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相互依賴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相互依賴理論由約翰.蒂博和哈羅德.凱莉提出,核心觀點是:人們就像購物那樣在人際商廈里瀏覽,所有人都在尋找最合意的商品,我們都在尋求以最小的代價獲取具有最大獎賞價值的人際交往,我們只會與那些能提供足夠利益的伴侶維持親密關係;由於每個人都這樣做,所以親密關係中的伴侶雙方都必須滿足自己的利益,否則親密關係不可能持續下去。

目錄

相互依賴理論的主要觀點[1]

  相互依賴理論的主要觀點是:結果得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評判結果的兩個標準,第一個標準是我們的期望,第二個標準是如果沒有現在的伴侶,我們會過的怎樣。

  相互依賴理論認為,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比較水平(ComparisonLevel,CL),即個體認為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應得結果的價值。比較水平是基於過去的經驗。如果一個人過去的伴侶關係回報率很高,那麼目前他的比較水平就比較高,他們就會期望、並且從內心認為自己理應得到非常好的結果。相反,如果過去的交往經歷很糟,那麼他的期待會少,比較水平也低。在從悲慘到狂喜的序列中,比較水平只是一個中性點。比較水平是衡量我們的關係滿意度的標準。如果結果超過比較水平,就會感到幸福;表明得到的超過了在與他人交往中的期望的最低平衡點。幸福的程度取決於所得到的超過期望的程度,結果遠遠超過比較水平,個體就會感覺非常幸福;反之,結果低於比較水平,即使結果也不錯,做的也比其他人好,個體也會感到失望。例如一個有錢、有名望的人,其比較水平會超乎尋常地高,即使有一個光彩奪目、魅力超凡的伴侶,仍然會感到不滿足。因此,親密關係中滿意度不是簡單地取決於結果好壞的絕對值,而是來自於結果與比較水平的對比,如下所示:

  結果一比較水平(CL)=滿意度/不滿意度

  相互依賴理論認為我們為了衡量我們在其他關係中是否會更好,還會用替代選擇的比較水平(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CLalt)。替代選擇的比較水平是指,如果脫離目前的關係,轉向可以得到的、最好的、作為替代的伴侶關係或環境而得到的結果。如果其他的關係能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收益,即使我們對現狀滿意,也會離開現在的伴侶,轉而尋求更大的收益(人總是在追求可能得到的最好的結果,即所謂“人往高處走”)。相反,即使我們對現在的關係不滿意,在沒有更好的替代選擇出現之前,人們不會脫離現有的關係。這點可以解釋為何有人身陷凄慘境地,卻不選擇離開;儘管現狀使他們不幸,而一旦離開,處境可能更糟。假如知道有更好的境況在某處等待自己,他們肯定會選擇離開(Choice & Lamke 1999;Heaton & Albrecht 1991)。對關係的滿意與否並不是我們選擇留下還是離開的決定因素,而是取決於替代選擇的比較水平,這可以說是相互依賴理論特別有趣的重大發現。

  所以,替代選擇的比較水平決定我們對關係的依賴度。不管滿意與否,一旦相信已盡己所能,我們就會依賴現有的伴侶,不會輕言離開。而且,當前的結果和情況更糟的替代選擇之間的差距越大,依賴度就越深。如果現狀只是比在別處等待我們的結果好一點,一旦替代選擇的情況有所提高,我們就不再需要當前的伙伴而選擇離開。

相互依賴理論的分類

  根據人們所經歷的比較水平、替代選擇的比較水平、結果,相互依賴理論將關係分為四種不同的關係大類。

  第一種類型:幸福穩定的關係。當人們的結果超出了他們的比較水平和替代選擇比較水平,即他們從伴侶那裡得到的比應得的更多,他們相信自己比在別處做得更好,所以他們是幸福的,這時關係也是穩定的,他們不會移情別處。這裡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下,替代選擇比較水平高於比較水平,這時個體會更滿意;另一種則剛好相反,即一個人的比較水平高於替代選擇比較水平,個體會更依賴。這兩種情形中的個體都是處在幸福穩定的關係中。

  第二種類型:不幸福但穩定的關係。當人們的結果低於比較水平但高於替代選擇比較水平時,人們是不滿意的,因為得到的低於自己所預期或認為應得的,但他們認為自己在別的關係中不會比現在好,所以還會保持現有關係。他們的關係不幸福但是穩定,自己並不想離開。

  第三種類型:幸福但不穩定的關係。如果人們的替代選擇比較水平比結果高,比較水平卻比結果低,即表明他們對自己目前的伴侶感到滿意,但綜合考慮,別處有更具吸引力的結果在等待自己。他們目前的關係幸福但不穩定,因為他們不可能固守原處。例如,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但是.另外的公司給你更高的薪水和職位,有更好的發展機會,那麼你就會權衡各種因素如離開朋友、搬遷的成本、新職位的挑戰性等等,如果結論是離開會更好,你就會毫不猶豫地離開。

  第四種類型:不幸福不穩定的關係。人們的結果比比較水平和替代選擇比較水平都低。在這種情況下,兩種水平哪個稍高一點或稍低一點都沒有什麼意義,只要他們關係的結果低於二者,他們的關係就既不幸福也不穩定,可能不會維繫太久。當然,在現實生活中的關係,由於人們的比較水平、替代選擇比較水平和結果可能分佈在最佳和最差之間,因而會產生許多不同的組合。以上四種關係只是對各種可能性的一個普遍總結。比較水平和替代選擇比較水平和結果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

參考文獻

  1. 李濤.心理學視野中的婚姻承諾.科學出版社,2007.10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恨是忆难绝的爱,Lpz,essilco.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相互依賴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18.70.255.* 在 2022年7月4日 18:44 發表

請問是從哪裡知道的?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