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劑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製冷劑又稱為製冷工作介質或製冷工藝,是指在製冷系統中實現製冷迴圈的工作介質。在壓縮式製冷迴圈中,利用製冷劑的相變傳遞熱量,即製冷劑在蒸發過程吸熱,在冷凝過程放熱。
製冷劑的種類[1]
1.無機化合物類製冷劑
較早採用的天然製冷劑,如水R718、空氣R729、氨R717、二氧化碳等。
2.氟利昂類製冷劑(滷代烴)
氟利昂是飽和碳氫化合物中的氫元素全部或部分地用鹵素(主要是氟、氯、溴)取代,就形成了通常所稱的氟利昂類製冷劑。氟利昂是一個種類繁多的大家族,常用的有:二氟二氯甲烷R12(CF2CL2)、二氟一氯甲烷R22(CHF2Cl)、四氟乙烷R134a(CH2CF4)、二氟乙烷R152a(CH3CHF2)等。
3.烷烴類製冷劑
碳氫化合物類(如甲烷、丙烷、異丁烷、丙烯等),是完全由C、H元素組成的物質。也是早期就開始使用的製冷劑。
4.混合製冷劑
鑒於純製冷劑的局限性,為調製製冷劑的性質、擴大製冷劑的選擇範圍,將各種純質製冷劑在優勢互補的基礎上按一定比例進行混合,開發研製了混合製冷劑R501、R502、R509、R407A、R407B、R407C等。
製冷劑的作用[2]
製冷劑的作用是在製冷系統中擔當氣化吸熱和冷凝放熱的熱力迴圈而達到製冷的目的。具體地說,製冷劑就是一種能夠在製冷系統的蒸發器內蒸發並從被冷卻物體中吸取熱量而氣化,然後在冷凝器內將熱量傳遞給周圍的介質(水或空氣)而本身液化的工作物質。因此製冷劑又被叫做製冷工質,簡稱工質。常用製冷劑有氨和氟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