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史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财政史学是研宄历史上财政事务、财政思想和财政制度、探讨财政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学的一个分支。客观地分析历史财政现象,掌握财政分配机律,吸取历史上有价值的财政思想和财政管理经验,指导今天和今后的财政工作,是财政史学的主要任务。
财政史学的学科范围,主要包括古代财政史、近代则政史、观代财政史、中国财政史、世界财政史等。目前,中国理论界对财政史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中国财政史的研究。
财政史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研宄各个历史时期财政政权的收入情况,分析其历史经济发展状况;
(2)研究历代政权的财政法律、财政制度、肛政措施,分析当时的政治状况。
(3)研究各国、各地财政交往和财政收入情况,力各国的领土划归,贸易交往,提供参考意见。
(4)分析各国财政的消失规律,如历史上某政权的财政危机、财政崩溃、财政赤字等规律,已供今后制定财政制度时借鉴。
财政史学的社会作用[1]
重视财政史学的研究,发挥它的社会作用意义很大,表现在:
1.是继往开来的需要
人们创造历史,但是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财政历史的特点,决定着财政发展道路的特点。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识历史的发展变化,才能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方针。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发展道路与我国的历史实际不同,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在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都犯过盲目照搬某种模式的错误。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全面研究国惰,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向,是正确决策的先决条件。
2.是财政理论发展的需要
财政的历史是财政现实的教科书,理论的创新来源于实践,但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不可能事事去实践,这就必须不断总结借鉴他人的实践。也就是总结历史的实践,邓小平同志说:"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其财政,就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只有总结财政历史,才能认识财政规律,这是不管你是否承认的事实。马克思说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相反的路线,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只有在财政发展过程完结之后进行总结,揭示其发展规律才能上升为财政理论。也就是说,财政历史是财政理论发展的源泉。
3.是资治教育的需要
观今宜鉴史,元史不成今。先贤们都重视历史的资治借鉴作用。唐太宗讲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是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理财家元→不重视历史的资治教育作用。
4.是面向世界的需要
只有研究财政发展的历史过程、特点,才能把握财政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向,确立前进的目标。只通过中外财政历史的对比研究,知此知彼,才能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扬长补短,坚持民族特色,开拓民富国强的道路。
财政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无可置疑。然而我国财政历史学科的发展同客观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社会对这一学科不重视。改革开放初期,就出现过历史研究热。这一学科的发展落后于客观需要,原因很多:。
一是对历史的误解。有人不重视历史研究,主要是误解历史,认为历史是古老、死板的东西,同现实相隔远,没有什么作用。实际上历史与现实紧故,与夫事之成败得失,人之邪正,用以彰善痒恶,而为法戒于万世。是故圣人经纶天下,而不患其或敝者.唯有史以维也"。李大钊对"历史"的理解更为准确。他说: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动的东西;他不是陈编,不是些故纸,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正确理解历史,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二是特定的历史环境造成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取许多权益,这不仅扩大了中西国力对比的差距,而且增加了洋人的优越感和中国人的自卑感。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自尊心有所增强,但中国仍落后于西方。改革开放以来,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是客观的需要,但没有处理好"洋为中用"与"古为今用"的关系、世界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以学西方为时髦,盲目照搬的多,研究本国国情的兴趣不足。而要改变中国的落后,恰恰需要深入研究国情,认识落后的原因,吸取历史的教训,扬长补短、改革创新,这才有益于中华的振兴。
三是研究难度大。有的人不愿从事财政历史研究,原因不在于没有认识到这一研究的重要性,而在于这)研究的艰巨性。且不说明中国历史史料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收集整理资料困难,成果形成慢,即使形成了研究成果,也难以发表,不可能象其他研究成果那样功利明显。许多从事财政史研究的学者改行,同这种比较利益的影响不元关系。国家有关方面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作用。
财政史学的发展与创新[1]
发挥财政史学的社会作用,利用财政史学的优势,不仅要求社会对它的重视,还有赖于财政史学自身发展与创新。应做到:
1.推进财政史学与财政学的联合与创新
财政史学与财政是同根连校,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关系。
财政史学与财政学的发展目标都是为了推动财政理论制度的改革完善。但两学科的侧重点不同。财政学研究的是财政应有的社会功能作用及其原理,为财政政策、制度达到理想状态指明方向和途径。财政史学研究的是已发生的财政实际上所起的社会功能作用及其原因,总结其发展运行的特点、规律、趋向,为现行制度的改革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
财政史学与财政学的发展相互依赖,互为条件。财政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财政学的理论与方法的运用。而财政学的发展创新,以财政历史为基础,并接受财政历史的检验。两学科合作, 相互吸收对方的研究成果,就能产生1+1>2的效应。而相互分离.各行其道,学科的发展创新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新制度学派用理论与历史结合促进两学科的发展,为我们财政史学与财政学科的结合提供了实例。诺思运用制度学派的理论研究历史,通过对欧洲历史的总结又发展完善了制度学派的理论。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的译著者指出从研究方法论上讲,诺思教授注意了理论与历史的结合,恢复了经济学的优良学术传统。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表明,经济理论与经济史原本是统一的,在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和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的许多著作中,既有抽象的基本原理的推论,又有历史统计资料分析。
而从大卫李嘉图开始一直到马歇尔等经济学家基本只注意经济的演绎而忽略历史的归纳,从而使理论经济学和经济史逐渐变为互不相干的分支学科。理论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也隔行如隔山了。在当代,诺思教授不仅恢复了理论与历史的结合,而且使这种结合更加紧密,更加完美,这不能不说对我们极有借鉴意义"。这段话对我国财政学与财政史学的研究者不元启迪。为了促进两学科的发展,应变两者的分离为合作。
财政史学与财政学科在发展创新中,面临着相同的形势和任务。创新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重新审视已有的理论。我们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财政理论和制度在改革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学术创新上离要求差距大。有的人以传统理论的修补应对形势的变化,有的人摘录外国的理论作为创新。这同过去比,是一种进步,但还不能算真正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理论和制度,应该定位在高于或优于已有的财政理论和制度上,也就是说,它应是在总结借鉴中国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 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发展创新。这种在总结借鉴中外已有财政制度基础上的创新,使财政史学与财政学的研究能有机地结合,优势互补,大有作为。
2.财政史学的研究必须面向实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财政史学只有服务现实,适应未来的需要才有生命力。我们处在信息交流快速发展的时代,各国的联系加强,财政史学的研究也要适应这一国际环境的需要。既要从宏观上认识中外财政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取向,为制定大政方针提供依据,又要结合国情,特别是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财政问题,如财政收支结构如何优化的问题,城乡税制一体化的问题,财政权益如何在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合理配置的问题,财政资金运行如何促进社会公平、经济增长、政府行政成本低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追根溯源,寻求历史的突破与超越,推进理论与制度的创新。
3.要不断更新财政史学研究的思路、方法、体系
首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学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广泛吸取人类文明的成果,包括邻近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其次要处理继承、批判、创新的关系。例如,封建社会按贵贱等级配置财政权益,上层统治者掌握财政权益,作威作福,走向腐败;下层人民只尽纳税义务,没有权利。只有通过反抗斗争去改变权益配置。我国为此付出的历史代价太大。应批判这种制度安排,构建新的管理体制,均衡配置财政的权利与义务,即按照马克思所讲的"没有元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实行平等的权利与义务"。还要完善财政史学的研究体系,做到与时俱进,反映时代发展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