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乾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船舶乾舷是指在船長中點處,沿舷側自滿載吃水線量至上層連續甲板(乾舷甲板)邊線上緣的垂直距離。
各類船舶必尋具有最小的乾舷值,以保證安全航行所需的儲備浮力。國際海事組織(IMO)制定有《國際船舶載重線公約》(不適用於軍用船、小船和漁船)作為勘定載重線的標準,各船旗國船舶主管部門或(授權的)船級社分別對海船和內河船舶頒佈了相應的載重線規範,對不同類型的入級船舶核定最小許用乾舷,亦在船中部兩舷側外板上勘劃永久性船舶載重線標誌,簽發載重線證書,以標明船舶航行於不同航區和不同季節時所允許的最小乾舷。載重線規範中對所指的航區和季風有明確的規定。其冬、夏季與日常所說的冬、夏季屬於不同的概念,對航行於內河不同航區的內河船舶也有類似的載重線標誌。根據船舶類型及其航行航區域的具體情況,合理選取乾舷大小對船舶航行安全十分重要,增大幹舷有利於提高船舶的儲備浮力和大傾角穩性,減小甲板上浪的幾率,對提高船舶強度也有利;但乾舷過大會浪費艙容,而且船的受風面積和船的運動將受到影響。裝載過重而使乾舷不足,常是引發海難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船舶乾舷分為最小形狀乾舷、強度乾舷、穩性乾舷三種。
1、最小形狀乾舷
考慮到船舶的形狀和不同的結構形式,防止船舶航行時甲板上浪,在沿船中部船舷最低處核定乾舷,也是基於船舶具有一定儲備浮力,增強抗沉能力決定的。在船舶適航技術條件下,船舶乾舷越高,船舶的儲備浮力越大,抗沉能力就越強;船舶乾舷越低,船舶的儲備浮力越小,抗沉能力也越弱。有些運砂船舶,受利益因素驅動,裝砂時超載,甲板都上水了,甚至乾舷呈負值,船舶的儲備浮力消失殆盡,抗沉能力極差。這樣的裝載狀況,遇風浪或會船時,受交會船舶的尾浪影響,船舶極易翻沉。船舶最小形狀乾舷還受船舶主尺度、船型繫數和艏、艉舷弧度,以及甲板開口水密程度諸因素影響。
2、強度乾舷
滿足船舶建造規範對強度的要求,而確定的船舶設計吃水(即滿載水線)所對應的乾舷,稱為強度乾舷,船舶受載時保留這種乾舷,船舶不會因強度不夠造成損壞。筆者所見,有些運砂船舶,受載後,從船中部斷裂沉沒,亦是船舶嚴重超載,船舶強度乾舷高度值不夠所致。
3、穩性乾舷
船舶穩性規範要求必須滿足的乾舷值,稱為穩性乾舷。它能保證船舶在風浪中航行發生傾斜時,具有足夠回覆力矩使船舶回到正浮狀態,不至傾覆。
以上三種“乾舷”,有著各自不同的要求和作用,但其共同點,是必須具備一定的“乾舷”高度,以保證船舶航行安全性。須指出的是,船舶核定乾舷,若以上三方面確定的“乾舷”值不一致時,應取其最大值來核定乾舷,勘劃載重線。有的船員誤認為船舶勘劃載重線,應以最小形狀乾舷為準,殊不知還應考慮“船舶穩性”、“船舶強度”兩個因素。曾有船東要求驗船部門為其船舶增載入貨噸位,理由是現有乾舷比按載重線規範計算的最小形狀乾舷大。他沒考慮到其現有乾舷恰恰是基於船舶穩性或船舶強度核定的。核定乾舷應該考慮“穩性”和“強度”的要求,可見“乾舷”的概念弄清楚了,在船舶配載時,就不會盲目超載,以致釀成船毀人亡的慘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