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補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地下水補給[1]
地下水補給是指含水層或含水系統從外界獲取水量的過程。受氣候、植被、地質、土壤、地貌、水位埋深、灌溉等下墊麵條件和人為因素的綜合影響, 地下水補給過程十分複雜。
地下水補給的類型[2]
地下水補給包括自然補給和人工補給兩種方式:
1.地下水自然補給
地下水的自然補給方式主要是大氣降水和地表水入滲,還包括鄰區地下水的側向徑流補給。大氣降水是面狀補給,地表水體是線狀補給。大氣降水是地下水的最終補給來源。許昆認為降水入滲補給是地下水的主要補給源,研究降水與地下水的關係,主要是分析由於降水垂直入滲引起的地下水位的變化。他通過對降水人滲機理、影響降水人滲的因素、降水入滲補給量計算的研究,分析了降水量與地下水補給量的關係。Eugenio採用泉水流量、降雨量及氣溫數據,通過水位曲線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提出了盆地石灰岩含水層地下水自然補給量的估算公式:R=aP-bT+c。Mau等通過分析河川徑流水文曲線,提出可以採用瞬時補給和持續補給兩種方法確定排入美國新罕布希爾州鏡湖的兩個小盆地的地下水自然補給量。近些年來,我國北方地區天早少雨,多年來盲目的大量開采,造成地下水採補失衡,許多地區的地下水都下降到創紀錄的最低水位,一般的降雨量不可能恢復地下水的儲備。因此,應大力加強地下水人工恢復理論的研究。
2.地下水人工補給
地下水人工補給,又稱為地下水人工回灌、人工引滲或地下水回註,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增加地下淡水補給的措施。地下水人工補給的實質就是藉助某些工程設施將地表水自流或用壓力註入地下儲水層,以便增加地下水的補給量,穩定地下水位或對水資源進行季節之間及年度的調節,保證地下水的充分利用。
地下水人工補給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的一些國家已經有了人工補給地下水。20世紀以來,隨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以及伴隨的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地下水人工補給在理論、方法上有所突破,應用上更加廣泛。許多國家地下水人工補給已經跨出試驗階段,成為調節和控制地下水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