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相互需求原理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相互需求论)

相互需求原理(Reciprocal Demand Theory)

目录

相互需求原理的理论要点

  第一,国际贸易条件,即用本国出口商品数量表示的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其水平高低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其一,外国对本国商品需求的数量及其增长同本国对外国商品需求的数量及其增长之间的相对关系;其二,本国可以从服务于本国消费需求的国内商品生产中节省下来的资本数量”。因而,“在国际贸易中享有最为有利的贸易条件的国家正是那些外国对它们的商品有着最大需求,而它们自己对外国商品的需求最小的国家”。

  第二,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意愿取决于它因此能从外国获得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即:一国的出口规模随其国际贸易条件而变化。基于国际贸易条件由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决定,在某一特定贸易条件下,一国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的数量正好等于其贸易伙伴国在同一贸易条件下所愿意购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或一国的出口总额恰为它愿意支付的进口总额。也就是说,某一特定的贸易条件为贸易双方共同遵守。在这样的贸易条件下,两国的进口需求与出口供给两两对等,国际贸易处于均衡状态。

  第三,在双边贸易中,对对方出口商品的需求,以及贸易双方共同遵守的国际贸易条件,随着由各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等因素决定的对对方出口商品的需求强度的相对变动而发生变化。倘若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甚于本国对外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外国的相对需求强度较大,本国的相对需求强度较小,则外国在同本国的竞争中就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本国就可以享有比较有利的国际贸易条件。

  具体说来,对对方出口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较小的国家,在贸易双方的相互竞争中占有较为有利的位置,最终决定的国际贸易条件比较靠近外国的国内交换比率,因而本国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贸易利益。简言之,贸易双方之间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最终水平,进而决定了国际贸易总利益在交易双方间的分割。

约翰·穆勒与相互需求原理

一、贸易条件

  如果以Px和Pm分别表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在多种商品的情况下,Px = ∑XiPi,Pm = ∑MjPj),则贸易条件指数可以表示为T = Px / Pm

  这里的T称为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如果T值上升,意味着每单位出口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这种情况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二、国际交换比率的决定

  两国等量投入的产量

英国德国
亚麻布10码20码
细棉布10码10码

  表中显示,同样单位的投入,德国比英国多生产10码亚麻布,因此德国生产亚麻布有优势,而两国在细棉布上同样投入得到相同的产出。但与生产亚麻布相比,英国生产细棉布的不利程度较小。于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两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分别形成专业化:英国专业化地生产细棉布并出口,德国专业化地生产亚麻布并出口。

  国际交换比率的区间: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率肯定界于两国两种产品的国内交换比率之间,且不等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率。

  国际交换比率是由“国际需求方程式”决定的。交换比率取决于对方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两国对两种产品的进口需求决定了产品的(相对)价格。在国际贸易中,可以把出口视为对对方的供给,把进口视为本国的需求。穆勒将这种情况称为“相互需求”。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共同决定的,市场价格也会自行调整,以使供求相等。因此,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就是由两国相互的需求来决定,并且将确定在双方各自对对方产品的需求相等的水平上。这就是“相互需求原理”。

  国际交换比率除了取决于相互需求之外,还“取决于该国可以从国内消费用的本国商品的生产中抽出多少资本。外国对该国商品的需求较之该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愈大,以及该国为生产出口产品所能抽出的资本较之外国为生产该国需要的产品所能抽出的资本愈少,则交易条件就对该国愈有利,也就是说,该国用一定数量的本国商品,就可以换得较多的外国商品。”这里,穆勒谈到的其实就是我们上一章介绍过的机会成本的问题。

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提供曲线(offer curve)也被译为供应条件曲线或者相互需求曲线,是在不同的国际交换比率或贸易条件下,一个国家愿意用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去交换一定数量的外国商品的点的连线。

  (一)贸易条件的变化

  一国出口同样数量单位的产品能换回更多的进口产品,表明贸易条件改善了,反之则恶化。

  (二)提供曲线的推导

Image:提供曲线的推导.jpg

            提供曲线的推导

  以纵轴为中心轴,转动坐标平面,将第二象限转动到第一象限的位置,就得到提供曲线。

Image:提供曲线.jpg

Image:国际贸易一般均衡.jpg

有关需求的其他国际贸易理论

  一、收入、偏好与国际贸易

  恩格尔法则。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的收入中用于食品(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占收入的比重将不断下降,而奢侈品耐用品开支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会不断上升。对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来说,这个法则阐明的却是不幸的结果。 偏好: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就不是比较利益,而是偏好的差异。

  二、代表性需求假设

  代表性需求假设(representative-demand hypothesis)是林德(Staffan Linder)提出的一种用需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学说,也称“重叠需求贸易理论”。

  需求结构指的是一国对某种产品的需求的质量或者档次。比如在一个国家内,对汽车的需求就有不同的档次。需求结构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所需求的某种产品的档次就会高一些。

  假定一个国家最初生产某种产品是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一国的人均收入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在这一收入水平下会对某种产品形成一种“代表性需求”,也就是一国对某种产品的平均需求档次。这一个档次的产品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生产这一档次产品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在满足国内需求之余,还具备了出口能力,就可能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我们用图4-6来说明代表性需求假设阐述的国际贸易理论。

Image:代表性需求与国际贸易.jpg

  图4 -6中,我们用横轴表示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记为Y,用纵轴表示产品档次,记为Q,用45o线OR表示人均收入水平与所需求的产品档次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以汽车这种产品为例。设汽车有六个档次,即从Q1到Q6。A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A,B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B。从图中可以看出,A国的人均收入高于B 国。由于收入较高,A国居民对汽车的需求就是从第二档(Q2)到第六档(Q6),假设第四档(Q4)汽车是A国居民的代表性需求。B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其需求档次是从第一档(Q1)到第五档(Q5),它的代表性需求假设是第三档(Q3)。可以看出,A、B两国对这种产品的需求有重叠的部分,即 Q2~Q5。这种重叠需求构成了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

  A国在其代表性需求Q4上发展较快,具备了出口能力,同时B国对Q4又有需求,于是A国就向B国出口。同理,B国在其代表性需求Q3上发展也较快,而同时 A国对Q3也有需求,于是B国向A国出口第三档次的汽车。这样,同一种产品或者同一个产业内的贸易就因为两国存在重叠需求而发生了。 代表性需求假设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两国之间对某种产品存在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要出现足以支撑国际贸易的重叠需求,就要求两国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不能有太大的差异。因此,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工业国之间产业内发生的国际贸易。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3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相互需求原理"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20.166.50.* 在 2010年4月23日 20:50 发表

看不懂这个图呀···怎样看出A国在其代表性需求Q4上发展较快,具备了出口能力,B国在其代表性需求Q3上发展也较快?希望有人解答··才开始接触国贸··不懂很多···

回复评论
112.112.14.* 在 2011年12月8日 17:21 发表

可不可以解释一下图示的推导过程呢?谢谢!

回复评论
180.138.89.* 在 2013年12月16日 10:51 发表

可不可以给它的名词解释啊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