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经验曲线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波士顿经验曲线(BCG Experience Curve)
目录 |
波士顿经验曲线又称经验学习曲线、改善曲线,是一种表示生产成本和总累计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由1960年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布鲁斯·亨德森(Bruce D. Henderson)发现。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一项生产任务被多次反复执行,它的生产成本将会随之降低。 每一次当产量倍增的时候,代价值(包括管理、营销、分销和制造费用等)将以一个恒定的、可测的比率下降。此后,研究人员对各个行业的经验曲线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下降的比率在10%至30%之间。
波士顿曲线起源于学习曲线效应,指的是越是经常地执行一项任务,每次所需的时间就越少。这个关系最初在1925年在美国怀特-彼得森空军基地量化,使得航空效率加倍而所需劳动时间下降了10-15%。 随后在其它行业的经验研究得出了不同值: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三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常量值:它不随行为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波士顿经验曲线图例
一家工厂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越多,生产者就能更多地了解了如何生产该产品,从生产中获得的经验也就越来越多。那么,在以后的生产中,工厂可以有目的地并且较为准确地减少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每当工厂的累积产量增大一倍时,其生产成本就可以降低一定的百分比(该百分比的具体大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别)。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Vulture,蔓草寒烟,JACK,funwmy,沙漠之鹰,山林,Zfj3000,Wwdz,18°@鷺島,Angle Roh,Kane0135,Hijin,Dan,Cabbage,Jingzi,鲈鱼,风行水使,Yixi,胡椒粉,连晓雾,寒曦,Lin,freebird,苏青荇.评论(共33条)
嗯,案例毕竟是比较久以前的,新案例不太可能给到我们手上(咨询、培训公司还得靠这些挣钱呢)。 感觉用石化企业做案例的话还是比较合适的,毕竟石化企业方面对于经验曲线相关战略方面的限制比较少(也不是绝对,如近几年众多国际化工巨头纷纷根据下游市场的具体需求开发自己的新产品,典型案例如:陶氏)。 当然如果有更好的案例的话,就请各位能人帮忙补充了。
解释的真清楚。由于英文水平有限,看全英文的cost accounting关于学习曲线部分看得头昏。看这篇文章明白了许多
boston consulting curve 也可以用来解释招聘单位喜欢选择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的原因。 经验意味着工作总量的累积,同样任务他们所需时间就少,效率就高。 但另一方面,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对工作效率的帮助就不大了,这就是很多工作要求年龄上限的原因之一。
同时也说明经验不能代表能力,有经验的工作者不代表一定能胜任当前的工作职位。
一语中的……
受益匪浅,好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