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亲子参照效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亲子参照效应(Parental reference effect)、父亲/母亲参照效应(Father-reference/ Mother-reference effect)、孩子参照效应(Child- reference efect)

目录

什么是亲子参照效应

  亲子参照效应是指父母与子女互相都会将对方包括在自己的自我概念之中。

  有研究者指出个体参照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他人产生了记忆参照效应,即表现出母亲参照效应、父亲参照效应、朋友参照效应和恋人参照效应等。

  可以将亲子参照效应的定义理解为:与亲子对彼此相联系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除了低于或类似于与自我有关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外,均优于对与其它参照条件相有关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的现象。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亲代对子代的参照,即孩子参照效应,另一方面是子代对亲代的参照,即父亲/母亲参照效应。这种双向的参照我们称之为亲子参照效应。[1]

亲子参照效应的提出[1]

  亲子参照效应的提出是建立在自我参照效应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是对自我参照效应的扩展研究。所谓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对“与自我相联系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优于对与其它编码条件相联系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的现象”。它的发现使自我和记忆联系在一起,大量心理学家开始通过这一视角来研究自我, 结合对自我的已有理论研究,对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细化。

  那么在该理论的支撑下,对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也扩展到对重要他人参照效应的研究,而对重要他人参照的研究,是在已有的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Bower和Giliga以西方人为被试的研究表明,母亲参照编码导致了和自我参照编码一样好的回忆和再认成绩,即表现出母亲参照效应。国内学者朱渫和张力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表明,参照母亲条件下的记忆成绩与参照自我条件下的记忆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即表现出母亲参照效应。可以说,母亲参照效应的发现,标志着重要他人参照效应的发现。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戚健俐和朱滢的研究也发现,参照母亲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几乎与参照自我有同样好的成绩,参照父亲条件下的记忆成绩与参照自我条件下的记忆也几乎一样好,而参照母亲条件下的记忆成绩与参照父亲条件下的记忆成绩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即不仅表现出母亲参照效应,也存在父亲参照效应,即表明在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包含父母亲这样的重要他人。当然重要他人参照效应并不仅限于父母亲参照效应,有研究者还发现了朋友参照效应、恋人参照效应等。

  从上述研究中,我们认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东方文化下的自我概念包括父母的观点,也就是说孩子视父母亲为自我的组成部分,那么父母亲是否也将自己的孩子视为自我的一部分呢,这在国内的研究中似乎是个空白。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母子连心”,我们预期中国父母的自我中包括孩子,即与孩子有关的信息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会有相同好的记忆效果。也就是说我们预期在亲子之间,由于与生俱来的亲密感,使得彼此更容易进入对方的自我图式

亲子参照效应的影响因素[1]

  亲子参照效应是一种特殊的自我参照效应,影响自我参照效应的因素,也很有可能成为影响亲子参照效应的因素,可能因素有几个方面:

  1.参照他人的亲密度

  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关系类型可能是决定个体对他人利益得失关心程度的首要因素,依据关系类型的亲疏,个体在考虑利益得失时会有一定的区别,如果是高亲密度关系类型(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个体会格外关注,那么自我也就更可能包括他人,如果是低亲密类型,那么个体可能不会将自我的资源分配给低亲密度的他人,这与自我资源有限性是一致的。根据自我包括他人的理论,我们认为自我为提高自身实现目标的能力会将他人包括进自我,但是将他人包括自我并不是没有界限的,因为将他人包括进自我也需要占用自我资源,而自我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个体只能将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他人包括到自我中。我们认为亲子之间是血浓于水的至亲,他们之间属于社会规范理论中所说的高亲密度,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亲子间的实际亲密度会有所差异。

  2.参照他人的熟悉度

  在一般意义上,我们认为,熟悉的人之间,可能并不一定很亲密,但是亲密的人之间一定很熟悉。而亲子之间作为非常亲密的他人,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对彼此间可谓是高熟悉度的。

  3.自我构念的差异

  通过研究文化对人的自我体系形成所造成的影响,Markus和Kitayama将个体从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角度来定义自我的认知结构,称之为自我构念。在该理论下有两种自我构念,即适应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下的独立型自我构念和适应于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互依型自我构念。因为西方文化较注重个人的价值,将自我视为独立的实体,而东方文化更强调自我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依存性以及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协调性。虽然该理论是针对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提出的,但是Markus和Kitayama也曾指出,实际上每种文化下都存在独立型自我和互倚型自我两种自我构念类型。

  在中国这一典型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很多研究者将自我构念作为文化内变量的研究。自我构念作为文化内确实对自我参照效应是具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整个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各种国家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自我构念已成为文化内变量的重要一员,它和自我概念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自我结构。

  4.个体性别差异

  从一般意义上说,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更具个人主义特征,在与人相处方面可能具有较弱的关系性;而女性可能更强调与他人的联系和与他人融合,具有较强的关系性,这一说法与已得到某些研究的证实。男女两性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会映射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尤其是会反映到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方面,比如父亲和母亲、儿子和女儿。性别上的差异可能会影响亲子参照效应方面的差异。

  除上述影响因素外,影响亲子参照效应的因素可能还有:个体人格特质(高自尊者、低自尊者)、个体的年龄差异(儿童、青年、老年)、个体的认知方式(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回忆方式(自出回忆、再认回忆)、刺激材料的性质(形容词、名词)以及其他情境因素(学习任务和测试任务的编码方式的不同)等。

亲子参照效应的意义[2]

  亲子参照效应包括孩子的父/母参照效应和父母的孩子参照效应,因而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可以看作是以亲子对为单位对记忆参照效应做出的新扩展。

  亲子参照效应及其研究范式可能会为未来亲子关系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亲子关系是个体众多社会关系中最先发生的、基于遗传和血缘的先天交往关系,亲子交往作为个体早期经验的重要部分,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是源头性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对个体的认知尤其是社会认知的发展,以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研究中大多采用问卷、访谈等显性的研究范式和手段去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得出了大量具有建设意义的研究结论,但是采用自我报告类的研究方法,难免受到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亲子参照效应可以看作是测量亲子双方彼此自我的重叠和共享度的隐性标准,对亲子参照效应的探讨不仅可以促进我们理解自我的本质和结构,而且可以在有效减少社会赞许干扰的情境下测量亲子关系,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

  另外,有关个体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及研究表明:父母亲在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猜测亲子对的自我包括彼此,可能是父母亲影响儿童社会性(例如:性别角色自我同一性)发展、完善的内在方式和途径,对于亲子参照效应的探讨将会为家庭因素在孩子社会化发展过程中作用的机制给予一定的解析。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尹娣. 亲子依恋对亲子参照效应的影响[D]. 浙江师范大学, 2012.
  2. 丁冬苗. 亲子参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师范大学,2013.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亲子参照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