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目錄 |
[編輯]
設計思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方法論,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IDEO設計公司總裁蒂姆·布朗曾在《哈佛商業評論》定義:“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與方法,考慮人的需求、行為,也考量科技或商業的可行性。”
設計思考,與分析式思考(analytical thinking)相較之下,在“理性分析”層面是有很大不同的,設計思考是一種較為“感性分析”,並註重“瞭解”、“發想”、“構思”、“執行”的過程。目前多數教學都將設計思考過程,濃縮成五大步驟“同理心”、“需求定義”、“創意動腦”、“製作原型”、“實際測試”。
[編輯]
設計思考的簡單流程可分於下述數個單元所組成。
- Empathy(同理心): 同理心的意思,在中文之中近似於體驗、體諒、體察三者的綜合體。即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透過多元的方式瞭解使用者(包含訪問、田野調查、體驗、問卷...等等),協助設計思考家能以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找尋使用者真正的問題、需求。
- Define(需求定義):需求定義是將“同理心”步驟中搜集到的眾多資訊,經過“架構”、“刪去”、“挖深”、“組合”後(可交互使用),對問題重新的作更深入的定義,就像探索水平面下的冰山,更進一步找出使用者真正的需求,並用簡短的一句話定義使用者的需求。
- Ideate(創意動腦):創意動腦的過程中,是要發顯出眾多的解決方案來解決“需求定義”的步驟中所找出的問題。發想的過程透過三不五要的原則,激發出腦內無限的創意點子,並透過不同的投票標準找出真正適合的解決方案。三不五要:不要打斷、不要批評、不要離題。要延續他人想法、要畫圖、要瘋狂、數量要多、要下標題。
- Prototype(製作原型):在設計流程之中,採用製作一個原型(Prototype)之意,透過一個具體的呈現方法,可以作為團隊內部或是與使用者溝通的工具,並可透過做的過程讓思考更加明確,是一個動手思考的過程。此外,可以由簡略的草圖呈現,進一步不斷修整進而達到更完美的效果。在本階段的產出結果,會作為測試之用。
- Test(實際測試):實際測試是利用前一個階段製作出的原型與使用者進行溝通,透過情境模擬,使使用者可以測試是否適用,並從中觀察使用者的使用狀況、回應等,透過使用者的反應,重新定義需求或是改進我們的解決辦法,並更加深入的瞭解我們的使用者。
[編輯]
以史丹佛大學普拉特納設計學院(D-School)的設計思考訓練,提出一些在設計思考中具備的精神,如下所示:
- 以人為本:以人為設計的出發點,如同以使用者的觀點去體驗,去同理他的感觸,以達到真正最貼近使用者的設計。
- 及早失敗:設計思考鼓勵及早失敗的心態,寧可在早期成本與時間投入相對較少的狀況,早點知道失敗,並作相對應的修正。如此一來,損失會較已完成一定程度,投入巨大資本的狀況更不嚴重。
- 跨域團隊合作:不同領域背景的成員,具有不同的專長,不同的觀點在看待事物。因此,一個跨域的創新團隊,不只是能夠做出跨領域整合的成果。此外,透過不同的觀點討論,也更容易激發出更多創新的可能。
- 做中學習:動手學習,實地的動手去做出原型。不論成功與否,都能由實作的過程中,更進一步去學習。
- 同理心:像使用者一樣的角度看世界,作為同理他人,感同身體的去體驗。
- 快速原型製作:原型的製作,由粗略且簡易的模型開始。很快的完成,以供快速反覆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