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生态组织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种群生态组织模型(population ecology model)
目录 |
种群生态组织模型是迈克尔·哈南(M. T. Hannan)与约翰·弗里曼(J.H.Freeman)在1977年提出的,种群生态模型重点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死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组织种群是由在特定边界内具有共同形态的全部组织所构成,也就是说在特定的系统中组织种群是现实存在的。种群生态模型涉及到组织的形式。组织的形式是组织特定的技术、结构、产品、目标和人员,它可以由环境进行选择和淘汰。每个新的组织都试图找到足够能支持它的领地或缝隙,即惟一的环境资源和需要的领域。
种群生态模型认为,在种群内一直存在着新的组织的出现。因此,组织种群不断地进行着变化。种群生态组织的进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变种、选择和保留。
1、变种(variation)。变种是指在组织的种群中新的组织形式不断地出现。它们由通常是由企业家发起、由大公司用风险资本建立起来或者由寻求提供新服务的政府建立。
2、选择(selection)。有些变种比其他的更能适合外部的环境。有些被证实是有益的,因此能够找到自己的领地或缝隙,并且从需要生存的环境中获得资源。
3、保留(retention)。保留是对所选择的组织形式的保存和形式化或制度化。
环境是组织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决定因素。组织必须满足环境的需要,否则就会被淘汰。变种、选择和保留的过程本身就是组织的一个进化过程,它所带来的是新组织形式在组织种群内建立。当然,对付这种环境需要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采用标杆瞄准(benchmarking)的方法,即组织用研究别的组织如何比自己做得更好并且就此尽力模仿或改进的方法。
解释种群生态模型的另一个原则是为生存而奋斗(struggle for existence),或竞争。组织和组织的种群为获得资源而进行竞争,每一个组织形式都正在为生存而斗争。这种斗争在新组织内最为激烈,而且新组织的诞生和生存的频度都与更大环境的要素相关。这些要素诸如市场区域的大小、需求的可持续性、政治性动荡、行业的成长率和环境的可变性,它们影响了一系列专业化组织的建立与生存。
全面战略和专门化战略将为生存而奋斗的组织形式区分开来。拥有广泛领地(niche)或领域的组织,也就是说,那些提供广泛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服务于广泛市场的组织实行的是全面战略。提供范围窄小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服务于窄小市场的组织实行的是专门化战略。
种群生态组织模型的创始人迈克尔•哈南与约翰弗•里曼认为,种群是进行类似活动的一系列组织,种群间组织的基本关系是竞争关系,相互争夺资源和顾客,而不是合作关系。
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决定组织形式的机制是淘汰机制,而不是适应机制,即组织形式的大多数变化是通过一种组织形式取代另一种组织形式来产生的,变化的环境决定种群中哪种组织形式可以生存,哪种组织形式要归于失败。当环境发生迅速变化时,老的组织容易被淘汰,出现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的新组织。因此,可以说能够生存的组织形式是做适当当前环境的组织形式。
美国《财富》杂志最近报道了对美国企业1917年至1987年70年间的研究结果。1917年在100强企业中产值占到78%的几家到1987年已经不存在了,在保留地22家中,大多数都进行了剧烈的组织变革。可以说,40年代和50年代的环境适于西尔斯、通用汽车、IBM这样的大型公司生存,到到了现在,象沃尔玛和微软这样的组织形式则成为主力,逐步取代了既有公司的地位。
种群生态模型特别强调环境的影响力,焦点是在环境中社会力量如何决定某一个社群的兴起和衰落。基本出发点是假定社会有无比巨大的力量,个别组织并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适应环境,即使能有少量的改变,但始终敌不过大气候的压力。若社会力量对于某种社群和产业有利,则该类组织会不断涌现;假如社会改变了气候,不再需要该类组织的产品、服务,甚至形态,则该组织必被淘汰。
因此,环境中的领地或缝隙更是管理者所需要留意的,若组织能够钻缝隙,或寻找更多的领地或缝隙,则被淘汰的机会便可以减少。以种群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观点认为组织追寻的战略是在一个可能的范围内不断地变化的。它认为,对存在于组织间与组织内部的创新路径和创新速度的研究,对于战略的形成非常重要。如果管理者用今天的思维、市场竞争的模式和方法去应付和适应明天的市场环境,则必定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