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约翰·亨利效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约翰·亨利效应

  约翰·亨利效应是指控制组在与实验组竞争时,其表现往往会超出原有水平的现象。

约翰·亨利效应来源

  由海尼奇于 1970 年在评论一些比较电视教学与课堂常规教学的研究时命名。名称源自一个故事。

  约翰·亨利是一个传奇的美国黑人铁路工人。在一个实验中,为了评估打桩机的效率,于是建立了一个对照组。亨利被选为了控制组,但亨利知道自己是要与机器做比较,导致他超长发挥。一个铁钉打入木桩,一般工人需要抡3下锤子,而他只需要1下。因此他竟然赢了机器。但他也死于过于劳累。

  在新的东西引入被看成将危及职业工资、地位或传统工作类型时最易发生。

再教育情境中的约翰·亨利效应

  在教育情境中,尤为普遍地存在于新的教学法与旧的教学法的比较过程中。控制组中的教师和学生往往会把实验情境看成是一种竞争或威胁,从而加倍努力,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不亚于实验组,旧的教学法也不亚于新的教学法。这种效应和霍桑效应有关,且同是影响研究的内在效度的额外因素。

参考文献

  •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约翰·亨利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