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66个条目

软新闻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非事件性新闻)

软新闻(Soft News)

目录

什么是软新闻[1]

  软新闻通常又可称为非事件新闻,是指以生产经营、科研和其它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就、经验、习惯性做法等为内容的报道。它本身不是最新发生的,也没有完备的主体内容和时限,而是已经存在一段时期,侧重事件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概貌性和倾向性的内容,是一种关于“面”的报道、“宏观报道”或称“组织性、观点性新闻”。“软新闻”因其“新闻质”是隐性的,往往主观色彩较浓,真实性难以把握。

  软新闻是指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如社会花边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服务性新闻等形式上通俗,注重趣味性。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它主要出现在大众化通俗报纸。人们一般在硬新闻获得满足后才需要软新闻。软新闻的特点:第一,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属于延缓性新闻第二,软新闻的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它耐“压”,早一天迟一天往往无碍大局;第三,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即人们常说的“散笔笔法”。

软新闻的内涵及广泛价值[2]

  内容上的生活化、戏剧化,表达形式上的趣味性都是软新闻的标签。软性因素在新闻中的扩展,成为当今新闻届的一个发展趋势,如软新闻激增,新闻栏目、版面等编排方式上的“软着陆”等。但硬新闻信息资源仍然占主要地位,只是我们更应该注意这类资源中所包含的生活及戏剧化因素,以及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软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中,除了内容和形式更为灵活多样外,也受到硬新闻所持新闻价值观的影响,以求“软”中有“硬”。因此,硬新闻应该从软新闻开发中汲取创新因素,但汲取的目的是为了使硬新闻中的信息更好传达和为受众接受,硬新闻在信息内容上还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在对软性新闻资源开发时,还要以硬新闻为参照,发掘当中包含的主题,使软性新闻从边缘走向资源开发的中心地带。

  软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读者的多元需求,根据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软新闻集新闻策划,方式创新、形式多样、视野开阔等特点为一体构成了软新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软新闻的发展对于提升新闻媒介核心能力,满足不同读者需求,注重新闻的娱乐化、生活化等新闻宣传模式的转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广泛的社会价值。

软新闻的报道[3]

  软新闻虽然不像重大新闻那么重要,但也很被受众看好,越来越成为新闻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在国际电台制作的45分钟的国际新闻里,有大约15分钟的软新闻,题材涉及科技文化、艺术、医学、娱乐、体育等。笔者比较关注美国的电视节目,在这里就以NBC(美国国家广播电视网)的一档早间新闻栏目《Today》(即《今天》)的成功为例,谈谈软新闻。

  《今天》是NBC的一款早间新闻类节目,开播于1952年。从1 995年至今,《今天》稳坐同时间段美国电视节目收视率冠军的位置,它也是美国早间新闻谈话类节目的开山之作,开创了娱乐化包装新闻的时代。《今天》的所有成员都一致认为,为了保证节目的生存和收视率,将其定位在不失新闻的严肃性的同时,尽量保持轻松娱乐。内容上除了一定量的硬新闻外,在清晨时刻,节目还包含了大量的软新闻,相对比较轻松感性。轻松愉悦的软新闻,给节目带来休闲快乐的气氛,比如文化、音乐、名人、旅游等方面的内容。如在2001年9月的一期节目中,新款照相机上市的消息被多次重复播出,以便给观众传递最快的信息;有关玛丽莲·梦露、麦当娜等明星的最新消息也在第一时间里播报:时尚资讯、影视动态、商品信息、美容产品等方面的新闻也会及时地送给观众。这些内容就像餐桌上的一道“开心果”,给观众带来无限的乐趣。

  《今天》节目具有综合性、娱乐性和可听性的特点。如今,很多观众大多数情况下把看电视当作一种放松、消遣。作为早问节目的《今天》从开播初就把娱乐性作为自己的基本特色,新闻和娱乐融为一体,交相呼应。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节目中强化“软”“乐”“实”,把硬新闻进行“软化”处理,以增强节目的趣味性。

  《今天》的成功也引起了美国各大电视网的竞相模仿竞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品牌栏目《60分钟》是一档以深度报道见长的电视新闻栏目,一向以严肃而闻名,而在经过一系列的改版后,主持人在报道新闻中恰当地揉入了娱乐因子,使原本单调乏味的新闻报道变得风趣了起来,从而吸引着观众饶有兴趣地看下去。正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资深制片人唐·休伊特(Don Hewitt)所说,“没有理由认为新闻报道不能变得更有娱乐性,不应该只做干巴巴的报道,应该给观众讲故事。”

软新闻的选择[3]

  分析过美国的电视节目,再谈回新闻娱乐性对我国电视人的启发。我国当今的新闻栏目中,虽也有软新闻的版块,但总体形式还是偏死板,风格也过于严肃。如果我们能向国外的媒体学习借鉴,增加些软新闻,使我们的新闻栏目不仅具有权威性和时效性,又能更多地为观众服务,提高新闻的娱乐性,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了,对于播报软新闻的比重和分类,我们还是要有选择地进行。

  不论《今天》还是《60分钟》,在内容上绝对没有低级趣味的东西,其中的一些报道甚至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先锋。在美国主流电视中,新闻的娱乐并不等于娱乐的新闻,制作者会在形式上想方设法翻新,争取受众的注意力,在内容上急观众之所急,为他们提供最需要的资讯,同时又不失新闻之格。这在当前我国电视行业小报式新闻颇有泛滥之势的情况下,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那么,我们在国际新闻视频栏目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软新闻呢?从国内观众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一是对我国社会生活有某种借鉴意义的新闻,二是反映西方科技卫生方面的新闻,三是体现人道主义精神、表现人性美的人或事,四是健康娱乐的休闲新闻,五是科学的体育健身活动等。世界各地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除了重大新闻外,众多的软新闻,无疑将带给观众一个更加真实多彩的世界。

软新闻与硬新闻的关系[4]

  硬新闻:一种强调时间性和重大性的动态新闻形式,重在迅速传递消息。在形式上,它与国内学界所说的动态消息基本相一致。

  软新闻:一种注重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形式,重在引起受众的情感呼应,比如愉悦或深思等,更多地强调人类兴趣。在形式上,它分为软消息和特写两种。

  二者之间的联系:都是新闻;新闻价值的诸种要素(如时间性、重要性、接近性等)都起作用。

  二者之间的区别:

  1.要求重点不同:硬新闻重在迅速传递信息,强调时间性,多为动态新闻和现场报道。软新闻重在引起读者兴趣和情感呼应。

  2.尽管新闻价值和诸种要素都起作用(特别是时间和重大性),但硬新闻要求的程度较高,软新闻要求的程度相对较低。

  3.写作方面:硬新闻有一定之规(在大多数情况下沿用倒金字塔结构),软新闻则不拘一格。硬新闻直接了当,简明扼要,形式简练,具有直接性;软新闻样式复杂,细节描写和记者感情色彩占据重要地拉,具有间接性。硬新闻形式上基本是动态新闻,软新闻则有软消息和特写之分。

  4.在新闻导语方面,硬新闻将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要求开门见山,一语中的,概括新闻的中心。软新闻导语则不拘一格,有较大的宽容性。

  概而言之,新闻的基本形式是硬新闻和软新闻;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导语和文体写作要求也不同。

  由此出发,可以这样认为,硬新闻即动态新闻。除动态新闻以外的新闻都可以划入软新闻。软新闻是一个大类,其中包括不少品种。在西方新闻学中,它基本包括“软消息”(Brief soft news)和“特写”(Feature story)。尽管国内的报刊实践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新闻文体(例如:新闻素描、评述性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典型报道和通讯等除动态新闻以外的新闻体裁),但它们仍可以被软新闻囊括。区分硬软新闻的关键依据在于时间性和重要性。硬新闻是易碎的,时间性是第一位的。软新闻的“软”不是指“软绵绵的故事”,而是指在时间性重要性方面不如动态新闻那样“过硬”。

  传统说法认为,硬新闻主要报道重大事件,软新闻报道非事件性或不重大的新闻。其实不尽然。一个重大事件同样可以写成软新闻。比如1963年11月23日合众国际社记者梅丽曼·史密斯在达拉斯目击肯尼迪遇刺的报道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时间性是区别硬软新闻的首要因素。

  两分法并不意味着否定专家学者们对新闻文体从各个角度进行分类的尝试。它只是提供一个框架,从大处着眼。各种尝试可在这个框架下进行。两分法的好处是摈弃了繁枝缛节,视野清晰,简单扼要,使人们准确地把握两大新闻类别以及导语和新闻主干之间的关系。

  硬新闻在文体上的典型标志就是倒金字塔方式。然而,这种写作方式自本世纪初便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倡导软新闻的人们说,一条导语是软还是硬没关系,关键要看它是否有效。他们轻视传统的概括式导语,认为“倒金字塔”风格不自然并使所有的故事看起来千篇一律。一些人认为软新闻按顺序描写是更为自然的表达方式,就像讲故事。在风格上更加文学化亦有助于报纸同电视竞争。电视广播报道新闻虽然比报纸快,但是使用软导语,能使故事更有趣。反对派则指责,软新闻对大多数新闻故事不适合:过于附庸风雅、文学化以及非职业化。还说软导语太长,不能突出新闻,过于文学化,虽然时髦但不清楚不鲜明。一些批评家认为传统的概括式导语更为清晰和直率,更适合硬新闻。他们不希望记者们以概括式导语开始每一条新闻,又不希望(软新闻)的延缓部分那么长,令人痛苦。一些编辑对软导语采取不鼓励的态度,他们尤其厌烦那些翻过页去还没有传递出主要观点的以软新闻开头的头版故事。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唐红波.浅析“软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几种变异[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2. 熊梦雪.软新闻的发展趋势初探[J].科技资讯,2010(10)
  3. 3.0 3.1 赵霄翔.浅谈软新闻在国际新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J].决策探索,2014(1)
  4. 杨红梅.关于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分析与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LuyinT,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软新闻"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