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三分之一效應(Third effect)
目錄 |
三分之一效應屬於決策中的心理偏差。人生在世,經常要面臨各類選擇。選擇無非有兩種:二者擇一,或多者擇一。二者擇一,當然也有難度,但難度不大;而在“多者擇一”的決策中,隨著選擇對象的增多,選擇餘地的增大,選擇難度不但沒有縮小,反而也在增多和加大,最後使當事者陷入迷茫。
為了證實“三分之一效應”,一位社會心理學家曾做了個小小的實驗,他做了三個鬮兒,其中兩個寫有“有”,一個空白,然後一字排開,擺放的順序是“有”字鬮在兩邊,空白鬮在中間。然後讓被試者從中只抽取一次。雖然每個鬮的中彩概率是均等的,但絕大多數人在心理上對第1個和第3個都會有點兒抗拒,總認為不可能那麼巧,兩個“有”字鬮正好排在最前和最後,因此絕大多數人都抽取第2個。
- 1.顧客購物店鋪選擇
在生活中,“三分之一效應”最典型的體現就是顧客購物時對於店鋪的選擇。當顧客走進一條商業街的時候,通常是不可能在第一家店鋪成交的,他總認為前方有更合適的。通常也不會是最後一家,因為一旦前方沒有了可供選擇的店鋪,顧客會產生一種後悔心理,覺得前邊看過的似乎更好一些。如果這條街是一眼看到頭的,通常情況下,分別處於街道兩頭三分之一位置的店鋪最好。
- 2.剩男剩女現象
據婚介資深人士透露,很多大齡青年之所以成為“剩男”、“剩女”,是因為陷入了類似“三分之一效應”的心理陷阱,不少青年,尤其是條件好的白領女性,本來有極好的機會,卻一次次錯過,主要原因在於總認為前面的“店鋪”還很多,“下一個”會更好,結果是不切實際地追求完美,“暮去朝來顏色故”。
- 3.抽獎
抽獎是一個典型事例。雖然大家覺得每一張簽的“中彩率”都差不多,但對第一張和最後一張大家在心裡都會有一點兒抗拒,總認為不可能那麼巧,兩張票只好落在了最後和最前。於是在沒有特殊提示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從中間隨手抽一張的“獲獎率”要大一些。
- 4.選擇題傾向性
在考試中的選擇題上,“三分之一效應”也作用於其中。很多人會認為選擇題的四個選項中答案不會很早出現也不會很晚出現,因此,更多的人選擇B或C,而A和D則選擇的人相對較少。
說實話,感覺這個條目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