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配置型基金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激進配置型基金是指投資於股票、債券以及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且不符合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分類標準;且固定收益類資產占資產凈值的比例<50%。
配置型基金是指資產靈活配置型基金投資於股票、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以獲取高額投資回報,其主要特點在於,基金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顯著改變資產配置比例。
從分類標準來講,激進配置型基金是不符合證監會關於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分類標準;從其歷史三年的持倉來看,股票類資產占凈值的比例≥70%。其包含的意義不僅僅體現在契約中這一類基金的倉位下限可以小於60%,同時基金經理歷史上基本採取了相對較高的股票倉位,即平均的股票倉位高於70%。也就是說,契約給予基金經理較大的倉位選擇空間,但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仍相對激進。
因此,對於這一類品種,其風險特征相對於股票型基金增添了一層含義,即選時的風險[1]。
投資於任何一類證券的比例投資配置型基金,可以充分利用基金管理人的專業優勢對股票、債券等大類資產進行配置,股票市場存在投資機會時則擴大股票投資的比例,較大程度獲取股票市場收益;當債券市場存在投資機會時則加大債券投資比例,以獲取債券市場的較大收益。
綜合而言,是通過基金管理者的選擇較大程度上獲取證券市場投資收益並且控制風險。
從實際投資結果來看,激進配置型基金的基金經理投資風格主要呈現出三種特征:
一是基本不做倉位選擇,僅僅通過選股或行業配置來達到獲取超額收益的目的。
例如富國天益價值、交銀穩健、上投摩根中國優勢以及大成藍籌穩健等,這一風格的基金占該類別的絕大部分。其歷史的倉位相對穩定在70%以上,基金經理對倉位的調整頻率不高,其風險收益特征與股票型基金相似。
二是根據市場大的趨勢提前進行倉位佈局,來達到規避風險或是分享市場上漲的目的。
典型的基金如華夏大盤精選,歷史上基金經理倉位調整的策略呈現出循序漸進的特征且具有前瞻性,其選時成功的概率高於選錯的概率,因此,該基金在熊市能夠儘量保住勝利果實,且在牛市中憑藉其偏小的基金規模業績反彈速度較快,使得該基金長期風險調整後的收益領跑行業。
三是倉位選擇相對頻繁,但其成功率仍待考驗的基金。
如友邦華泰積極成長,其2009年在倉位選擇上較為頻繁,但與市場運行的節奏不夠符合。因此,2009年的業績也稍顯落後。無論激進配置型基金的基金經理採取什麼樣的操作策略,從歷史呈現出來的波幅和晨星下行風險來看,其較高的綜合風險往往與股票型基金相似。因此,投資者並不能因為它隸屬於混合型基金而忽略其潛在的較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