、吹毛求疵的监督者,消极对抗审计工作,“你审你的,我干我的”现象常有发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严重影响了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导致了审计的高风险。审计人员在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的同时,应与被审人员建立一个肯定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这是非常必要的。审计人员的基本责任是实现审计目标,并在审计过程中与被审人员达成共识,促使被审人员认识到审计是一种帮助而不是一种威胁。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掌握专业技术外,还要学会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

  (六)研究审计心理学能为审计取证和分析案情提供心理学的依据和方法

  审计人员通过语言和身体行为去收集各种审计证据材料,这只是完成了审计工作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对这些证据材料进行判断、分析和鉴定,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各种证据对案情做出判定。对证据材料的判断自然离不开心理分析,特别是言词证据的真伪性、可靠性的判断,需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提供审计证据的人的作证动机、感觉能力等心理因素进行分析,还需分析可能影响证人感受、记忆和陈述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证言同证言、口述与物证之间的矛盾。组织证据和分析案情实质上是审计人员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表现,是其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评价的过程。这个过程依赖于审计人员正确的思维、判断和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说,审计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为审计人员正确取证、鉴定和组织证据提供依据,进而提高证据的证明力。

  (七)研究审计心理学有助于开展审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审计机关全面完成审计监督任务的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区别于西方国家审计的重要标志之一。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审计干部和职工的革命觉悟,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激发其工作热情、毅力和斗志。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当前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向干部职工进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教育,造就一支有理想、守纪律、富于主人翁精神和献身精神、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知识、勇于开拓创新的合格的审计队伍。总之,审计思想政治工作是把心理学应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开展的一项基础工作,同时也是审计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审计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

  (一)审计心理学与心理学科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心理学科中各有关学科基本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势必带动审计心理学的发展,而审计心理学的发展也将反过来验证和丰富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促进心理学科的发展。审计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审计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整个心理学科的基础。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审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计活动中的人。在现代审计活动中,为了实现对人的正确理解和发挥监督作用,人们必须在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具体地运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为解决审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服务。如果我们把普通心理学看做是心理学科体系的主干或基础学科,那么审计心理学则是心理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应用学科,两者是基本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

  2.审计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都是研究工业生产中的心理学问题(其中管理心理学的应用范围超出了工业界),它们都是工业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心理学是研究在审计领域涉及的各种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性,它既涉及“人—物”的关系,也涉及“人—人”的关系。随着当代审计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绩效审计以及信息系统审计得以发展。这表明审计心理学除了要把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和劳动心理学的活动特点、规律作为其研究对象外,还要对审计主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现代审计不仅重视“人—物”的关系,更重视“人—人”之间的关系,正如国外许多心理学家所预言的“人—物”关系的研究势必朝着“人—人”关系的研究方向转移[56]。

  总之,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审计心理学都是心理学科的分支,它们均属于应用学科。其中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三者结合共同研究企业中的“人—物”系统、“人—人”系统,共同为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满意度服务,而审计心理学则是融合了所有的相关心理活动,并对其进行分析、考察和研究的。

  (二)审计心理学与行为学科的关系

  审计心理学与行为学科的研究既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又有明显的区别。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致力于探索人们外部行为的内在机制。行为学科是研究人们外部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它致力于探索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7]。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要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的,而对外部行为的分析又离不开对心理状态的探索。所以,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类行为的分析,行为学科的研究也离不开对人类心理奥秘的揭示。心理学不仅与行为学科互相促进,而且也是行为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心理学与行为学科的联系,可以用一句话概述为审计心理学是在广义行为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我们应当明白,属于心理学一个分支的审计心理学与行为学科毕竟是两个各不相同的学科,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科性质不同。审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同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经济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一样,属于一门应用理论学科。行为学科则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它有着广泛的学术范围,涉及多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

  2.研究对象不同。审计心理学研究的是伴随着审计活动而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它以心理过程、心理效应等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行为学科研究的是人的行为规律,它以行为表现、行为变化等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3.应用范围不同。审计心理学应用范围较窄,只局限于审计活动,用以改善人际关系,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服务。行为学科应用范围较广泛,可以用于组织管理教学、医学、司法等部门。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王会金.审计心理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及发展趋势[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1
  2. 张魁峰主编.审计工作大全.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连晓雾,Mis铭,y桑,Lin,刘维燎,nonameh.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审计心理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