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群体极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群体极化效应、组极化效应

目录

什么是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最早是由James Stoner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1]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态度会变得更为固执甚至走向极端。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群体极化的经典定义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桑斯坦从十几个国家的实证研究中总结提出的:“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他还指出互联网中群体极化现象更容易发生,极化程度也高于现实世界,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可追溯到詹姆斯·斯托纳提出的“冒险转移”,“如果群体中大多数人倾向于谨慎,那么经过讨论之后的群体意见会更为谨慎;如果群体中大多数人倾向于冒险,那么经过讨论之后的群体意见会更趋于冒险。”

  在决策心理学中,人们把集体决策个人决策相比较时,集体决策往往会出现更加保守或更加冒险的两个极端转移的心理现象,称之为组极化效应,或群体极化效应。

群体极化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对这一心理现象作了多次研究,都证明了这一效应的客观性。如心理学家柯根等人1967年的研究,就表明群体决策时会作出更加冒险的决定。他研究的结果是:个人单独决策时,倾向于认为需要有 70% 的成功把握时才能够进行投资,而群体决策时降到了 50% 。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如莫斯科维西和扎瓦洛尼,1969 年;福加斯,1977年,1983年),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非正式群体决策中,也就是朋友、邻居、同事等群体的无拘无束的讨论中,最易发生组极化效应的冒险转移,特别是在态度、价值、个人知觉判断和群体范型判断等问题上。 这种现象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以色列等不同国家的被试中都发生了。 此外,研究时也发现,在官方性决策群体中,有时不仅会出现冒险转移的组极化效应,而且还会出现与此相反的谨慎性转移,即保守的组极化效应。例如诺克斯等人 1976 年的研究发现,在赛马赌博中下注的问题上,群体决策比个人更为保守,下注的数目小于个人的决定。不过,这两种转移都是一种群体极化的表现。

群体极化的产生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组极化现象呢?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它们?研究认为:产生组极化效应的冒险转移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群体的责任扩散作用。在社会化、亲社会以及在个性化等研究中,都证明了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对其个人行为责任意识的明显下降,也就是说,群体决策时个人的责任会得到扩散。这种观点认为,群体决策失误,责任是大家的,平分到每一个人头上只有很少一部分,因此,就增强了人们决策的胆量,减少了承担责任的害怕感,促使人们选择更大风险的决策

  二是群体中重心人物的偏好。在一个群体中,重心人物的偏好常喜好冒险性决策,那么就会产生决策的冒险转移,群体就会产生从众现象

  三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往往会影响着群体的决策。如要社会价值取向于冒险性精神的,那么,群体决策时就会十分易于作出冒险性的决策。也就是说,群体中的个人决策是受整个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

  四是群体内的舆论评价作用。在群体决策中,个人的行为往往会受到群体的舆论评价作用的影响。如果个人过于谨慎,就会被群体其他同志评价为胆小鬼,缺乏英雄气概、没男子味、老古董等,从而有意无意地偏斜于胃险性的决策。

  五是与竞争环境有关。一般来说,在竞争的环境中,群体易于作出冒险性的决策,因为不冒险也意味着“死亡”,与其“死亡”不如搏一搏、拼一拼,也许还能挽救。

  从上可见,影响组极化效应的冒险转移的因素还是挺多的,而且这种效应大多数时候是消极的,它缺乏系统而冷静的思考,常常会偏离决策目标,造成决策失误,还不易于从中吸取教训。

  产生组极化效应的谨慎性转移的原因,经研究也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群体的遵从作用。在群体决策中,许多人都有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因此,在拿主意、拍板子时,往往会退避三尺,表现出一种人云亦云的遵从现象。因为他们都认为遵从他人意见,即使事实证明这种意见错了,追其责任时总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多数人愿意选择保守一点的决策。

  二是与自我保护的心态有关。冒险性决策与保守性决策两者相比负起责任来也总要重一些,而保守性决策相对不易受到责难、惩罚。因此,多数人为了自己不丢“饭碗”,会作出自我保护的心态,选择谨慎性的决策。

  三是与群体的性质密切相关。如果是正式的公务性的群体,那么群体决策时就会向谨慎性转移。因为它会受到许多严格的群体规范的抑制,并负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决策时态度也会谨慎一些。

  四是与群体的决策内容有关。一般来说,群体决策内容对个人、对群体的相关度越高,决策时越会趋于保守性。如果决策对己对群体皆无后遗症,那便会趋向冒险性决策。

  事实上,保守性决策也是有害的,特别是对开拓创新性的发展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是需要防止与克服的。

群体极化现象的分析与应用

  三大理论来解释群体极化现象:

  1.群体决策规则:群体之决策原则(如少数服从多数)将有助于极化现象之产生。此类解释也主张,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上。

  (1)群体诱发的移转是一种内化的,而非临时性的群体产物。

  (2)当群体决策法则中的预备测试决策被取消后,移转仍会发生。

  (3)偏态无法说明群体极化。

  2.人与人之间的比较(Interpersonal Comparison):这一种的影响是受到社会的规范。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探讨,其观点是群体成员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它成员相互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人与人互动的动态研究上有以下三点探讨:

  (1)在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间的差异。

  (2)从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上出现的差异与理想差异,是否会产生预测移转。

  (3)揭露出他人的反应后,所产生选择的移转。

  3.讯息影响论(Informational influence):人自藉听取群体讨论时的争论极获得新讯息。由于这些论点倾向于支持成员之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之理由。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

   在比较群体决策与群体内部成员个人决策时,事实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在有些情况下,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保守。更多情况下,群体决策倾向于冒险。

  在群体讨论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即群体讨论会使群体成员的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这个方向是讨论前他们已经倾向的方向。因此,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群体讨论会进一步夸张群体的最初观点。

  事实上,群体转移可以看作是群体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群体的决策结果反映了在群体讨论过程中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决策规范。群体决策结果是变得更加保守,还是更加激进,取决于在群体讨论之前占主导地位的讨论规范。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冒险转移现象,人们有多种解释。比如,有些学者认为,在群体讨论中,群体成员相互之间变得更加熟悉了,随着他们之间的融洽相处,他们会变得更加勇敢和大胆。

  另一种看法是,美国的社会祟尚冒险,我们敬慕那些敢于冒险的人,群体讨论激励成员向别人表明自己至少与同伴一样愿意冒险。不过,最有道理的一种说法是,群体决策分散了责任。群体决策使得任何一个人用不着单独对最后的选择负责任,因为没有一个成员能够承担全部责任,即使决策失败。所以会更冒险。

群体极化在教育中的应用

  在学校导学育人中,这种群体极化效应有没有?也是有的。学校教师也要加以重视。下面几方面的对策学校教师必须加以注意,并好好用之。

  首先,学校教师要有组极化效应的意识。教师的任一决策都存在着组极化效应的可能性。因此,在组织班集体讨论决策时,就要提醒自己有否存在组极化效应的现象。因为在紧急的情况下,班集体成员都可能头脑不够冷静,情绪易于激动,从而产生对某一问题的一致意见,使班级决策产生严重失误。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学校教师在班集体决策时必须有这方面的意识。

  其次,学校教师要擅长于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防止组极化效应产生。科学的决策方法颇多,最为有效的莫过于群体论证法、列名小组法特尔菲法等。群体论证法是把群体一分为二,一部分只出主意,一部分只是批评。先是出主意者进行设计方案,并尽可能多地提供方案,不受任何拘束,可以提任何方案,哪怕是幻想出来的毫无根据的也可以。接着持批评者对此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讨论,并提出严格的排查,以找到最佳的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案。第一阶段主要是为了防止组极化效应保守转移;第二阶段主要是为了防止组极化效应的冒险转移。列名小组法与特尔菲法在阐述乐车队效应时已有介绍,此略。

  第三,学校教师要学会延缓决策的技法。在非紧急情况下,决策尽量不要急匆匆地作出,否则,后患无穷,损失巨大。一般来说,决策要注意信息准与全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分析原则、对比择优原则、时效原则、团体决策原则等;决策时总要遵循决策的程序,即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稳定价值准则、拟定方案、方案评估、方案选优、试验实证、普遍实验等过程。此外,决策方案还要民主化、公开化、合理化、法制化。这些要求和程序,决策的迅捷性是不可能的,否则,就会忽视这些要求,越过这些程序,从而使决策失误。即时都按上述要求做了,有时当成决策是正确,但稍过许日它又显得不那么正确了。因此,为了决策有效,还是需要暂缓决策,当然,也不要因此而失去时机。

  第四,学校教师要重视班级决策的创造性。这可以防止组极化效应的保守转移。但又不能把组极化效应的冒险转移当作决策的创造性。决策的创造性是想利用群体的“诸葛亮会”来增加个体的创造性。但大量事实表明,群体在决策中易于墨守成规,反而缺乏创造性。因此,教师要想有决策的创造性,不如先在学生个体中进行,后把方案提交给班集体去评价,这样的决策既有创造性,又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韩立新, 高倩楠. 网络群体极化与源舆新闻对舆论生成的影响[J]. 采写编, 2012(3):14-15.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7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Angle Roh,Zfj3000,Kuxiaoxue,Cabbage,KAER,Llyn,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群体极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