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通貨膨脹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凱恩斯最早於1936年提出了較為完整的“半通貨膨脹理論”。在達到充分就業分界點以前,貨幣量增加後,就業量隨有效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他認為原因是因為存在著閑置的勞動力,工人被迫接受低於工資品價格上漲比例的貨幣工資,尚有剩餘生產資源,供給有彈性,故增加有效需求有刺激產量增加的作用。此時貨幣數量的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貨膨脹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業量和產量,另—方面也使物價逐漸上漲,但其幅度小於貨幣量的增加。這種情況,他稱之為“半通貨膨脹”。
當達到充分就業點以後,貨幣量增加產生了顯著的膨脹性效果。由於各種生產資源均無剩餘,供給無彈性,貨幣量增加後有效需求也提高,但就業量和產量卻不再增加,增加的只是邊際成本中各生產要素的報酬,即成本單位。特別是工人增強了對工資下降的抵抗力,貨幣工資必然隨工資品價格同比例提高,此時物價就隨貨幣量的增加而上升,形成絕對的通貨膨脹。他說“當有效需求再增加時,已無增加產量之作用,必使成本單位隨有效需求作同比例上漲,此種情況,可稱為真正的通貨膨脹。”
必須說明的是,在凱恩斯的理論模式里,充分就業是一種例外,而小於充分就業才是常態。因此實際上他認為,增加貨幣數量只會出現利多弊少的半通貨膨脹,而不會出現真正的通貨膨脹,這成為他提倡膨脹性貨幣政策的理論基礎。
原著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