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自尊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集体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某一社会群体中成员身份的感知。以及对作为此群体成员价值和情感重要性的评价,国外很多研究证实了集体自尊的重要性。
20世纪6O年代之前,美国的大学校园中,种族偏见和歧视十分普遍,有研究者试图探索其偏见产生的成因。虽然先前的研究发现,对内群体的偏好和对外群体的敌视会导致偏见,但是,研究结果并不能合理地阐述偏见产生的原因,如Camp—bell(1965)根据现实群体冲突理论(Realistic Group Conflict heory)对偏见进行了解释,认为群体之问对于稀有资源的竞争导致了偏见的产生。然而,Tajfel、Billig和Brewer等人通过最简群体实验范式(MinimalGroupParadigm)证明了在不存在竞争关系的群体中依然有偏见和歧视现象。
在此之后,心理学家们对偏见和歧视的成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认为偏见的产生可能与人格特征(如自尊)相关。Ehrlich(1973)提出,个体是否产生偏见与其自我态度有关,即有积极自我态度的个体倾向于接受他人;而持有消极自我态度的个体倾向于否定他人。同时,Ehrlich通过错误共识效应(False Consensus Effect)来解释偏见的产生与自我态度的相关性。虽然,Ehrlich没有清楚地说明偏见与自尊的关系,但是,其关于偏见与自我态度的探索为其后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Wills(1981)对偏见的产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偏见产生于向下比较(Downward Comparison)的过程中,之所以产生向下比较,是因为个体有维持良好自尊的需要,换句话说,当个体因为失败的经历而产生低自尊时,个体就会通过向下比较来试图恢复自尊,此时,可能会导致偏见和歧视的产生。Wills的观点解释了个体偏见的产生,但是并没有很好地解释群体间的偏见。
第三个关于偏见产生的观点源自于Tajfel(1982)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SIT)。在社会认同理论中,自我概念(Self-concept)被认为包含着两个不同的方面——即个体认同(Personal Identity)和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会对自己所在的群体产生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包括对外群体产生偏见或歧视)来保持自尊不受损害。个体过分热衷自己的群体,认为它比其他群体好,并且从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群体间的差异,这样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群体间冲突和敌意个体。社会认同理论与Wills的观点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两者都强调自尊对偏见的影响,不同之处在于,社会认同理论试图从社会认同而非个体认同的角度去解释群体间偏见的产生,这为解释群体间偏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Cheek(1989)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对于自我概念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即个体认同(PersonalIdentity)、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集体认同(CollectiveIdentity)。这里的“集体认同”等同于SIT中的社会认同。Triandist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的分类。
之后,Crocker和Luhtanen(1989)提出,与自我概念中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的概念相对应,自尊可以分为个人自尊和集体自尊两种。所谓集体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在社会群体价值的评价和感受,它强调的是集体价值感、尊重感和良好感,这些评价和感受来自于集体的特点、集体的能力以及“我们/他们”的区别。同时,他们运用集体自尊来解释群体间的偏见和歧视现象。他们认为,人们通过建立一致性或制造自己群体与其他群体的有利比较来保持积极的社会同一性。因此,个体会歧视或损坏与自己群体相关的群体外组织来创建自己群体与外群体的有利比较,这些比较导致积极的社会同一性或高的集体自尊。
1.最低限度群际范式
最低限度群际范式来源于社会同一性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寻找群际偏见的底线,在集体自尊的研究中继续得到运用。它根据表面的差异甚至随意的分类标准把个体分成不同的群体,从而得到最低限度群体。在最低限度群际条件下,群体边界本质上毫无实际意义,群体间不存在敌对、竞争、冲突的历史。使用较多的方式是随机化抽签分组。最低限度群际范式得到最“纯洁”、没有污染的的群体,形成“真空”般的条件。反过来,该特点也造成它的弱点,使该范式下的结论外部效度受到质疑。
2.威胁情境法
为了消除最低限度群际范式的弱点.研究者采用更具生态效度的威胁情境法研究集体自尊。对集体自尊产生威胁的情境可以人为地实验室模拟设置,也可以是发生在社会真实事件自然情境。最低限度群体是随机生成的,没有现实意义上的群体边界,而威胁情境法针对具有社会意义的规定性群体和获得性群体。规定性群体成员身份是我们生来就有的,如种族、民族、肤色、性别、宗教等,获得性群体成员身份是我们需要加入该群体才能得到的,如社会俱乐部、专业协会、兴趣小组等。通过模拟控制涉及规定性群体或获得性群体的集体自尊受威胁的情境,来研究集体自尊的变化规律,如英美被试观看本国选手参加的不同结果的拳击赛情境。加拿大籍雅典人在2000年奥运申办权公布前后情境。威胁情境法的有效性反映了群体成员的自我卷入程度,被试集体自尊受到威胁性时,自我卷入程度高。
3.地位动态操纵法
集体自尊研究不仅关注群体间关系.也要考虑群体内动力系统的影响。内群体成员地位动态操纵法满足了这个目的。对于外群体而言.内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单位存在。但是内群体成员的地位各不相等,对群体的代表性程度有差异,自己对群体的情感、感知到的他人对群体的评价会有不同,所持有的对群体的未来期待也有变化。地位动态操纵法程序如下。(1)测试一:通过量表进行虚假测试,表面上判断被试目前价值观和信念与某群体的认同程度。(2)反馈一:反馈测试一的虚假结果,通过直方图形式视觉呈现自己的成绩、所在群体的平均成绩、相似群体的历史平均成绩。由此,内群体成员分化成中心群体成员和外围群体成员。(3)测试二:进行图形投射测验评价被试未来匹配该社会群体的程度。被试被告知该测试根据与群体的相似性揭示他们未来取向。(4)反馈二:类似反馈一,通过直方图呈现自己的成绩、所在群体的平均成绩。由此形成两个变化方向和变化源。群体平均成绩固定,自我为变化起点,即自我移动,当反馈的自己成绩低于所在群体平均成绩,代表远离群体的移动,被试期望更边缘化;当反馈的自己成绩等于所在群体平均成绩,代表靠近群体的移动,被试期望更中心化。被试成绩固定,群体为变化起点,即群体移动,当反馈的群体成绩高于自己成绩,代表群体远离个人,被试期望更边缘化;当反馈的群体成绩等于自己成绩,代表群体靠近个人。被试期望更中心化。(5)因变量集体自尊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