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4个条目

科学领导观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科学领导观(ScientificConception of Leadership)

目录

科学领导观的概述

  科学领导观就是现代领导者对领导及领导行为方式和领导本质的正确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之所以称为科学领导观,主要是相对于不科学的旧的领导观而言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领导观也随之发展演变。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领导行为方式和领导本质,必然产生不同的领导观。一切剥削阶级的所谓领导,出于他们维护其剥削制度和统治地位的需要,其领导观的根本点就是“治民”和“牧民”。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的新型社会,一切领导者都是由人民群众依法推选出来的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组织共同生产与生活的“社会的负责的公仆”。所以,社会主义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领导观,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并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掌好权,用好权,永远保持“公仆”本质。

科学领导观的树立

  树立科学的领导观,必须坚持两个统一,一是要坚持职权责任和服务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干部,都担负着一定的领导职务,掌握着与其职务相联系的一定的权力,承担着与其职务相一致的责任,履行着与其职权、责任相适应的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进步服务的义务。因此,领导干部只有自觉做到职权、责任和服务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有效的领导,取得预期的领导效果。换句话说,职权、责任与服务的统一,是社会主义领导干部科学地有效地实施领导的可靠保证。二是要坚持权力与真理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领导观的一个重要原则。有效并不等于完全正确,只有正确才能真正有效。为此必须坚持真理,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可能实现科学的真正有效的领导。权力与真理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下领导本质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为了实现最佳服务和优化效果,就必须坚持权力与真理的统一,既要掌握一定的权力,又要“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吃饭”。有权力而无真理,那样的领导只能“靠吓人吃饭”;手中有真理,而无相应的领导权力,这个服务同样搞不好。领导者手中有了真理,又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就具有了为人民服好务,为社会进步服好务的条件。

  所以,领导干部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出发自觉实现权力与真理的统一,自觉地把权力与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领导“公仆”与“服务”的本质。权力只是实现真理的手段与途径,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坚持真理第一,权力第二,权力服从并服务于真理。权力与真理的统一前提,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句话,就是要在为人民服务的实际工作中,自觉实现权力与真理的统一。

  实现职权、责任与服务的统一和权力与真理的统一,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领导干部立身、处事与为人的统一。只有真正实现了立身、处事和为人的统一,树立了科学的立身观、科学的处事观和科学的为人观,才能从根本上树立科学的领导观。因为领导干部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活生生的具体的存在;不是作为整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个体而存在。每一个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领导观,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立身观、科学的处事观和科学的为人观,实现立身、处事和为人的有机统一。

科学领导观的三个层面[1]

  立身、处事和为人是科学领导观的三个理论层面。只有科学立身,才能科学处事和科学为人;只有科学处事,才能实现领导目的,取得卓越政绩;只有科学为人,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增强领导的权威,从而更好地实施科学领导

  (一)科学立身是实施科学领导的前提

  要实施科学领导,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科学立身。立身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从政者极为重视的问题。《礼记·大学》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基,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强调“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柳宗元更是认为“立身一败,万事瓦裂”。正因为立身问题的重要,所以从政者应“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改过迁善,自省克治,慎微杜渐,用王安石的话说就是要“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天下”。当然,古人所讲立身主要是指忠君思想和补天意识。这与马克思主义所讲的立身有着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非常强调立身问题。马克思主义强调立身就是强调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了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树立了科学的立身观。

  否则就必然在考验面前打败仗。第三,只有树立了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由此可见,要实施科学领导,就必须首先树立科学的立身观。树立了科学的立身观,解决了人生是什么、人应怎样活着及人为什么而活着等根本性的问题,领导干部才会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

  (二)科学处事是实施科学领导的关键

  领导是一种职业。作为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特殊职业,就必须要处理职业活动范围内的诸种事情。如何处事,直接关系到领导的威信和政绩。实施科学领导的关键,就是要科学处事,而要科学处事,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处事观。只有树立科学的处事观,才能做到科学处事。因为领导干部要处理某件事情,如果对此事茫然无知,没有任何关于此事的知识和观点,就只能是胡乱处理,草草了结。而这种处理的结果对领导形象和威信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树立科学的处事观,对实施科学领导是极为重要的。

  领导干部科学处事的范围很广,但主要是两种事情:一是大量的现实问题。这些现实问题从性质上可以归结为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教等问题。二是领导的业务问题。这也是领导科学处事不同于其他职业科学处事的区别所在。领导业务问题主要是指制定战略、进行决策、使用人才、指挥协调、领导监督和维护稳定。科学处事观就是在对大量现实问题和领导业务问题进行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看法和观点。

  对现实问题的处理,需要树立科学的政治观、科学的经济观、科学的文化观、科学的法律观和科学的科教观。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政治观,就是要讲政治,既要有明确的政治观点、坚定的政治立场、严明的政治纪律,又要有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树立科学的经济观,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抓住发展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坚决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就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科学的法律观,就是要坚决依法治国,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科学的科教观,就是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的观点,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对领导业务问题的处理,需要树立科学的战略观、科学的决策观、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协调观、科学的监督观和科学的稳定观。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战略观就是要关注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防止短期行为;树立科学的决策观,就是要防止仅凭主观经验决策,实施科学决策;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就是要选贤任能,避免任人惟亲;树立科学的协调观,就是要减少内耗,提高整体效能;树立科学的监督观,就是要公平行政,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树立科学的稳定观,就是要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

  作为领导干部惟有科学处事,才能树立权威,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也惟有科学处事,才能取得卓越的政绩,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三)科学为人是实施科学领导的保证

  科学为人是在科学立身的基础上及在科学处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作风、看法。能否科学为人,对科学立身有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科学为人就是科学立身的一种外在表现。同时能否科学为人,对科学处事也有重大的影响,它直接关系到处事的价值取向和处事的方法技巧。因此,科学为人是实施科学领导的重要保证。

  科学为人主要是指正确地对待权力,坚持廉政勤政,敢于大胆创新,能够干出政绩。之所以把权力、廉政、勤政、创新、政绩作为科学为人的内容,主要是由于这几个方面不是领导的基本业务活动,尽管这几个方面贯穿于领导业务活动的全过程,甚至是领导业务活动的结果和归宿。人民群众评价领导干部主要是通过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如是否摆官架子,耍官腔;是否廉洁奉公;是否务实勤政;是否敢于创新;是否政绩卓著等。如果某个领导干部真正掌权为民,平易近人,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敢于创新,政绩卓著,那么,人民群众的评价就必然高,相反肯定会低。领导干部要科学为人,就要树立科学的为人观,也就是要树立科学的权力观、科学的廉洁观、科学的勤政观、科学的创新观和科学的政绩观。树立科学的权力观就是要正确对待权力,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掌权为民;树立科学的廉洁观,就是要廉洁奉公,防止贪污腐败;树立科学的勤政观,就是要多干实事,少说空话,勤政为民;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就是要大胆创新,开拓进取;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就是要为人民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而不是虚假的政绩。

  科学立身、科学处事、科学为人是实行科学领导必不可少的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树立科学的领导观,具体地说就是要树立科学的立身观、科学的处事观和科学的为人观。

参考文献

  1. 覃正爱.论科学领导与科学领导观[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05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连晓雾,KAER,Dan,Mis铭,y桑,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科学领导观"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