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劉易斯模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劉易斯模式?

  劉易斯模式又稱無限過剩勞動力發展模式雙元結構發展模式。一種從經濟結構上探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理論模式。由美國發展經濟學家劉易斯於1954年、1955年先後發表的《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理論》中創立。

  劉易斯從新古典學派的經濟發展觀點出發,認定發展中國家一般存在著雙元經濟結構,即國民經濟具有兩種性質不同的結構或部門,

  一個是僅能糊口、維持最低生活水平、以土著方法進行生產的“自給農業部門”。在農業部門中,存在著低到零甚至負數生產率的 “過剩勞動力”。

  另一個是以現代化方法進行生產的“資本主義部門”。該部門中的勞動生產率遠比農業部門要高。

劉易斯模式的具體內容

  按照劉易斯的定義“過剩勞動力”是勞動力的一部分,把這部分除掉後,即使其他投入要素並不增加,而產出總量並不減少甚至還略有增加。這部分勞動力,形式上就業,實際上對生產並未起任何作用,或者只起極其微小的作用。由於農業部門存在著過剩勞動力,而農業部門自身已不會再生出對這部分過剩勞動力的生產性使用,這樣,使之向工業部門轉移,對兩個部門均有益,因為這一轉移不僅有利於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而且使工業部門也得到了發展所需的勞動力。要使農業勞動力向工業部門的轉移得以實現,必須使工業部門具備吸收這部分從農業部門中游離出來的過剩勞動力的必要條件,即新興工業部門在早期是勞動密集的,有能力吸收過剩勞動力;工業部門的工資水平和農業部門的人均收入水平的差額,正好足以支付較高的城市生活費用,並提供最低限度的誘因;通過教育和技術培訓,使過剩勞動力轉變為熟練勞動力;在工業部門,只有在達到邊際產品與工資相等這一特定點時,勞動力才會被雇佣。過剩勞動力由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移動,其結果:勞動總產品在勞動力和資本家之間分配,分為對勞動的工資支付與資本家的利潤兩部分。資本主義部門的增長及其對農業部門過剩勞動力的吸收率,均取決於資本主義利潤的使用。由於勞動力的無 限供給能按一種不變的工資率從傳統的農業部門吸引出來,就會使現代製造業部門獲得高額利潤。當這些利潤被再投資時,將促成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如果農業仍然存在著過剩勞動力,則農業中僅足糊口的工資水平仍會保持不變,而工業的勞動市場由於有過剩勞動力的源源供給,工資水平將不會提高。資本家如果再把利潤轉為資本,這一過程將迴圈進行,過剩勞動力最終被全部吸收。

  上述農業過剩勞動力的吸收轉換過程將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當農業部門的過剩勞動力被吸收進工業部門時,農業部門的工資將開始上升,使貿易條件轉向對農業有利,並導致工業部門的工資隨之上升。資本積累的速度與規模,已突破了經濟發展在最初階段所遇到的勞動力無限供給的限制。當全部過剩勞動力被吸收時,工業部門的勞動力供給彈性已消失殆盡,因為農業部門已全部商業化,農業部門的生產者也加入了對勞動力的競爭。在此過程中, 工業部門的利潤部分不斷增長,以確保過剩勞動力不斷得到利用,並最終全部被吸收。實際工資也將隨著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而不斷提高,從而經濟進入一個自我持續增長的新階段。

劉易斯模式的應用意義

  總的看,該模式突出論證了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兩個重要問題;一是城市工業部門和鄉村農業部門結構上和經濟上的差異;一是把兩個部門連結起來的勞動力轉移過程的重要作用。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劉易斯模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