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4个条目

詹姆斯·穆勒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
放大
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
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1773~1836)

——英國著名庸俗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

——自稱最早提出並使用了“功利主義”

目錄

生平簡介

  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6 April 1773 – 23 June 1836)英國庸俗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其子約翰·斯圖亞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5.20.—1873.5.8)也是英國經濟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

  在經濟學史上占據顯著地位。通常稱其為“老穆勒”,其子為“小穆勒”。

  詹姆斯·穆勒是蘇格蘭人(當時蘇格蘭人地位微賤),在童年就因聰敏好學得到蘇格蘭財務署理事官約翰·斯圖爾特爵士的器重,隨後被送入愛丁堡大學讀書,費用由約翰·斯圖爾特的夫人簡和另外幾位夫人創辦的為蘇格蘭教會培養青年的基金會供給。他念完大學普通課程,得到傳教士證書,但是從未擔任過教會職務,並以能不信這個教會或別的任何教會的教義而自我安慰。在後來的幾年裡,他在蘇格蘭當過幾個家庭的私人教師。不久,他終止執教生活,遷居倫敦,以寫稿度日,除稿費外沒有別的收入,直到1819年在東印度公司得到一個職位。

  穆勒在《自傳》中說他父親在這段時期里有兩件令人吃驚的事情:一件是除了在雜誌上寫些文章有些不穩定的稿酬外,別無其他收入,在這種情況下結了婚,還養了一大家人;另一件是在如此沉重的負擔下,他還是計劃、準備和完成了《英屬印度史》(History of British India)的寫作,這項工作本來預計在3年內完成,但實際上花了11年的時間。他在整個寫作時期,幾乎每天要抽出相當時間來教育他的孩子,對其長子小穆勒所花的勞力、心力和耐心之多尤甚,更為其他教育兒女者所罕有,這是一段艱苦的歲月。詹姆斯·穆勒對印度史的研究,對小穆勒的童年和以後的生涯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在穆勒11歲時,他幫助父親校讀了《英屬印度史》。在該書出版後不久的1818年,憑著所具有的專業學識,詹姆斯·穆勒被任命為東印度公司的助理檢查官,這項任命使他的家庭經濟狀況獲得了根本的改善。他在鄉下買了一座住宅可以在這裡從容地研究那些令他感興趣的哲學和政治問題,也可以為他的長子選定一份自由的職業。他一度考慮讓約翰·穆勒從事法律工作,但在1823年,由於公司有另外一個助理檢查官的空缺,詹姆斯·穆勒便為自己的兒子謀得了這個職位。這樣,直到約翰·穆勒在1858年辭職之前,他一直在為英屬印度政府工作。小穆勒在少年時期的後幾年中,參與了他父親的全部寫作活動。當小穆勒在1823年獲得東印度公司的職位時,人們把他看成是詹姆斯·穆勒的一個複製品。

關於“功利主義

  詹姆斯·穆勒自稱最早提出並使用了“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這一概念,認為功利主義就是最大幸福主義,“承認功用為道德基礎的信條,換言之,最大幸福主義,主張行為的是與它增進幸福的傾向為比例;行為的非與它產生的不幸福的傾向為比例。”

  功利主義作為一種倫理思潮,以感性經驗為基礎,從抽象的人性論出發,以功利(苦樂)為計算標準來判斷人們行為的善惡。邊沁指出,“自然把人類置於兩個至上的主人——‘苦’與‘樂’——的統治之下。只有他們兩個才能夠指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以及決定我們將要怎樣做。”詹姆斯·穆勒認為最大幸福“並不是行為者自身的最大幸福,而是最大量之一般人幸福。”可見,功利主義的原則是以經驗主義和抽象人性論為哲學基礎,以個人主義為出發點,以功利幸福為核心內涵,以行為效果為評價依據,以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為基本原則和最高理想的。從本質上說,功利主義是資產階級倫理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是為“占統治地位的發達的資產階級服務的。”

  把功利主義與聯想主義融合在一起的人是詹姆斯•穆勒,在他看來,心靈是一塊被動的白板,它接受簡單感覺,通過形成原子單位之間的聯結,使簡單感覺組合為複合感覺或觀念。詹姆斯•穆勒把聯想主義推向了極端——完全機械式的心理畫面:在這幅畫里,觀念自動地跟隨著觀念、沒有為意志控制留下餘地。詹姆斯•穆勒的觀點與他對教育的興趣有關,也受愛爾維修的影響,詹姆斯•穆勒認為如果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完全是被動的,那麼教育的責任就在於正確地塑造個人的心靈。

  有意思的是他把這種觀點加以實踐,在兒子3歲時教他學古希臘語,8歲時學拉丁語,結果他的兒子在10歲時就寫成了羅馬法史。可惜他的這個兒子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並沒有如他的父親那樣,成為一個功利主義者,相反,當他意識到功利主義的狹隘與貧乏之後,他反而轉向了關註自然和人類情感的浪漫主義。他否認人是機器,把人看成是活生生的東西,他們的自主發展和成長應該得到培養。約翰•穆勒關於聯想主義的論述被稱為心理化學(mental chemistry),他主張元素的觀念可以融合成一個整體的觀念,而無法還原為它的元素。這些元素產生新的觀念,不只是組合而已。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JACK,山林,Angle Roh,Zfj3000,Cabbage,YamyHuang.

評論(共3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詹姆斯·穆勒"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5.69.85.* 在 2008年12月14日 15:51 發表

該條目第一段不是在介紹詹姆斯穆勒,而是在介紹他的兒子約翰穆勒

回複評論
Angle Roh (討論 | 貢獻) 在 2008年12月15日 09:40 發表

125.69.85.* 在 2008年12月14日 15:51 發表

該條目第一段不是在介紹詹姆斯穆勒,而是在介紹他的兒子約翰穆勒

確實存在錯誤,現已修改,MBA智庫是可以自由編輯修改的,歡迎您共同參與

回複評論
222.223.189.* 在 2012年3月26日 18:20 發表

無語了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