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储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矿产储量[1]
矿产储量是指经勘查探明具有利用价值的各类矿产的数量。
矿产储量的估算方法[2]
矿产储量估算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传统的以几何计算为基础的常用方法;
一类是以统计学为基础的数学地质方法。
传统的储量估算方法应用更为厂泛,其方法简便、易于掌握、能充分发挥地质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的地质块段法是目前勘探阶段储量估算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适用于任何形状大小和产状的矿体,而且可分别估算出不同品级、类型、储量级别矿石的储量,勘探方法对它影响不大,它在算术平均法的基础上,弥补了算术平均法不能划分块段的缺点, 因此,该方法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我国的矿产储量分级[3]
我国根据对矿床的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的可靠性,对矿产储量进行分级。依可靠程度由高到低,顺次分为A、B、C、D、E五级,预测资源量分为F、G二级。而且储量级别落实到块段,在同一矿区同一勘查阶段中不同级别储量共存。这与国际框架以勘查阶段为主分类是有所区别的。
但是,我国同时有对勘查阶段的明确划分,及对各阶段储量级别比侧的明确规定和严格掌握,各阶段探明储量总体的可靠性、用途也都有明确的概念,以勘查阶段探明储量总体统计和分析问题的现象已延续多年,如煤矿常说的精查储量、普查储量等,而油气储量级别的判定一直是以圈闭为单元的。因此,我国储量是具有溶人国际框架的基础的。经过一定统计处理就可以按国际框架进行对比,同时保留本国以描述性名词和定义划分的储量级别。并应更加重视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