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4个条目

健康信念模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HBM)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

目录

什么是健康信念模式[1]

  健康信念模式是指个体为维持或促进健康,达到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而采取的行为信念防止,包括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几个方面的行为,健康信念模式对人们的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

健康信念模式的发展[2]

  健康信念模式是由霍克巴姆(Hochbaum)于1958年在研究了人的健康行为与其健康信念之间的关系后提出的,其后经贝克(Becker)等社会心理学家的修订逐步完善而成为健康信念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预测人的预防性健康行为和实施健康教育。

  健康信念模式以心理学为基础,由需要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价值期望理论综合而成,并在预防医学领域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健康信念模式遵循认知理论原则,强调个体的主现心理过程,即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因此,健康信念形成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

  • 健康信念模式的组成

  健康信念模式由三部分组成:个体的健康信念、行为的线索或意向以及行为的制约因素。

  1.健康信念

  即人如何看待健康与疾病,如何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易感性,如何认识采取预防措施后的效果和采取措施所遇到的障碍。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接受医务人员的建议而采取某种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需要具备下面几个条件。

  (1)知觉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并进一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陛。此条件包括两个方面:①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Perceived Susceptibility):指个体对自己屠患某疾病或陷入某种疾病状态的可能性的认识,包括对医务人员所做的判断的接受程度及自己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知觉到易感性越大,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②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Perceived Seriousness):指个体对罹患某疾病的严重性的看法,包括人们对疾病引起的临床后果(如痛苦、疼痛、伤残、死亡等)的判断以及对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如工作烦恼、失业、家庭和社会关系受影响等)的判断。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过高或过低均会阻碍个体采取健康行为。只有对疾病的严重性具有中等程度的判断,只才能够促进个体采纳健康行为。当个体认识到疾病的易感性和严重性之后,会感到疾病对自身的威胁(Perceived Threat),从而促使其摒弃不健康的行为,采取健康的行为。

  (2)对采取某种行为或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的估计。此条件包括认识到该行为可能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认识到采取行为可能遇到的困难。

  ①对行为益处的认识(Perceived Benefits):指人们对于实施或放弃某种行为后,能否有效降低疾病的危险性或减轻疾病后果的判断,包括减缓病痛,减少疾病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效时,才会自觉地采取行动。

  ②对实施或放弃行为障碍的认识(PerceivedBarriers):指人们对采取该行动的困难的认识。如花费太大、可能带来痛苦、与日常生活的时间安排有冲突等。对采取行动可能遇到的困难具有足够的认识,是使行为巩固、持久的必要前提。

  (3)效能期待。指对自己实施或放弃某种行为的能力自信,也称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成功地采取一个导致期望结果的行动。自我效能的重要作用在于当认识到采取某种行动会面临障碍时,需要有克服障碍的信心和意志,才能完成这种行动。

  2.行动的线索或意向

  指人们能否采取预防性措施的促进因素,包括传媒活动的宣传、医务人员的提醒、他人的忠告、亲友的疾病经验等。

  3.行为的制约因素

  (1)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籍贯等。

  (2)社会心理学因素:如个性社会阶层、同伴及他人的影响等。

  (3)知识结构因素:如关于疾病的知识、以前患此病的经验等。

  综上所述,健康信念模式认为,如果个体对其目前的不良行为感到害怕,并坚信其改变不良行为所得到的益处大于障碍时,个体才会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努力改变不良行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当护士希望个体摒弃目前不良的行为方式而采纳健康的行为方式时,可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来帮助个体达成目标

健康信念模式的运用[3]

  1.健康信念模式住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1)评估个体的健康信念及影响和制约因素。即评估个体的健康信念,包括个体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个体对行为益处的认识、对采取或放弃行为障碍的估计及个体的自我效能;评估个体行动的线索或意向;评估个体行为的制约因素等。

  (2)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个体健康信念。根据评估结果,护士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个体,增强个体的健康信念,使其形成对疾病或健康问题威胁及严重性的认知,知觉钊采取健康行为的益处,帮助其克服在采取健康行为时遇到的障碍.让其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努力改变不良行为,采取促进个体采取健康的行为。同时强化制约冈素对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影响。

  2.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1)健康人群。Jennifer等对256例内华达州成年人通过邮件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感知食源性疾病的威胁和安全食品处理行为呈正相关。对食源性疾病严重程度的认识,是安全的食物处理行为有关积极的一面。常春等依据健康信念模式自行设计问卷,了解影响蒙古族、汉族婴幼儿母乳喂养的闪素。他们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17名蒙古族婴幼儿母亲和218名汉族婴幼儿母亲进行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杳,包括婴幼儿基本情况,婴幼儿母亲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母乳喂养情况、对婴幼儿常见营养不良相关疾病的认知、对母乳喂养益处与障碍的认知、儿童营养与健康知识、自我效能等,结果发现蒙古族、汉族婴幼儿母乳喂养率、平均开奶时间、平均断母乳时间蒙古族、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蒙占族母亲较汉族母亲感知到的母乳喂养益处更多,而障碍更少,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提出母乳喂养障碍和母亲年龄是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即母乳喂养障碍越少,母亲越年轻,越有利于母乳喂养。

  (2)慢性疾病。方蘅英等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O3名冠心病病人,并以1O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法发现冠心病病人的健康信念可影响其健康行为,对维护其健康的愿望越强烈,就越有利于其健康行为的建立;越能意识到冠心病的严重性,就越能采取运动和锻炼、自我实现等健康行为:越能意识到采取健康行为所能带来的益处,就越能采取自我实现、 确积极地应对压力及合理的饮食等健康行为。陈红等对58例糖尿病病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理论指导健康教育,通过树立糖尿病病人的健康信念,使其产生内在的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和意志,并转化成病人切实的克服障碍、接受治疗的行为,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符爱民等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3个月随访观察发现,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提高高m压脑出血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Karen等对276例(101份被退回,对其中的76份问卷进行分析)保龄球俱乐部,老年人俱乐部或退休俱乐部的人发放问卷,调查脑卒中的知识,人口变量对脑卒中信仰和主观规范措施和自我效能的影响,从而对脑卒中风险进行预测。多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对采取锻炼益处的感知和自我效能与意图是密切联系的,健康信念模式对脑卒中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我效能对于减少脑卒中的危险可能成为最有效的因素。

  (3)精神疾病。张丽等对146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运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效果评估发现,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较高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可缓解症状。何玉兰等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68例神经症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病人住院治疗期缩短,治愈率上升,融洽了护患关系,使病人了解、剖析自己的病情,提高了病人对健康知识的认识,从而逐步改变以往的不良行为和消极的生活态度,提高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信念,提高了病人服药依从性.最终促使病人整体功能恢复。翟乃霞等将7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信念税式为理论基础的行为干预。8周后,干预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镫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行为干预对病人的全面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乳癌病人。Austin等使用健康信念模型(HBM)在Medline和Psycinfo数据库里寻找西班牙裔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的行为因素。发现筛查的常见障碍为西班牙裔妇女对癌症的恐惧、对检查感到害羞、对癌症的宿命论观点、语言障碍等。此外,西班牙裔妇女普遍感到不易受癌症的威胁,这是他们缺乏筛查的重要原因。发现积极因素为医生的建议,社区外西班牙裔领导人的健康计则,西班牙语印刷的材料。并指出为提高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率,必须进行符合妇女文化特性的干预。刘纯艳等对天津市1215名妇女在问卷调查基础上进行乳腺癌健康教育,对培训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妇女乳房自检行为的因素,发现调查对象在接受培训后知识、态度和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改变。培训前,乳房自检行为与感知到的障碍有关;培训后,乳房自检行为与感知到的益处和感知到的障碍有关。妇女的乳房自检率低下,对乳腺癌及乳房自检相关知识了解不多。但是通过干预,知识水平有提高,但是行为没有明显改变。因此,从接受健康信息到行为的转变必须以态度的确立为前提,健康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到可能的障碍和困难,找到解决的疗法。

  (5)传染疾病。Phuanukoonnon认为,健康信念模型(HBM)已被泰国采纳为登革热(DHF)传播的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的主要理论。在HBM 的重点是说服人们承认他们本身脆弱性和易感性,这个研究通过小组访谈,焦点访谈,旁观者观测法、非正式访谈等形式捌查了解和登革热的蚊子和幼虫控制信念这些活动有关的HBM 的理论部分。这项研究结果娃示,健康教育信息可以提高认识,但并不保证持续的幼虫控制措施。确定若干障碍,包括没有足够的控制利,控制方法的不足,知识和做法不相符,控制人的信念,障碍凌驾于益处。往发展健康教育信息,控制方法考虑应超越HBM,社会文化环境兼容控制做法是值得鼓励的。

  (6)生殖道健康。

参考文献

  1. 彭维.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健康信念护理模式的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25)
  2. 李小寒.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6(29)
  3. 吴嫣,陈利群.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进展[J].全科护理,2010(1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刘维燎,Tracy.

评论(共3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健康信念模式"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向日葵31 (Talk | 贡献) 在 2017年3月28日 22:26 发表

public health communication的一个专业课领域。通过心理以及行为表述健康

回复评论
183.200.72.* 在 2020年6月15日 14:16 发表

很全面,谢谢。

回复评论
222.92.254.* 在 2020年8月7日 09:07 发表

健康信念模式是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之一,另外还有知信行模式/自我效能理论/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