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会计目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Accounting objective)

会计目标(Accounting objective)

目录

会计目标的定义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在不同历史阶段.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会计目标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下面分别列示各个时期会计的具体目标。

  在单式簿记时代,企业会计主要是自给自足,满足自己需要。这一时期的会计目标是核算收支,以便在收支相抵中实现收大于支这一结果。12—15世纪,随着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的出现,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发展阶段进展到复式簿记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会计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为经营者提供所有财产和交易情况的信息。这一时期.会计是为经营者的经营活动服务的,显示出会计的管理职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进行的产业革命后。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并成为企业基本的经营组织形式。在这一组织形式下,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会计目标也随之发生改变变成为所有者提供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东变得越来越分散,委托与受托关系也进一步复杂化。此时,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应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它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

会计目标的主体

  会计目标的主体包括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和提供会计信息的主体两个方面。前者指的是“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这一问题。既然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节约各产权主体交易费用”,那么,和企业产权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接受委托经营管理企业的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众多的潜在产权主体构成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后者也就是“谁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这一问题,一般而言即为联结企业和各类产权主体关系的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人员

会计目标的客体

  会计目标的客体主要明确“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这一问题。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为节约交易费用,必然对会计信息提出要求,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会计信息是客观的、公允的及他们需要的。因此,具备客观性、公允性、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构成了会计目标的客体。

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

  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主要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及用途。由于我们已明确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为那些和企业产权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接受委托经营管理企业的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众多潜在的产权主体,那么会计信息在考虑各方的求之后,其提供方式相应地就有了正式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和对内的会计报告及非簿记方式。提供会计信息的这些方式,降低了会计信息使用主体的搜寻信息的成本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

  有关会计目标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二是决策有用观

  1.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并且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阃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当局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报告资源的运用情况,即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事情。

  2.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是上个世纪7O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资成立的特鲁彼拉特委员会(Trueblood)在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该委员会在1973年提出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十二项财务报表的目标,其基本目标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挤决策所需的信息”。决策有用观的的主要观点是:根据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报告》,会计的目标是:为了“作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以及确定目的和目标”而提供有关的信息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财务报表的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1)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2)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的信息;(3)财务报告应能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企业把资源转移给其他主体的责任及业主权益)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息。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受托责任观重在委托者报告受托者的受托管理情况。主要是从企业内部来谈的,而决策有用观是从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来谈的 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都暗古了“会计信息观”,即会计目标是提供信息.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目标是向资源委托者提供信息;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不但向资源委托者.而且还包括债权人、政府等和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同时,两者侧重的角度不同.受托责任观是从监督角度考虑,主要是为了监督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决策有用观侧重于信号角度,即会计信息能够传递信号.即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现代制度背景下的会计目标

  1.制度安排与会计目标。从第一部分对会计目标的介绍知道了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从最初核算企业收支为了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逐步变为为企业提供经营信息的具有管理职能的会计目标.直至到现在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会计目标是与一定的制度安排相联系的,即在一定制度安排下,会有适应制度安排的会计目标。制度安排是企业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的集合。即在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有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一定企业组织形式下,会计尤其相应的目标。总之。会计目标是制度安排的结果,是适应制度安排的。

  2.现阶段会计目标的特点。知道了会计目标和制度安排的关系,我国现阶段会计目标应该和我国现阶段制度安排相适应。目前。我国处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资本市场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股权分景改革使得企业逐步由国有非流通股转变为流通股上市公司还处于政府管制之下。企业主要存在三大矛盾:政府监管部门与企业自身。企业股东与经理人之间,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问。为了协调各个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会计要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我国目前的制度安排,现阶段会计目标的特点主要是解决政府与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矛盾,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有机结合,不但要提供经理人对资源管理的努力程度,还要为中小股东提供其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且还要为政府监管部门等提供评价企业有用的信息。可见,现阶段我国会计目标是适应当前我国制度安排的。

  3.企业具体会计目标应随着外部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会计目标是适应制度安排的,可见,当企业外部制度发生变化时。企业的会计目标应随之变化而变化,并适应变化了的制度安排。否则.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即当会计目标不适应制度安排时,则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并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可见,会计目标要适应制度安排的变化而变化。

  4.不同企业的具体会计目标是不同的 针对不同企业除了满足共同的会计目标,每个企业还应根据企业特点,满足自身需求.即不同企业的具体会计目标是不同的。不同行业对会计的要求不同。例如,制造业和金融企业则有不同的会计要求,制造业会计除了提供决策者有用的信息,还应主要提供存货的相应会计核算,并据此进行相应的成本控制,以实行成本预算目标;而金融企业主要提供资金的管理和运用情况,来反映资金的运用效率,来反映金融企业的资金风险状况等信息。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具体会计目标也有区别,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主要为了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以有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非上市公司则不必要公开其会计信息,那么.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信息需求,及时了解企业的资产运营状况和企业利润情况等。可见.对于不同的企业,除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还应主要自身特点,并制定相应的具体会计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玲玲.从契约理论看企业会计目标[J].鲁行经济学报.2003,1 86~87.
  2. 郑安平.论会计目标的层次性[J].财会通讯.2005,9,67~71.
  3. 曹伟,论中国财务会计的目标[J].财经研究.2003,3,60--65.
  4. 王晨明.论中国会计目标定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8,72~76.
  5. 李雄杰.会计目标浅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8X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ne0135,Angle Roh,Zfj3000,Cabbage,Dan,鲈鱼,泡芙小姐,HEHE林,KAER.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会计目标"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