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散戶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所謂“機構散戶化”,是指在中國資本市場,本應深耕於長期價值投資的證券公司、基金、私募等金融機構,卻呈現散戶化的操作行為“追漲殺跌。”
在A股市場中,其結構性問題除了IPO受到過多行政調控之外,仍不乏出現機構投資者逐漸散戶化的投資趨勢。
市場人士認為,市場波動大也與散戶占比高有關,並由此導致市場情緒化問題很嚴重,這一投資結構也決定了短期的熱點要比長期價值更具有吸引力。在某種程度上說,機構散戶化是導致2015年6月股災的潛在因素。
中國股市投資者結構中最大的特點是散戶占比高、機構投資者占比低。根據上交所2014年統計年鑒,散戶在交易額中所占比例高達80%以上,機構投資者僅為15%。而按A股自由流通市值計,據海通證券的統計,散戶所持市值占比超一半,而公募、私募、保險社保、券商等機構投資者所持占比相加僅22.5%。
散戶與機構投資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研究的專業性高低、操作的理性與否、風險控制能力的強弱。許多人援引美國股市的經驗表明,散戶占絕對主體的市場較易發生資本動蕩,而機構投資者可以更多致力於長期價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