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9个条目

生产国际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生产国际化(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roduction)

目录

生产国际化的概述

  本世纪60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了巨大变革。世界生产力以空前速度增长,国际分工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时,国际分工进入了以生产协作为基础的阶段。其特点是生产国际化,并且正在向未来的整个经济生活国际化方向发展。生产国际化意味着世界各国不仅在商品和资金流通方面实现了国际化,而且在工农业生产和第三产业的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加工环节方面也走向了国际化。

生产国际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要素国际化,即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原材料日益依赖于国外市场的供给,劳动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国际间流动。

  二、产品国际化,即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日益依赖于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

  三、生产过程国际化,即大垄断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或开办新公司,或设立子公司,日益扩大生产和经营的规模,使生产分工日益向国际专业化分工发展。

  四、科学技术国际化,即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日益扩大,重要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生产国际化的特征

  一、生产国际化的物质基础是信息革命

  信息的存在、传播和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信息由于电磁波信息载体的飞速变化,它已能使原先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传递的信息在瞬时间内完成。通讯卫星和光纤通讯的开始运用,电脑的广泛使用和国际互联网的开通,更将极大容量的信息迅速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在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基础上的更深刻的信息革命,是自然科技界又一次质的飞跃,也对跨国家和地区世界经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因为有了信息革命,才使得各个国家真正卷入到世界经济的国际化潮流之中,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可以说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对于全球生产和贸易的意义将超过工业革命,信息时代各种技术进步对新的国际生产分工将大于先前的工业和技术革命。具体地说,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使跨国公司得以低成本广泛加工和交换更多的信息,使跨国公司可以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生产、服务、贸易网络加强日常的管理,势必对21世纪跨国公司的战略导向组织结构和生产、交换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跨国公司是国际一体化生产的主体

  跨国公司(包括跨国银行)在世界一体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和主要的地位。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和非股权合作的一体化方式,成为国际生产一体化的载体和组织者。信息革命和国际竞争因素也在加速跨国公司实行国际生产一体化的进程。跨国公司通过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与交换,强化了国家之间的联系,把各国经济融入庞大的世界市场之中。不同的国家虽然分布在全球不同的地区和区域,但各国的市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都成为世界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组织跨国商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跨国公司需要制定对不同经营活动的国际区位和对企业所控制的各类实体所进行的一体化程度进行选择的战略。目前,跨国公司需根据企业联系形式、经济一体化程度和政策环境等重要变化制定不同的战略。

  在跨国公司推行复合一体化战略的进程中,国际化生产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中,国际化生产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作为国际一体化生产的主体,应抓住经营环境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在复合一体化战略框架下,将国外子公司分支机构转变为利用全球资源、为全球市场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以获得一体化生产带来的竞争优势。

  三、传统国际贸易融入国际生产一体化框架之中

  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一样,都是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国际投资,包括国际直接和国际间接投资,对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新作用正在被人们逐渐认识。在一体化国际生产的环境下,跨国公司通过国内生产、海外销售;海外生产、当地销售;海外生产、海外销售等经营方法更加自由地选择国际市场。在国际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跨国公司,特别是技术先进的公司,寻找新的机会,采用国际直接投资的方法进入世界一切或已进入的市场。分布在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子公司可以在其全球市场体系内进行新产品开发、生产和出口,无需这些活动一定在母公司完成。跨国公司有更大的区位选择和国际化经营方式进行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并且在国际投资的过程中完成国际贸易。

  在新的国际生产一体化体系中,跨国公司内部各个公司,包括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内国际贸易日益增加。通过全球不同区位间的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跨国公司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了企业内国际分工,从而扩大了企业内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流量和存量。国际生产一体化体系中的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生产活动密切有关,与企业内国际直接投资相联系的国际贸易结构更体现了中间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国际贸易的特点。

  国际生产一体化网络的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传统的国际贸易为主体的国际分工正演变成世界性的国际生产为主体的国际分工,使得国际分工从内容、形式、机制都发生了本质的根本变化。

  四、国际资本流动呈现整体性

  国际资本流动(这里主要指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际资本流动呈现整体性,其流动规模、流动速度和周期循环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晴雨表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国际资本流动发展周期呈现繁荣和衰退交替进行。例如,1997-1998年期间,大批外资从东南亚、拉丁美洲撤走,发展中国家提前进入国际直接投资衰退期,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吸引了大量资金,世界经济投资总额仍呈上升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20世纪90年代国际资本大量流进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造成发达国家资本高度集中,证券市场产生虚假繁荣和泡沫。1999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带头进入新的衰退时期,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美国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更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如果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更佳投资机会,国际资本必将从美国市场流出;反之,美国经济虽不会急速进入衰退但会延长调整时间。

  五、资源的全球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已经显得很重要,而且越来越重要,几乎主宰世界经济的命脉。跨国公司在生产和服务领域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灵活地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资源,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英国著名跨国公司研究专家约翰·邓宁教授曾经说过,跨国公司在国外分设公司的目的,在于把独立的原料供应商零售商功能揉为一体,从而将产、销等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分布到世界各地,都能为母公司的战略服务。

  投资国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设厂,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可绕过所在国关于进出口贸易所设置的种种障碍,可获得高额利润。今天,跨国公司不仅重视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设在东道国,而且将高新技术工业的设备迁往生产成本低廉的地方,在当地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还包括产品设计、软件开发等高技术密集型工作,由此取得了高额垄断利润

  国际双向投资中,跨国公司成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组合和最佳配置的载体和协调者。发展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全球资源既定、各国拥有资源程度不平衡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等传统的国际经济联系方式在比较利益说指导下,对于合理调整各国资源或制成品,曾起过、现在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跨国公司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蓬勃发展的国际双向投资中进行一体化国际生产和公司间贸易的新载体,则是配置和交换各国不同生产要素的最佳途径,也是利用世界市场为组织社会化大生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生产基础,利用公司间内部贸易和内部价格转移便是进行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方法。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之一是为投资国获得自然资源生产要素资源,包括技术、资金、人才等。国际双向投资的关键取决于跨国公司能否在东道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的竞争优势以及在跨国公司全球经济体系内和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市场内达到资源最佳配置。

生产国际化的运用途径

  目前,人们更多地注重发展信息产业和与经营管理信息化有关的软技术,似乎只有信息技术才是高新技术,大有信息技术包打天下之势。但是,光有信息技术而没有先进的制造技术是出不了好的工业产品的。整个工业发展史就是新技术不断取代旧技术的历史,是技术竞争史。因此,调整心态,充分重视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在工艺技术、装备技术和过程技术上不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树立目标,营造特有的企业文化,是在大变革中生存的必要条件。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制造业全球化的浪潮中,必须树立长期的奋斗目标和营运战略,建立一种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们在统一的思想引导下,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并发挥主观潜能,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在和谐的人文空间中,全体员工能更加自觉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模式,就是旨在使每一位员工都明确要精减一切不必要的过程和环节,杜绝浪费,节约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生产过程和降低成本的一种企业文化。

  其三,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的文化和技术素质。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要求员工成为"多能型"人才,他们必须在工作中不停顿地学习。因此,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在工作中再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事实证明,不少世界级企业之所以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就在于将比其他企业多几倍的时间用于员工的培训,使他们成为能不断适应市场的多面手。只有更多掌握综合性知识的人,才会在工作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除此之外,企业还必须客观地进行自我定位,抓住机遇参与国际分工。我国制造业的总体层次虽然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但这不是绝对的,每一个企业也许都会有自己的强项,如若以己之长攻人之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就能在全球一体化生产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此基础上改革、改进体制,加速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甚至先立足国内引进外资和技术,条件成熟时,在国外先合作建立销售市场,再合资建立生产基地。这确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融入并最终实现国际化生产的有效途径。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生产国际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