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好奇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Curiosity)

好奇心(curiosity)

目录

什么是好奇心[1]

  好奇心是个体对新异和未知事物想知的倾向,是个体重要的内部动机之一。作为个体重要的人格特征,好奇心一直受到哲学 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内众多学者的关注。最早讨论好奇心的是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他们关注的是好奇心的道德性质而较少关心其心理结构和机制。1890 年JA M ES 把好奇心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此后,学者们开始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好奇心的实质和产生的原因,并形成了几个较具代表性的理论观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HEBB 皮亚杰 HUNT和 BERLYNE 等认知心理学家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掀起了好奇心研究的第一个高潮 上个世纪 70年代中期到80 年代中期,DAY 等一批学者从特质观点出发探讨好奇心结构,从而掀起了好奇心研究的第二个高潮;上个世纪90 年代中期,LOEW ENSTEIN 提出信息差距理论对好奇心的认知理论做了整合和补充。对好奇心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部动机,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强烈的好奇心还是创造性人才和高创造力人才所具有的鲜明的个性特征之一。

有关好奇心的理论[1]

  1、好奇心的本能论

  好奇心本能论者把好奇心看做生物本能,普遍强调好奇心的先天生物适应性。如,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JAMES 把好奇心看做是一种原始的本能,把个体对新鲜事物的接近看做是一种适应。除此之外,他认为还有一种好奇心,即“对抽象事物的想知”或者“科学的好奇心”scien tific curiosity这种好奇心是“冷静的头脑(philosophic brain)对一种不一致或者是自身知识差距”的反应,这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能。其后的极端本能论者 McDOUGALL 认为,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人类的许多思索性倾向和科学倾向都植根于好奇心之中,好奇心是同恐惧一样的基本本能。到了 FREUD那里,好奇心又成了性本能的派生物。他认为好奇心是3-5岁儿童有关“性”探索行为升华的产物是一种“原始焦虑”的反应。好奇心在童年早期就出现了,在社会压力下有关“性”的好奇心可以被升华为概括化了的对世界的好奇心。

  2、好奇心的驱力论

  (1) 原始驱力。20 世纪初,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好奇心是一种驱力,认为好奇心同厌恶情绪联系在一起,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会导致厌恶的唤醒,好奇心是为了减少厌恶而产生的寻求知识的表现。

  THORNDIKE、HARLOW、NISSEN 等早期行为主义理论家认为好奇心是原始驱力,探索行为是由一种原始的“生物内驱力”所激发的。WHITE MORGAN 以及张春兴把好奇心看做是原始驱力,但他们都认为好奇心不具有生物驱力特征。

  (2)驱力减低。BERLYNE 认为好奇心是由具有复杂、新异和令人惊讶等特性的“ 刺激冲突”或者“不协调”等引起。他根据 HULL 的驱力减低理论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当新异刺激作用于机体感受器时,会出现一个由刺激引发的内部驱力反应(R-Sp),也就是所说的“好奇心”;当唤起好奇心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机体感受器时,好奇心就会逐渐消失。

  他认为,好奇心和害怕都是紧张的表现。个体接近或者逃避刺激物。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紧张水平,个人做出哪种行为可能取决于个人的气质和经验。总体上,对强刺激选择逃避的可能性大;对弱刺激选择接近的可能性大。

  (3)最佳刺激(optimal stimulus)。在 Berlyne研究的基础上,SPIELBERGER 和 BUTLER 提出了最佳刺激理论(也称双过程理论)来解释各种形式的探究行为。他们把好奇心和焦虑看做是对抗的内驱力 。这些内驱力是强度不同的情绪状态,二者的交互作用唤起和推动了个体的行为。好奇心和焦虑在个体感知新异的、不协调的或者不明确的刺激的过程中会表现出起伏不定的趋势。并且,不同的人体验这种情绪状态的倾向性也不同。他们认为,好奇心内驱力比焦虑内驱力有较低的阈限并且在初始阶段有更高的增长率

  (4)习得性内驱力。与原始驱力观点不同,强化论者认为好奇心是一种习得性内驱力。DASHIELL 将好奇心看做是一种习得性内驱力并假定探索行为是饥渴等原始内驱力降低的结果,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DOLLARD 和MILLER 也认为好奇心是一种习得性内驱力。这种观点的进步在于肯定了好奇心具有后天可塑性的一面。

  3、好奇心的认知论

  认知心理学家更多地把好奇心看做内部认知动机,用认知协调性 、一致性、概念冲突及信息差距等观点来解释和定义好奇心。

  (1) 认知不协调。上个世纪 50 年代,HEBB、PIAGET 和 HUNT 等人的研究对好奇心做出了比较一致的解释。他们的基本观点是:首先,好奇心是人试图搞清世界的倾向性反应;其次,这种需要是由与预期的不一致而引起的;第三,在好奇心与预期的不一致之间存在一个倒U形的关系。

  皮亚杰认为,好奇心与儿童探求世界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把好奇心看做是由儿童试图将新知识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所引起的认知不平衡的产物。他把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索行为分为:视觉性、触觉性、操作性和活动性等 4 种、

  在HUNT看来,好奇心是个体对中等程度认知不协调的寻求反应。是由一种寻求积极影响的欲望所激发的。在此基础上,KAGAN 指出,人类有 4 种基本动机 解决不确定性的动机 寻求感觉的动机、饥饿和反抗的动机、征服和把握局势的动机。而“解决不确定性的动机可以被重新命名为寻求认知协调的动机,或者想知道的动机,也就是 BERLYNE 所说的认识的好奇心”。

  后来,BESW ICK 从信息加工的过程出发对好奇心做了理论解释。他假设每个人对经历的刺激有个编码组织的认知“系统”,在现有系统中无法编码的刺激会引起概念冲突。由此,他把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寻求维持并解决这一概念冲突的准备状态或倾向。

  (2)信息差距(infommation gap)。格式塔心理学家没有提出系统的好奇心理论,但他们用“完形原则”解释行为。认为不论对可观察到的图形还是对“行为世界”的其他方面。人都有弥补“缺口”的行为倾向,有对信息赋予意义的倾向。MALONE 在格式塔观念的基础上对认知的好奇心(cognitive curiosity)做出了解释,认为认知的好奇心是由改变认知结构的期望所引起的,可以被看做是想给个体的知识结构带来更好的形态的一种欲望81LOEW ENSTEN 把格式塔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决定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信息差距 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对知识的不满足同对物质条件的不满足一样。依赖于个体所处的客观情景与主观参照点之间的比较。一个人的所知是相对客观的,但是一个人的想知是非常主观的。一个人的想知可以被看做是他的信息“参照点 ”。当一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信息参照点高于他当前的知识水平时,就会引起好奇心。因此,可以说好奇心是个体的信息参照点,是个体渴望弥补知识差距的反映。

  基于上述假设,他认为指向特定知识信息的好奇心的强度与个体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之间应该有正相关;且好奇心与个体在特定领域的知识积累之间应该呈正相关。同时。他认为新信息能够改变信息接受的范围,从而引起参照点的游移;而且随着个体信息的获得,特定信息(尽管它依然是未知的)的客观价值也可能降低。这样,他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好奇心的发展和动态起伏性。

  4、好奇心的特质论

  不论是本能论者、驱力论者还是认知论者。他们普遍把好奇心看做动机状态来加以讨论和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认识到把好奇心仅仅当做短暂的动机状态加以研究的局限性以后。研究者们才越来越多地从人格特质出发探讨好奇心。认为好奇心既有状态的成分也有特质成分。状态好奇心表现的是短暂的、变化不定的动机性质;特质好奇心表现的则是稳定的、持久的人格特征 。

  较早对好奇心特质加以探索的是BERLYNE的学生DAY。DAY 在承认好奇心状态的同时,提出要把好奇心看做个体持久的人格特质来加以研究,这样就扩展了BERLYNE的研究。处于同时期的 PEARSON的“新异需求”测验中、ZUCKERMAN的“感觉寻求”研究中都把好奇心看做是一种特质来加以研究的。此外,SPELBERGER 等人以及 Naylor都倾向于通过调查来研究好奇心状态和特质之间的区别。LANGEVIN 及AINLEY 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已有的几种好奇心测量工具进行了分析,并从中抽取出了广泛特质的好奇心(好奇心的广度) 和特定状态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深度)。REIO 进一步明确指出特质好奇心其实是指个体在广泛的情景下体验好奇心唤起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好奇心是一种人格特质(personalitytrait)。也有人进一步认为好奇心本身是一个多维结构,但对于究竟需要几个维度来描述好奇心没有非常一致的看法。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好奇心特质论者在坚持特质论观点的同时,并不否认好奇心的动机状态属性。他们在肯定好奇心特质存在个体差异的同时,也承认好奇心存在情景制约的情况。

好奇心的五大维度[2]

  第一个维度为被剥夺感(deprivation sensitivity),源于伯莱因和卢文斯坦的研究,指发现信息差,而填补这部分知识空白有助于舒缓神经。这种好奇不一定让你感觉良好,但你会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

  第二大维度为快乐探索(joyous exploration),受德西的研究影响,指对大千世界的种种奇妙感到惊叹不已。这是令人愉悦的状态;有这种好奇心的人会享受生活的乐趣。

  第三大维度为社交好奇(social curiosity),源于雷纳的研究,指通过与他人谈话、倾听和观察,了解对方的想法和行为。人类本身就是社交动物,判断对方是敌是友的最有效和高效的方式是获取信息。有些人甚至可能会采取窥探、窃听、八卦等手段。

  第四大维度为抗压能力(stress tolerance),基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波若分校的心理学家保罗·西尔维亚(Paul Silvia)的近期研究,指愿意接受,甚至控制新鲜事物引发的焦虑。缺乏该能力的人可以看到信息差、发出惊叹,也对他人感兴趣,但不能向前推进迈出一步,进行探索。

  第五大维度为寻求刺激(thrill seeking),受朱克曼启发,指愿意承担身体、社会和财务风险,追求不同、复杂和强烈的体验。对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来说,新事物引发的焦虑可以放大,不可减少。

好奇心的好处[3]

  好奇心对组织、领导者和员工都大有裨益。

  一、决策失误减少。我在研究中发现,好奇心一旦被激发,我们就不会轻易受到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只寻找支持自身观点的信息,忽略否定自身观点的证据)和刻板印象(做宽泛的判断,比如女性或少数群体不能成为优秀领导者)的影响。好奇心让我们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所以会有以上积极作用。

  二、给创新和常规工作都带来更多创意和积极改变。举例来说,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的斯宾塞·哈里森(Spencer Harrison)及其同事曾对利用电商网站销售产品的工匠展开实地调查。他们提出一些问题,并根据参与者的回答评估其在工作中的好奇心。随后,他们以参与者在两周内所创造和列出产品的个数为指标,来判断其创造力。好奇心每升高一个单位(比如总分为七分的计分表中从五分升到六分),创造力会相应提升34%。

  三、减少团队冲突。我的研究发现,好奇心鼓励团队成员换位思考并关心彼此的想法,而非只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好奇心让他们协作更有效顺利:冲突得到缓和,团队取得更佳成绩。

  四、沟通更开放、团队绩效更高。我和同事对哈佛肯尼迪学院某领导力项目的高管进行调查。我们将参与者分成五到六组,先让其中几个组参与增强好奇心的任务,再让所有组都参与一个模拟任务并追踪其绩效。好奇心强化组的表现比对照组更好,因为他们更公开地分享信息,也更认真地倾听彼此的声音。

好奇心的两大阻碍[3]

  虽然多数人都知道好奇心有很多好处,但组织往往不鼓励好奇心。原因并非领导者看不到其价值所在。相反,领导者和员工都清楚,好奇心对公司有积极影响。

  但高管并没有采取相应行动。诚然,3MFacebook等组织给了员工追求个人兴趣的空闲时间,但这种情况是极少数。即便在这类组织中,员工依然要完成极具挑战性的短期绩效目标,比如实现季度销售目标或在某个具体日期前推出新产品,所以他们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寻求其他工作方式或想出创新理念

  领导者会因以下两大习惯,抑制员工的好奇心:

  一、他们对探索的认知有误。领导者常以为,满足员工的好奇心会让组织陷入混乱并损失严重。我最近调查了520名首席学习官和首席人才发展官,发现他们并不愿鼓励好奇心,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员工能够追求自己的兴趣,公司的管理难度就会加大。此外,分歧会出现,制定和执行决策速度放缓,最终抬高经营成本。

  二、他们过于追求效率,妨碍了探索活动的开展。20世纪初,亨利·福特Henry Ford)倾注所有精力在一个目标上:降低大众化汽车的生产成本。1908年,他实现了推出T型车的理念。到1921年,随着大众需求的猛增,公司生产的客车总量已经占到美国市场的56%——公司主要凭借以效率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取得了这一巨大成功。但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攀至新高峰,消费者开始希望汽车能有更多种款式。福特仍一门心思放在改进T型车上,而他的对手,如通用汽车则开始生产各种款式的汽车,很快就占领了市场。福特认为自己错在一心用在提高效率上,于是停止了实验和创新并逐渐落伍。

参考文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好奇心"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M id ebbd8779dccbdba14e2876a74d41b0e0 (Talk | 贡献) 在 2023年8月4日 07:00 · 湖南 发表

强烈的好奇心还是创造性人才和高创造力人才所具有的鲜明的个性特征之一。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