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酒與污水定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酒和污水定律)

酒與污水定律(Wineand Sewage Law)

目錄

酒與污水定律

  管理學上一個有趣的定律叫“酒與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里,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顯而易見,污水和酒的比例並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從酒和污水定律到人才戰略

  幾乎在任何組織里,都存在幾個難弄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他們到處搬弄是非,傳播流言、破壞組織內部的和諧。最糟糕的是,他們像果箱里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里其它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人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壞者能力非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破壞總比建設容易。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製作的陶瓷器,一頭驢子一秒鐘就能毀壞掉。如果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組織里有這樣的一頭驢子,你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無力這樣做,你就應該把它拴起來。

  組織里破壞力最大的並不是公然唱反調的“刺頭”,而是兩面三刀的小人。小人的能量極大,並不亞於領導者。一個很好的組織,有一兩個小人隨便一攪,或到上級部門告狀,或在下麵煽風點火,輕者能使功變為過,使好人灰溜溜變得心灰意冷,使一個好企業變成差企業,重者能把一個好端端的人或企業徹底毀掉。好人怕惹事,而軟弱又助長邪惡,這些都有形無形有意無意地縱容破壞者。不僅一般員工怕惹事,管理者也怕惹事。出了事,有些管理者不先懷疑告狀的,不先責怪鬧事的,還先責怪受害者:你惹他乾什麼?無風不起浪,一個巴掌拍不響。中國有句古話說“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先告狀就先沾光,所以常常是惡人先告狀。久而久之,小人得勢,歪風當道,好人躲,能人走,組織就這樣衰敗了。而小人搗亂的真正高明之處就是在於這樣一個漸變的過程中,誰都有義務、誰也都沒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此負責。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於有巨大破壞力的東西都應該毫不猶豫地摒棄,哪怕它再微小、看上去再美麗。

  在企業中,總難免會有污水,而污水又總會給企業帶來各種各樣的矛盾和衝突,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要掌握酒與污水的衝突與協調的技巧。酒和污水在一個組織中也存在著相互博弈的過程。發現人才、善用人才,在人才大戰中占得先機,是精明的企業管理者引領企業走向成功的重要砝碼,而有效運用酒和污水定律,則是組織一個高效團隊的最佳途徑。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帶有根本性的任務,就是對團體中的人才加以指引和篩選,剔除具有破壞力“污水”,使合格者的力量指向同一目標,這就是人才的運作。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企業就是個人的集合體,企業的整體效率取決於其內部每個人的行為,這就要求這個集合體內的每個人都能發揮最大效能,以保持團隊的整體步調一致,動作協調。儘管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但只要找到合適的最佳途徑,就能順利揚起企業的奮進之帆。   

酒與污水定律的啟示

  這是一條來自西方的管理定律,其實在我們中國也有同理的諺語:

  一塊臭肉壞了滿鍋湯;

  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一條臭魚腥了一鍋湯。

  無論是來自西方的定律還是中國的諺語,已經把負面影響的始作俑者做了準確的定性:污水、臭肉、老鼠屎、臭魚。這些已經定型的東西已經沒有改變和改造的可能。污水總不可以成為酒,臭肉總不可以成為好肉,老鼠屎總不可以成為調料,臭魚又怎麼可能成為好魚?既然如此,就要及時處置,對極壞的東西不需要再抱什麼幻想,農夫和蛇的故事也同樣在給我們啟發。 一個人的品質是多年養成的,企業就是在用人,不需要再背負育人的義務。不合適的,不能融入企業文化的,儘快使之離開,對企業是一個好處,對當事者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常言道,長痛不如短痛。也有言道,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樣的處置,也許企業是要付出代價的,這種代價,值!

  在我們的可視範圍里,要把60%的眼光的放在10%的人才身上,把15%的眼光留給70%的庸才,把剩下的25%的眼光堅定不移的盯住20%的小人。要趁那匙污水還沒發臭之前,象變魔術一樣把他悄悄的凈化,即使倒進了芳香甘醇的美酒里也不會壞了口味,反而增添了雅興,這就是最好的效率!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4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48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酒與污水定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22.184.252.* 在 2009年5月3日 09:49 發表

在剛剛看到酒與污水定律的時候,使我聯想到了“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這句諺語,其實想想這其實就是一回事,外國人把這種想法轉變成管理理念,運用到了企業管理上來,使之成為了管理的方法,賺錢的工具。而國人只是把它作為了一種口頭髮牢騷的“引詞”,只是當做諺語,讓明白事理的人警醒自己,而不明白事理的人仍然是不明白。從這個定律和諺語發揮的作用來看,我看到了一個成功者必須善於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善於總結,才能提高自己並做到影響他人的作用。 另外從中也不難看到對於在人才選擇和儲備中要做到適纔而用,在一個企業中的員工來說,他的品性是在很長時間里養成的,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里幫助他糾正和培養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企業沒有必要為一些不能為之的事做無謂的努力,對於類似“污水”、“爛蘋果”、“驢子”的人,在企業中,他們不能夠迅速融入到企業的文化中來,反而以“破壞者”的形象而存在著,與其讓這些人在企業中發揮這“反作用力”的作用,還不如讓這種“反作用力”在還沒有形成力量的時候將其消除或者清理。一言以蔽之,對於壞的組員或東西,要在其開始破壞之前及時處理掉。

回複評論
117.71.172.* 在 2010年1月17日 13:48 發表

企業的發展必須有一個自我凈化的過程,歷朝歷代都如此,方法也個有區別,不論自我療傷還是借刀殺人都要剔除腐敗的臭肉!

回複評論
119.0.130.* 在 2010年3月11日 00:19 發表

寫得4太好了 看了讓人感慨萬分 污水就是污水怎麼也不會變成美酒 寧願花10塊錢倒掉1塊錢的污水

回複評論
121.0.29.* 在 2010年9月13日 09:19 發表

Clear away the dirty water right now.

回複評論
李华辉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1月6日 16:47 發表

這個定律之前也是早有聽聞的,但這篇文章寫得很詳盡,真的受益不淺。很好!頂一個。

回複評論
124.119.10.* 在 2010年12月15日 18:24 發表

經驗~!值得學習

回複評論
60.191.111.* 在 2011年1月4日 08:32 發表

非常好!許多企業都有這種現象,值得學習!

回複評論
113.97.208.* 在 2011年1月14日 14:07 發表

在企業裡面,沒有人會認為自已是污水.

回複評論
兴成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9月22日 00:34 發表

且慢,細細想來也有不合理之處…如果一滴美酒放進污水裡,也是污水,那麼一個好的領導者進入一個糟糕的企業,就會使企業走出瓶頸?

回複評論
123.150.183.* 在 2011年10月9日 23:04 發表

樓上的,頂一個

回複評論
136.8.2.* 在 2011年10月18日 10:04 發表

一個領導決定一個企業生死的,屬於人制,典型的案例海爾。這種企業在國企里比較多,缺乏長戰略規劃,一旦領導更換企業往往一厥不振! 而一個好的企業,有良好的運作體系與工作流程,領導的更換對企業的影響可以降到最低點。

個人觀點哈!

回複評論
Limin323205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0月22日 14:55 發表

企業必然有其培養人才的職能,但這更多是側重於能力和技能方面。對於品行,企業往往是無力改變的。 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團隊,最主要的也是品行;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但品行基本無法改變。

回複評論
张午诺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3月26日 15:30 發表

不得不佩服西方的思想,確實! 什麼行為都能拿來研究定化從而轉化成財富!

回複評論
110.166.135.* 在 2012年6月2日 22:31 發表

警惕!有時候自己的一個壞行為、壞念頭也會使自己成為污水

回複評論
121.207.123.* 在 2012年7月18日 15:29 發表

222.184.252.* 在 2009年5月3日 09:49 發表

在剛剛看到酒與污水定律的時候,使我聯想到了“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這句諺語,其實想想這其實就是一回事,外國人把這種想法轉變成管理理念,運用到了企業管理上來,使之成為了管理的方法,賺錢的工具。而國人只是把它作為了一種口頭髮牢騷的“引詞”,只是當做諺語,讓明白事理的人警醒自己,而不明白事理的人仍然是不明白。從這個定律和諺語發揮的作用來看,我看到了一個成功者必須善於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善於總結,才能提高自己並做到影響他人的作用。 另外從中也不難看到對於在人才選擇和儲備中要做到適纔而用,在一個企業中的員工來說,他的品性是在很長時間里養成的,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里幫助他糾正和培養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企業沒有必要為一些不能為之的事做無謂的努力,對於類似“污水”、“爛蘋果”、“驢子”的人,在企業中,他們不能夠迅速融入到企業的文化中來,反而以“破壞者”的形象而存在著,與其讓這些人在企業中發揮這“反作用力”的作用,還不如讓這種“反作用力”在還沒有形成力量的時候將其消除或者清理。一言以蔽之,對於壞的組員或東西,要在其開始破壞之前及時處理掉。

"而國人只是把它作為了一種口頭髮牢騷的“引詞”",這句話我不知道您是從何得出,但做為一個管理者,如果不講事實講根據,那談何實事求是?

回複評論
222.185.125.* 在 2012年8月24日 08:54 發表

如果這“污水”是老闆的親戚,這又玄妙了。。。。

回複評論
199.64.0.* 在 2012年9月24日 16:32 發表

治理“污水”要從根源抓起,相信管理的力量!

回複評論
曾雄军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10月10日 13:00 發表

什麼是污水?這是首先應當解決的問題。在企業中,常常發生的狀況是,往往污水沒有查出來,結果將酒倒掉了。

回複評論
xiongzhibing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10月23日 13:53 發表

“酒與污水定律”發現把事情搞砸、同時到處搬弄是非、傳播流言、破壞團隊和諧氛圍;應即時清理掉,或快速隔離。否則中情就很難收拾。

回複評論
Dr. Chang Kun Jen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1月3日 16:53 發表

眾人皆醉我獨醒! 中流砥柱 最牛的釘子戶... 您想要成為哪一種!!!

回複評論
蔡青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1月16日 10:47 發表

HEHE

回複評論
113.117.200.* 在 2013年1月21日 14:27 發表

道理還是明顯的,但如何辨別,如何除污,如何實事求是,不是那麼容易,得下功夫!

小心別把清潔劑給清除掉了,那就污未除更添亂!

回複評論
218.88.48.* 在 2013年1月27日 15:11 發表

兴成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9月22日 00:34 發表

且慢,細細想來也有不合理之處…如果一滴美酒放進污水裡,也是污水,那麼一個好的領導者進入一個糟糕的企業,就會使企業走出瓶頸?

且慢,這話的前提是這個企業還是一桶酒非污水,不然一個好的領導者不會進入,是他認為這桶酒還可提升品質。

回複評論
60.213.43.* 在 2013年3月18日 11:49 發表

老鼠屎總不可以成為調料,人家說了,那些不能改變的直接清理。你說的培訓應該給適合的人用力

回複評論
闫瑜玲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8月21日 14:05 發表

同意你的說法,有些領導就是喜歡污水的,渾水好摸魚。

回複評論
ivanpeng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11月20日 09:41 發表

做管理,要註意清除'害群之馬'

回複評論
117.92.64.* 在 2013年11月28日 10:57 發表

很有道理,我終於明白為啥組織中一定要清除害群之馬,即使他現在能給組織帶來好的效益,從長遠考慮,必須要清除。。

回複評論
183.63.119.* 在 2014年1月6日 10:00 發表

222.184.252.* 在 2009年5月3日 09:49 發表

在剛剛看到酒與污水定律的時候,使我聯想到了“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這句諺語,其實想想這其實就是一回事,外國人把這種想法轉變成管理理念,運用到了企業管理上來,使之成為了管理的方法,賺錢的工具。而國人只是把它作為了一種口頭髮牢騷的“引詞”,只是當做諺語,讓明白事理的人警醒自己,而不明白事理的人仍然是不明白。從這個定律和諺語發揮的作用來看,我看到了一個成功者必須善於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善於總結,才能提高自己並做到影響他人的作用。 另外從中也不難看到對於在人才選擇和儲備中要做到適纔而用,在一個企業中的員工來說,他的品性是在很長時間里養成的,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里幫助他糾正和培養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企業沒有必要為一些不能為之的事做無謂的努力,對於類似“污水”、“爛蘋果”、“驢子”的人,在企業中,他們不能夠迅速融入到企業的文化中來,反而以“破壞者”的形象而存在著,與其讓這些人在企業中發揮這“反作用力”的作用,還不如讓這種“反作用力”在還沒有形成力量的時候將其消除或者清理。一言以蔽之,對於壞的組員或東西,要在其開始破壞之前及時處理掉。

外國人思維緊密

回複評論
姜晨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4日 19:23 發表

我想知道污水的具體處理手段。

回複評論
姜晨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4日 19:27 發表

218.88.48.* 在 2013年1月27日 15:11 發表

且慢,這話的前提是這個企業還是一桶酒非污水,不然一個好的領導者不會進入,是他認為這桶酒還可提升品質。

領導不是污水也不是美酒,而是污水處理凈化師{個人觀點}

回複評論
202.102.102.* 在 2014年8月6日 09:27 發表

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任何一個道理都有它的條件和場合。關鍵是理解,並都要經過ABC理論。

回複評論
李一伟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8月27日 12:43 發表

姜晨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4日 19:27 發表

領導不是污水也不是美酒,而是污水處理凈化師{個人觀點}

更是釀酒師

回複評論
49.77.221.* 在 2014年9月1日 12:09 發表

在污水多的企業里,污水會認為自己才是美酒,反而美酒成了污水

回複評論
韩若冰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9月10日 10:58 發表

“企業就是在用人,不需要再背負育人的義務”這點講的很到位。企業的終極目的是盈利,育人是學校的工作,如果企業把自己定位成學校,堅持一個都不放棄,非得將污水挨勺的過濾凈化然後加工成酒,到頭來最受影響的還是企業利益。想要高效就得有專攻,懂得只做擅長的事。

回複評論
58.218.196.* 在 2014年10月20日 12:52 發表

兴成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9月22日 00:34 發表

且慢,細細想來也有不合理之處…如果一滴美酒放進污水裡,也是污水,那麼一個好的領導者進入一個糟糕的企業,就會使企業走出瓶頸?

如果是一個好領導,那麼他一定不是美酒的角色,而是凈化劑的角色。

回複評論
赵子豪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12月17日 17:00 發表

lalalalalalala

回複評論
yuanjie7443 (討論 | 貢獻) 在 2015年1月7日 14:42 發表

不錯

回複評論
122.96.36.* 在 2015年10月2日 11:18 發表

202.102.102.* 在 2014年8月6日 09:27 發表

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任何一個道理都有它的條件和場合。關鍵是理解,並都要經過ABC理論。

明白人,存在即合理,水至清則無雨

回複評論
115.60.94.* 在 2015年10月9日 21:23 發表

222.184.252.* 在 2009年5月3日 09:49 發表

在剛剛看到酒與污水定律的時候,使我聯想到了“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這句諺語,其實想想這其實就是一回事,外國人把這種想法轉變成管理理念,運用到了企業管理上來,使之成為了管理的方法,賺錢的工具。而國人只是把它作為了一種口頭髮牢騷的“引詞”,只是當做諺語,讓明白事理的人警醒自己,而不明白事理的人仍然是不明白。從這個定律和諺語發揮的作用來看,我看到了一個成功者必須善於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善於總結,才能提高自己並做到影響他人的作用。 另外從中也不難看到對於在人才選擇和儲備中要做到適纔而用,在一個企業中的員工來說,他的品性是在很長時間里養成的,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里幫助他糾正和培養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企業沒有必要為一些不能為之的事做無謂的努力,對於類似“污水”、“爛蘋果”、“驢子”的人,在企業中,他們不能夠迅速融入到企業的文化中來,反而以“破壞者”的形象而存在著,與其讓這些人在企業中發揮這“反作用力”的作用,還不如讓這種“反作用力”在還沒有形成力量的時候將其消除或者清理。一言以蔽之,對於壞的組員或東西,要在其開始破壞之前及時處理掉。

回複評論
117.136.31.* 在 2016年9月9日 13:04 發表

136.8.2.* 在 2011年10月18日 10:04 發表

一個領導決定一個企業生死的,屬於人制,典型的案例海爾。這種企業在國企里比較多,缺乏長戰略規劃,一旦領導更換企業往往一厥不振! 而一個好的企業,有良好的運作體系與工作流程,領導的更換對企業的影響可以降到最低點。

個人觀點哈!

不錯

回複評論
雾雨天晴智库 (討論 | 貢獻) 在 2017年1月11日 14:57 發表

字裡行間能感覺到筆者的怨氣

回複評論
218.188.93.* 在 2017年1月13日 11:25 發表

贊,能進企業面試的必然有可取之處,用人之道並非只有開除這一條選擇。

回複評論
121.224.30.* 在 2017年1月16日 11:09 發表

李一伟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8月27日 12:43 發表

更是釀酒師

很多人不是!

回複評論
1.85.222.* 在 2017年1月17日 11:26 發表

庸才感覺太貶低了。畢竟再好的酒裡面,水是占了80%甚至更高,水是庸才麽?水是萬物之源啊

回複評論
120.136.175.* 在 2017年7月3日 15:35 發表

問題是,誰都覺得別人才是老鼠屎,自己都是美酒!

回複評論
麦提爽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1月4日 00:15 發表

雾雨天晴智库 (討論 | 貢獻) 在 2017年1月11日 14:57 發表

字裡行間能感覺到筆者的怨氣

都是過來人,經歷過也很正常,如果沒有作者這遍敢怒敢言,也許在座的沒法看到真實社會一面。

回複評論
扁舟明月下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3月22日 19:03 發表

亂世用重典!企業也是一樣!

回複評論
M id f1897d0160e457357f6c910d5565e1db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9月13日 17:26 發表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