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心理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
目錄 |
自體心理學是精神分析理論技術的一種,源自海因茲·科胡特對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研究,關註的是自體的發展及自體客體轉移關係。自體心理學主張三極自體結構,以及正常自體是鏡映、理想化和孿生需求的平衡。
自體心理學與客體關係理論兩者同為自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以來,擅長且詳細描述關於前語言現象的問題與處理的兩個精神分析理論。
1970 年代初,海因茨.科胡特發表其現已聞名於世的專題論文《自體的分析》,首次提出“自體心理學”理論。弗洛伊德最先於20世紀早期向科學界引入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自出現後,迅速成長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論。
科胡特接受的訓練屬於美國自我心理學理論,他贏得了堅定保守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師之聲譽,於1964年成為美國精神分析協會的主席。
但最終促使他質疑精神分析理論(他曾以此做為科學依據)並藉以獲得聲譽的,並非他的治療策略,而是他的正直、以及他對許多患者的治療僵局及過早終止治療的深切關註。當一位同事問他為什麼會改變自己的想法時,他坦然承認,他“越來越感到我[向患者]做出的解釋很勉強,而患者的、有關我不理解他們之抱怨 ... 是有理由的”。在揭示他的自體理論時,科胡特撇開自己的經典理論,轉而從患者身上尋找線索。特別是 25 歲左右的F小姐的個案,她堅持要求科胡特完全聽懂她的每個言詞。
科胡特作出假設:分析師和被分析者之間的共情性關聯的“中斷-修複”序列,必然存在於每個有效的治療中;同時他還提出,如果這些共情中斷被保持在某個“最佳”(而非“心理創傷性”)水平,則它們是無害的、而且實際上是心理建構的形成和分析治療中的基本成分。
這是個共情性的理解和解釋過程——相應於傳統精神分析的治療過程——它經由一個科胡特所描述的三步變化,使得治療取得進展、自體獲得所缺失的建構。
第一步,是分析當新版本的自體客體移情出現時,所遇到的防禦和阻抗。
第二步,是展開各種自體客體移情、並修通它們。
第三步,是在更成熟的成人層次上,在自體和自體客體之間建立一種共情性的諧調。
也就是說,自體心理學不把成熟自體視為實現“分離-個體化”之理想狀態,這是某些客體關係理論所提出的,自體心理學主張:即使成熟自體也繼續需要鏡映、理想化、及雙生自體客體體驗。
自體心理學出現以後, 精神分析內部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評價, 一種評價認為自體心理學是繼驅力模式、自我模式、客體關係模式之後精神分析發展中又一新的理論模式;另一種評價則認為自體心理學幾乎否定了傳統精神分析的所有核心概念, 同精神分析理論已無本質的聯繫, 因此它不屬於精神分析陣營。我們認為科赫特對自體的強調是在客體關係理論的基礎上對傳統精神分析模式的揚棄, 用自體模式取代了驅力模式並通過客體關係建構自體,是精神分析的內部發展中又一新的理論模式。[1]
- ↑ 郭本禹. 精神分析運動的發展邏輯[J]. 南京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6 (5): 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