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企业家职业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职业企业家)

目录

什么是企业家职业化

  企业家职业化就是企业经营管理成为一种具有普遍原理、原则和专业技术的专门化的职业。从事这项专门职业的企业家,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以创新为手段,以市场为核心,专门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并以此作为终身职业和毕生奋斗目标的经营管理专家。[1]

我国企业家职业化存在的障碍[2]

  1.政企分开不到位

  关于政企分开的认识已经很清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还将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特征写进了《决定》。但时至今日,政企仍未分开。政府仍在以各种方式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或者只能按政府行政意志办事.或者躺在政府身上不承担责任,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与企业家的角色也就无法到位,企业家也就不可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职业企业家。

  2.人事制度改革缓慢

  由于政企不分政府职能中有关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也给企业家职业化造成一定阻碍。从企业负责人的任命、考核、升降、调离由组织部门掌管。时至今日企业由放权让利转向制度创新之时,有关企业领导者的人事管理制度仍未有大改观。资料表明,现有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政府任命的还占有92%,职工选举的为7.4%,由董事会任命的仅有O.6%。在这种人事管理体制下,所谓的企业家不过仍是企业的干部,他们不得不依然被束缚在行政级别下。而职业企业家来自于市场,本质上他们不是一个直接听命于政府的行政官员。他们是以经营管理为职业,并主要受制于企业股东会、董事会。

  3.企业家市场未形成

  现如今我们还未发育成熟职业企业家的专业市场。在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家阶层逐渐取得支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市场而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合理地配置。但从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说,职业企业家本身也是一种资源,甚至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如何有效配置这一资源,对企业家自身价值的实现,对企业发展,乃至对国民经济全局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业企业家市场,伴随着企业管理科学与实践的整体发展,已非常体制化、规范化。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企业家,为了实现其自身价值,充分利用竞争机制被企业选择和任用的。而我国目前并非如此,前述政府任命还是企业家最主要的成份即可佐证。

  4.法制环境不健全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职业企业家的成长与活动都离不开法律。从企业家的权益看,必须有法律保护,而目前要做到这一点,还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所以,时有这种情况,企业家在正常从事其生产经营、社会文化、外事交往等活动时,会受到一些干扰,且无处申张与请求保护;一些机关部门有时还以奠须有的理由限制和阻碍其若干活动,且不论批评指责对与否,都只能默默忍受而不能辨理。严重的连人身安全也元保障。有关资料显示,现有厂长经理受到人身威胁和伤害的总比例高达50.9%,其中受到三次以上的亦有28.3%,被害致死的也时有发生。从企业家自身的行为看,也需要法律规范,这是法律保护的另一层含义法律不仅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证,也是企业家合法从事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的保证,也是约束企业家行为的最有力的规范,是为了保证他们的行为能够被纳入法制轨道。这种保证是以法律对企业家行为的监督形式及仲裁作用而存在的。现在看,有关这方面的法律制度也尚未健全,对职业企业家产生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5.利益机制少活力

  经济利益也许最敏感。随着改革开放,传统的分配方式和僵化的利益格局开始得到调整,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被我们真正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职业企业家肩负担子重,风险也很大,付出的总劳动较之一般员工,既复杂又多得多,理所当然,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中即应注意这些情况,并从按劳分配的质的规定性出发,给他们一份优厚的收人。

  但事实并非如此。资科反映,现有的厂长经理,认为自己的才能、责任和风险得到回报的总比例只占3.7%,这表明他们对其经济地位、经济利益不是一般的不满意,而是非常的不满意。十分清楚,经济利益问题构成了我国企业家职业化的又一种困难。

  6.行政待遇难割舍

  这是与前述情况有矛盾的,牵涉到企业家切身利益的另一类问题。若真正实现了政企分开,其结果可以给绝大部分企业领导者提供施展全部智慧、本领和抱负的环境和条件(包括可以获取丰裕的收入),从而促使他们有效领导企业,并与企业一道共奔绵绣前程但这是谁也不能打包票的,因为,其间的风险是很大的。深刻地说,前述政企分开的阻力并非全部来自于政府,其实也来于企业领导者自身。

  有理由认为,长期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一些企业领导人惰性也不小。心理上最过不去的,恐怕还是难以割舍享受了40多年的行政待遇。何况,做一个传统型的企业领导者,搞得好荣誉照样有,也可以得到一个优秀企业家”的光荣称号(其实本质上是优秀企业干部);搞不好也可易地做官,换个地方照样当企业家”,或许凑上机会,还能在政府要职上补个缺与此同时,有了行政级别,在现阶段即可轻轻松松拥有廉价或免费的住宅、高级轿车、现代通讯工具等,而这是许多人苦干一辈子也得不到的不是说职业企业家不需要这些,也不是说因为工作需要的东西也要自己掏腰包;只是说,在今天拥有这些会体现一种行政级别,也就能享受到行政官员的荣誉和待遇,传统体制孕育持久的官本位、重官轻商、官贵民贱的意识是不能一下子消除的。资料表明,现有厂长经理中,有8%的人明确不同意取消行政级别,另外还有50.3%的人表示无所谓。前者自不必说,后者的矛盾心态亦昭然若揭。二者相加合为58.3%,接近3/5,表明了现有企业领导者对行政的依然关系还较强,当然,推进企业家职业化因此也就遇到相应困难。

  7.自身素质多差距

  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企业领导有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仅就其文化知识构成而言,1985年时,他们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46.2,现在则已达到79.6,十年上升了33.4个百分点。但向前看,这与职业企业家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这里有两点要予以注意。一是从本质上讲,职业企业家并不是一个文化水平很高,十分精通技术,而是一个素质发展比较全面,十分精通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所以,一般而论,不同的产业、行业、领域,对他们不应构成职业威胁,他们可以运用带有普遍意义的经营管理知识手段来顺利操纵各类企业倒如,钢铁大王卡内基就并不精通钢铁生产,但谁也不怀疑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职业企业家。二是现阶段我国企业领导者与我们要培养的职业企业家是两个完全不同质的概念:形式上,前者是上级任命,后者来自市场;内容上,前者把企业管理当作行政工作来做,后者以经营管理为终身职业}利益上,前者不论干好干坏都按行政级别领取一份工资,后者却要凭自己业绩获取相应报酬;约束关系上,前者由政府上级部门控制,后者受法律约束,受应聘企业的董事会控制{风险上,前者基本没有,后者相对较大。特别的,前者虽有政府这个婆婆管着,但也可由婆婆处理一些难堪之事}后者没有这个福份,他们是真正自立的企业领袖,也肩负万钧重担。而我国缺乏的是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通才。

  8.社会舆论的压力

  目前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不理想,改革举步维艰,难度较大。此时,要求企业领导者以职业企业家的身份来力挽狂澜、整治山河,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倘若治厂有方、决策正确,企业因此获得新生,当然遂了我们的心愿;不过,在如此困难的局势下,一旦回天无术,作为职业企业家,他们将失去乌纱帽,如普通员工一样没了饭碗,在今天,这还不是大部分企业领导者所能接受的一个现实。

  社会舆论对职业企业家成长也存有不足。现有企业领导人对企业贡献很大,这是主流。但社会对他们中一些人的不良表现也多有微词。因为,他们中确有以权谋私、为非作歹者,并做了不少“穷了庙宇富了方丈的恶性事件另一方面,一种做职业企业家光荣的新风尚还未形成社会大气候,对那些优秀企业家的宣传不够,对他们发展市场经济、领导企业活动的重要作用强调不够,乃至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关心、爱护不够。

企业家职业化的实施步骤[3]

  施企业家职业化不能搞一刀切,要坚持先试点、后总结、最终全面实施的科学做法和步骤。具体地说,应包括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实施对象的属性和特点,为政策出台做好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主要包括:(1)要彻底改革现有企业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2)完善和健全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让企业家介人人才市场;(3)提出职业化的设想及初步意见,以利于企业经营者尽快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职业化理念;(4)征询专家和各界的看法,制定初步实施方案。

  2.试点阶段:搞好试点是政策能否顺利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它主要包括选择样本、总结反馈等系统性工作,而关键中的关键还是在试点区域或对象的样本选择上,即选择的样本特征是否具有代表性、普遍性、适用性、科学性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强烈的区域性,不可能用一个区域或一个个体样本的实践结果来诠释,而必须兼顾经济发展上高中低三个层面(区域、企业),另外,对样本实施的效果评价还要组织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权威评价机构来负责.并以客观科学有教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只有如此,得出的结果才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在当前“抓大放小的宏观经济政策下,选择特性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型企业进行试点,无疑是最佳和可行的试点方案。

  3.实施阶段:即颁布、出台相关职业化规范。在这个阶段,应注意把握规范的强制性和适应性,要特别注意实施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及时地耐规范进行调整和修订,逐步实现规范的法制化运作。

  实施企业家职业化的具体操作涉及方方面面,主要的措施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参照国际通行的职业标准,结台我国实际,制定符合国情的我国企业家的职业规范。

  2.按企业家所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各级企业经营者进行考试考核,对不合格的企业经营者不再享有原工资待遇,进行转岗或下岗处理。

  3.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负责对合格的企业家人才予以验证、登记.注册、归档,并负责企业家的推荐和跟踪调查及能效评价。

  4改革现有的企业组织机构,特别是企业的领导机构。以往,企业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行政设置一般是一正三副。而企业家职业化后,企业家担负更大的风险责任,相应的权力也会更加集中,设多名副职已不合实际,必须予以改革。笔者认为,较为可行的是在企业中建立以企业家为横心的经营决策中心,主要成员应包括企业家、“三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以及由复合型人才组成的“智囊团”(负责对企业发展规划、经营管理等重要事务提供决策信息)。

  5改革企业经营者收益分配制度企业家职业化后,将承担较大的风险责任。按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应享有相应的较高的利益分配。但目前,我国对企业家的岗位贡献尚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需要作更深人的研究评价。目前,国内有的学者提出采用年薪制,实行高薪养廉;有的则提出采用为企业家配股、赠股的方式,提高企业家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有的则赞成采用适度薪金和较高荣誉双重激励的做法等等。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邸通过客观地体现企业家的自身价值,以便能激励企业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史海波.论我国企业家职业化(A).现代工商.1999,1
  2. 赵国庆.我国企业家职业化的障碍分析(A).中国工业经济.1997,4
  3. 徐中丽,孙乃群.论企业家职业化的几个问题(A).经济师.2002,5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企业家职业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