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派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环境学派(Environmental School)——认为战略制订是个对环境反映的过程
战略思想十大流派 | |
---|---|
设计学派 | 1950年代中期 |
计划学派 | 1960年代中期 |
定位学派 | 1970年代中期 |
企业家学派 | 1950年代初期 |
认识学派 | 1940年代末期 |
学习学派 | 1950年代末期 |
权力学派 | 1970年代初期 |
文化学派 | 1960年代后期 |
环境学派 | 1970年代后期 |
结构学派 | 1970年代早期 |
[编辑] |
目录 |
环境学派(Environmental School)成立于1970年代后期,代表人物有:Hannan, Freeman。该学派将战略管理完全变成了一种被动的过程,企业战略管理就是企业观察了 解环境并保证自己对环境的完全适应。两个组织在一个类似的环境中怎么能够成功地采用完全不同的两种战略。
与其它学派相比,环境学派没有将战略的制定归结为组织内部的某个成分,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组织外部,重点研究组织所处外部环境对战略制定的影响。在他们的研究中,组织和领导成为被动成分,战略源于组织受环境影响的被动反应。组织必须适应环境,并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位置。他们认为,事实上并不存在组织内部的战略者,也不存在任何内部的战略过程和战略领导;环境迫使组织进入特定的生态位置,从而影响战略,拒绝适应环境的企业终将死亡。
将注意力转移到组织外部,重点研究组织所处外部环境对战略制定的影响。 环境作为一种综合力量是企业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中心角色,企业必须适应这些力量。 领导由此变成了一种被动的因素,负责观察了解环境并保证企业完全与之适应。 拒绝适应环境的企业终将死亡。
环境学派存在以下前提:
(1)环境作为一种综合力量想组织展现自身,是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中心角色;
(2)组织必须适应这些力量,否则便被淘汰;
(3)领导变成了一种被动因素,负责观察了解环境并使组织与之相适应;
(4)组织群集在原来所出的独特的生态学意义的活动范围内,直到资源变得稀少或条件恶化,而最终消亡。
环境学派有几个典型观念,即偶然性观点、种群生态学观点以及“铁笼子”观点。偶然性理论认为外部环境越稳定,内部结构越正规;而种群生态学家认为是外部条件使组织处于特定的活动范围内,要么组织按环境改变自己,要么被“淘汰”,而“淘汰”就是战略选择,让组织脱离于组织及其领导之外,而处于环境之中;“铁笼子”观点是由那些被称为“社会制度理论家”的人提出的,他们认为由环境所施加的政治及意识形态压力虽然减少了战略选择,但并未完全消除这种选择,此时环境变成了“铁笼子”。
明茨伯格指出,“环境”因素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其他学派中,如定位学派,在定位学派中,环境体现为一种经济力量群,代表行业、竞争和市场。在认识学派的一个分支中,对偏见和歪曲的强调,也反映了环境的影响。而学习学派也强调了环境的复杂性。但在前述的战略学派中,战略家始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他是什么人——个人或集体,合作或冲突。但在环境学派中,环境和领导以及组织一起列为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三个中心力量,并且领导和组织从属于外部环境,环境居于支配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