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殺菌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巴氏殺菌(Pasteurization)
目錄 |
什麼是巴氏殺菌[1]
巴氏殺菌是指溫度比較低的熱處理方式,一般在低於水沸點溫度下進行。巴氏殺菌是最早的殺菌方法,利用熱水作為傳熱介質。
巴氏殺菌法,19世紀60年代,被稱為“現代微生物學之父”的法國著名化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發明的利用低於100攝氏度的熱力殺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巴氏殺菌的方法[2]
巴氏殺菌方法有以下2種:
①低溫長時殺菌法(簡稱LTLT):殺菌條件為63~65℃,保持30rain,此法因間歇殺菌時間較長,且消毒乳衛生質量差,目前已不常採用。
②高溫短時殺菌法(簡稱HTST):殺菌條件為72~75℃,15~30s或80~85℃,10~15s,或85~95cC,2—3s,此法適於連續殺菌,但乳中菌數相當高時,不易達到消毒效果。
巴氏殺菌的目的[3]
巴氏殺菌主要是殺死引起人類疾病的所有微生物(即殺死所有致病菌)如傷寒菌、大腸菌、結核桿菌。延長儲存時間(當牛乳到達乳品廠後儘快進行熱處理)。溫度和熱處理決定了巴氏殺菌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