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设备管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物流设备管理(Facilitate Associate Instructions And Qualifications)
目录 |
什么是物流设备管理[1]
物流设备管理是指为使物流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的费用达到最经济的程度,对其从选择、使用、保养、修理直到报废为止所开展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
物流设备管理的原则[2]
一般来说,物流设备管理主要有以下物流设备管理的原则一般来说,物流设备管理主要有以下基本原则。
1.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指设备制造单位在设计的指导思想上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寿命周期内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等指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设备使用单位正确地使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向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反馈信息。
2.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这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设备持续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
3.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
这是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的有效措施。修理是必要的,但不能一味地追求修理,它阻碍技术进步,经济上也不合算。企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改造更新旧设备,以技术经济分析为手段,进行设备大修、改造、更新的合理决策。
4.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技术管理包括对设备的设计、制造、规划选型、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等技术活动,以确保设备技术状态完好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管理是指对设备投资费、维持费、折旧费的管理,以及设备的资产经营、优化配置和有效营运,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物流设备管理的指标[3]
物流设备管理的指标主要是指反映物流设备技术状况的指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
(一)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是反映设备技术状况完好程度的指标。它等于一定时间内经检验合格的设备数在全部设备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K= | C |
×100% |
N |
式中K——设备完好率;
C——完好设备的台数;
N——全部设备的台数(包括在用、停用、检修、封存和借用的设备)。
完好设备即经检验合格的设备。由于设备的工艺结构特点不同,完好的标准即检验合格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对每一台设备都有具体规定。但总的看来,设备完好的标准应包括:设备性能良好,零部件和附件完整无损;设备运转正常,操作安全可靠;能耗消耗正常,经济合理。
(二)设备故障率
它是反映设备各技术状态的另一指标。它等于一定时问内故障停机时间与工作时问的百分比。即
Kf= | Ts |
×100% |
TT |
式中Kf——故障率;
Ts——故障造成的停机时间;
TT——设备工作运转时间。
(三)设备新度
它指的是设备的新颖程度.可按下式计算
D= | Pn |
×100% |
Pv |
式中D——设备新度;
Pn——设备净值;
Pv——设备原值。
设备的净值是设备的原值减去折旧提成。目前,国外有些国家用设备新度来反映设备现代化的程度。D越大,设备新度越高,一般说明设备现代化程度越高。
(四)设备更新率
设备更新率是指一定时期设备更新原值与期末设备总原值的百分比。即
设备更新率= | 期内设备更新原值 |
×100% |
期末设备总原值 |
(五)设备役龄
它是指设备投入使用的年限。一般来说,新设备较旧设备在性能、效率等方面总是要优越些。设备役龄越短,表示技术装备水平越先进,因此,一个企业设备的平均役龄可以反映企业技术装备的先进程度。
(六)设备可利用率
它是指设备实际开动时问与设备实际开动时间与故障停用时间之和的百分比,即
设备可用率= | 设备实际开动时间 |
×100% |
设备实际开动时间+故障停用时间 |
(七)设备的综合效益
设备的综合效益是指设备寿命周期的输出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比值,即
设备综合效益= | 设备寿命周期的输出 | |
设备寿命周期的费用 |
除了上述指标外,还有: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设备一生的总费用支出,包括设备购置费和一生的使用费用;设备寿命周期输出,就是指设备一生在满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货物安全、交货期等条件下的作业量,用价值表示。
物流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1]
现代物流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充分发挥物流设备的效能,不断改善和提高物流技术装备素质,减少设备闲置,避免资源浪费,降低物流损失,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原则,正确选择物流设备,为物流活动提供最优的技术装备。
2)根据物流设备的技术性能与使用要求,正确合理操作。
3)认真做好现有物流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方面,要针对各种物流设备的特点,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并建立健全有关正确使用和维护物流设备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在节省物流设备管理费用和维修费用的条件下,保证企业的物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4)做好现有物流设备的革新、改造和更新工作,提高物流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物流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2]
物流设备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物流设备的技术管理
物流设备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规划、选购、自制和安装调试;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维护保养管理;设备的计划检修;设备维修状态检测与技术诊断;设备安全技术管理和事故处理;设备备件管理;设备的技术资料管理;设备技术改造;设备技术档案管理等。
物流设备技术管理遵循物流设备的运动特性与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科学地组织好物流设备管理各项内容的技术工作,不断提高技术素质,保证正常工作状态,使之充分发挥效能,完成生产作业任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二)物流设备的经济管理
物流设备的经济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投资效益分析;资金和使用;设备移交验收、分类编号、登记卡片和台账管理、库存保管、调拨调动、年终清查等资产管理;折旧的提取与管理;费用的收支核算;设备更新等。
物流设备经济管理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和寿命周期费用变化规律,对物流设备管理的各项活动进行经济论证、经济核算、经济分析和成本控制等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增收节支活动,使企业取得最佳投资效益。
(三)物流设备的组织管理
物流设备的组织管理主要包括:人员教育与培训;设备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设备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评比等。
物流设备的组织管理,必须遵循物流设备使用与磨损的客观规律,运用行政手段,科学地把物流设备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结合起来,全面完成物流设备管理任务。
设备管理的三个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技术管理是基础,经济管理是目的,组织管理是手段。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实现综合管理的目标。
提升物流设备管理的思路与方法[2]
近年来,物流的高速发展使先进的物流设备得到了应用,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并不能满足21世纪全新物流任务的要求,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入太少。长期以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发展比较缓慢。虽然近些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从总体来看,中低端应用较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仓库仍在使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等高端的仓储货架系统还不多见,使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仓库较少。
(2)我国尚处于物流设备发展的起步阶段,既缺少行业标准,又没有行业组织,致使各种物流设备标准不统一,相互衔接配套差。
(3)物流设备供应商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偏小,发展不规范。
(4)物流企业只重视单一设备的质量与选型,没有通盘考虑整个系统如何达到最优化。
(5)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将价格作为选择物流设备的首要因素,而忽视了对内在品质与安全指标的考察。
(6)部分物流企业对物流设备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系统规划、设计时带有盲目性,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或资源的浪费。
(7)物流设备的管理并没有被广泛纳入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设备使用率不高,设备闲置时间较长。
鉴于上述物流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升物流设备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转变设备管理的观念,重视物流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必须认识到设备管理是物流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物流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来考虑。
(2)提高物流设备管理的水平,建立与生产计划系统相关联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将设备管理的原始数据、设备运行信息等进行收集整理,记录在设备数据库中。通过企业局域网共享设备管理数据资源,对生产运行时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设备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同时生成各种分析所需的报表,便于设备管理人员实时监控设备状态,生成维护设备计划,避免由于人为疏忽造成设备损坏或故障。
(3)合理的车间和设备平面布置。在企业生产规划的前期就应注意物流设备合理的种类、数量和空间配置问题,以及后期的维护保养问题。
(4)结合物流设备管理的特点和企业自身条件,创造性地、有选择地将全员管理、岗位点检等方法应用到物流设备管理中。
(5)探索开展多样化的物流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包括自主维护、联合维护、服务外包等,为企业物流设备管理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