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埃斯普利特公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美國埃斯普利特公司網站:http://www.esprit.com/ 英文
Esprit公司由祖西·湯普金斯(Susie Tompkins)、杜格·湯普金斯(Doug Tompkins)、簡·蒂斯(Jane Tise)三人創辦成立於1968年,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
埃斯普利特公司七十年代的註冊名“Esprit de Corp”,其意為創造企業內“有組織、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友愛”的精神。其經營宗旨從來都是“與眾不同”,從不雷同。隨著埃斯普利特品牌的成功,也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埃斯普利特文化、埃斯普利特風貌。
埃斯普利特品牌風格獨特,是“從街頭風格的時裝如DKNY品牌、CK品牌到職業服裝風格的安妮.克萊因Ⅱ(Anne Klein Ⅱ)品牌的巧妙結合”。在埃斯普利特品牌服裝中,從來不可能出現緊身的雞尾酒會晚禮服,也不可能出現令人窒息的彈力緊身服裝及跛足高跟女鞋。寬鬆棉背心、上裝配以寬腳長褲或是柔軟的及小腿肚長的棉質裙,是典型的埃斯普利特品牌的形象。埃斯普利特帶給人們的是一種北加州的生活方式,明媚的陽光,亮麗的色彩,戶外運動及永遠的青春和群眾生活意識。
埃斯普利特在面料的選用上非常註重環境保護,這符合人類生存環境發展的要求,正是它第一次引起中國消費者關註於衣裝的環境保護問題。
在色彩運用上,埃斯普利特也是成功老到的。它們棄用那些經常被人使用的適於十二、三歲少女的淺粉紅色,而選用更顯成熟暗粉紅色。Esprit色彩既顯年輕但仍適合於年紀稍大些的消費者。
嚴格的組織管理和高度的合作精神是埃斯普利特取得成功的保證。埃斯普利特每個季節要推出近800個不同款式,而且所有面料、輔料生產都是由埃斯普利特公司自行控制。一個強有力的可靠的生產基地對於埃斯普利特是必不可少的。瞭解顧客心理,隨時掌握消費者對於埃斯普利特的產品、廣告及服務的反應,及時調整並引導消費。
在80年代,零售商花了大部分時間與精力來說服我們:買衣裳,買的不光是衣服,還有生活時尚。設計師努力的目標是,讓顧客都有心愛的品牌來照顧。但在市場促銷策略層出不窮的90年代,顧客們都倍加謹慎。零售商對自己宣傳的生活時尚要有堅強的信念並儘力維持才能贏得顧客的信任、尊重及支持。
60年代後期,Esprit在美國加洲創立時,正是甲殼蟲樂隊的愛與理想之歌和伍德斯托音樂節之風氣流行的時代,而Esprit則堅守自己對生活時尚這個概念的瞭解。在那個年代最純潔的理想是世界和平和自我表現,迄今,它仍是這家公司的主要宗旨,一直由創始人Doug和Susie Tompkins堅持下來的。 Esprit設計出經受得住考驗的產品,並創造售賣空間給這些產品,鼓勵顧客發展自己的風格,而不是為消費而消費。但是他們怎樣在顧客天天不同的欲望及不安的情緒下,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
Machael Ying是Esprit遠東發展的主導人,他認為一切都以不影響顧客的價值觀為前題,這樣既可滿足顧客的願望,又能將公司的信念帶到亞洲去。這樣的路,看來很容易的走,其實不然,Esprit只有全心全意拿出勇氣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及遠見去擁抱這信念才行。所以,當其它公司的促銷還僅僅流於形式時,Esprit卻強調時裝界必須對社會及生活時尚都要負責。Esprit踴躍參與地球日的宣傳活動。地球日每年都舉行一次,目的是引起公眾對環境生態的關註。Esprit便把印有“綠色環保”口號的T-Shirt給他們的職員穿著;在店內張貼環保海報,又鼓勵顧客在市區種植樹木及進行清掃活動。
繼環保日後,Esprit再跨進一步,他們把“大自然”引入店內。春天它在亞洲的各分店中都洋溢著花園的氣息,店內放置著很多人工植物、盆栽、水桶以及擱在零售架旁。
過季減價的日子里,Esprit將所有舊的陳列道具都掃上一層白油,或者蓋上凈色的棉布,此舉給顧客以Esprit是沙漠中的綠洲的感覺,使它在亂哄哄的場面里既做了生意又似乎獨享安逸,這也是一種迴圈藝術的敬意和理解。Esprit的室內陳列當然以宣傳為主,但它們註意宣傳人的價值。在它們的印刷廣告中出現了一系列攝影師的形象,意欲告訴讀者,這些都是真人真事。早期他們的廣告是以大膽的平面設計來刺激顧客,後來Esprit很快就改變了廣告方向,轉為提醒顧客在穿著時也不忘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Esprit問:"你會做些什麼來改變世界?"一個手持拐杖的女孩子這樣說:"我希望人家去評定我之所能而不是我的不能。"在這項運動中,Esprit除了上述口號,還用了"所有國家應該歸還不屬於他們的東西"及"在每個人決定要孩子之前,先上一項為人父母的課程為好"這樣能征服人心的詞句。 強調個人的選擇和言論自由自然是Esprit的精神之一,Esprit相信可以集中群眾的力量去關心及幫助解決世界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