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总供给曲线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长期总供给曲线(Long-run Aggregate Supply Curve/LAS)
目录 |
所谓长期总供给曲线是指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总供给曲线,也就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供给曲线。
古典经济学认为,价格水平和名义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名义工资会同比例上升,从而实际工资保持不变,名义工资的快速调整可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和充分就业。如果名义工资的上升幅度小于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意味着实际工资下降,那么劳动需求大于[劳动[供给]]的状况将导致名义工资继续上升,直到等同于物价上升的幅度。因此,经济社会的就业和产出又恢复到原有水平,就是说就业量的决定独立于价格水平的变化。因此,AS曲线垂直于横轴。
在现代宏观经济学看来,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关于名义工资与物价水平的调整的一致性只有在足够长的情况下才符合实际。因此,垂直的总供给曲线被认为是长期总供给曲线LAS,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长期总供给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有时也被称之为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随着潜在GDP的变动,长期总供给曲线也会移动。正常情况下,长期总供给曲线随经济增长而向右方平行移动;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战争,一个经济的生产能力被破坏,长期总供给曲线也会向左移动。
(1)长期总供给与物价水平无关
在长期中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都不存在,工资不再有粘性,会随劳动供求而变动;价格不再有粘性,会随物品供求而变动。这就是说,长期中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实现市场均衡。同时,长期中企业也会消除短期中的错觉,作出理性决策。因此,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长期总供给也就是充分就业的总供给,即充分就业GDP或潜在GDP。潜在GDP取决于制度、资源与技术进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因素确定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
(2)长期总供给曲线显示出这样的政策含义,即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变动,并不能对产量发生影响。
长期总供给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是由社会的潜在产出水平决定的,因而可以认为是一个社会经济中总产出的一个趋势值。而短期总供给受到当前价格水平的影响,因而在短期一个社会的经济总产出并不一定能达到潜在产出水平。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当价格水平较低时,企业将减少产品的生产量,这样社会上存在着未被利用的闲置的生产能力,实际产出水平必然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因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左边。并且,当价格水平很低时,产品价格略为上升,就足以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企业只需增加很少的投入,就可以扩大社会的产出水平。因此,这时的短期总供给的价格弹性较大,短期总供给曲线表现得相对平坦。随着产出水平的提高,闲置的生产能力会越来越少,企业要增加产出,就必须使用那些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生产要素,从而导致生产的成本迅速上升。因此,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短期总供给的价格弹性就越来越小,要促使企业增加产出就必须有较高的价格水平拉动,从而便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得较为陡峭。当产出水平达到或超过潜在产出水平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将变为一条垂直线,即接近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