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手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热手效应(hot-hand effect),热手谬误或正近因效应
目录 |
热手效应来源于篮球运动中,指比赛时如果某队员连续命中,其他队员一般相信他“手感好”,下次进攻时还会选择他来投篮,可他并不一定能投进。科学家把这种仅凭一时的直觉,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断就采取措施叫做热手谬误。
热手效应的相关实验[1]
1985年,康奈尔大学的托马斯·季洛维奇(Thomas Gilovich)、斯坦福大学的罗伯特·瓦隆(Robert Vallone)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三位研究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会。
季洛维奇等人拿NBA1980-1981赛季费城76人队的真实数据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球员们在投丢1、2、3次球之后下次投篮命中的概率,以及投中1、2、3次球之后下此投篮命中的概率。此外,他们还从康奈尔校队找来篮球选手进行受控的投篮实验,并做同样的分析。研究者指出,如果“热手效应”存在,那么连续命中3球后下一球的命中率应该比连续投丢3球后下一球的命中率高。然而经过计算,他们发现即便是这极端两种情况下,第四球的平均命中率都没有显著差异。
季洛维奇等人也找来波士顿凯尔特人队1980-1982两个赛季的罚球数据,用于调查不同球员罚进或罚丢一球后对第二球命中率的影响。结果也发现第一球无论有没有进都不影响第二球的命中率。
这一结果随即引起了更多研究者的兴趣。随着技术统计数据的逐渐公开,越来越多研究试图寻找热手效应存在的证据。然而,2013年一项利用元分析方法回顾“热手效应”研究的综述指出,统计证据更倾向于支持“热手效应”不存在的观点。30年间,篮球爱好者和球员依然相信“热手效应”的力量,但在许多研究者口中,这种现象也有了另一个名字——“热手谬误”。
心理学家将这种凭借个人的直观感觉判断事物未来趋势的现象称为热手效应。当热手效应在人身上奏效,人就会变成一个职业赌徒,凭借自己良好的感觉一直赌下去。
“‘热手效应’与‘赌徒谬误’都来自人们心理学上的认知偏差。”由南京大学商学院的林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俞乔、汤震宇、周建四位学者组成的团队,利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中国的个体投资者在面对过去股价信息时的交易行为与心理预期。
他们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个人投资者或潜在个人投资者中,‘赌徒谬误’效应要强于‘热手效应’,占据支配地位。”也就是说,无论股价连续上涨还是下跌,投资者更愿意相信价格走势会逆向反转。
- 再来一瓶[2]
一位年轻人因为口渴买了一瓶饮料,开盖后发现中了五等奖,奖品是再奖励一瓶同类型的饮料。年轻人拿到奖品后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盖子,发现又中了一瓶饮料。
这时,商店老板对年轻人说:“你手气这么好,再开下去,估计二等奖‘再来一箱’都被你抽中了。”于是年轻人打开第三瓶饮料,可惜这次没中奖,之后他又买了一瓶,结果还是没中奖。
就这样,年轻人不服气,觉得自己本来手气很好,应该能获得“再来一箱”的奖励,于是向老板买了一瓶又一瓶饮料,最后买下了一整箱,还是没见到“再来一箱”的奖励。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位年轻人本来只是口渴,想喝一瓶饮料而已。
很多人认为自己既不赌钱,也不贪小便宜,不会掉入热手效应的陷阱里。事实上,热手效应源自于人们对自己直觉的错误认知。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根据自己的直觉来办事。
某个想买房子的人,他走进一间新房子感觉良好,就会认为自己跟这套房子有缘,进而买下这套房子。一位即将参加面试的女生,她早上起床的时候扭到脚,出门的时候弄断了高跟鞋后跟,上街的时候错过了公交车……这时,她就会觉得自己的面试也会理所当然的失败。
“热手效应”最典型的运用是在“老客户营销”上:一个买书很多却几乎不怎么看书的人,更有可能走进书店;一个办了一堆健身卡却每次都要浪费的人,比一个从没有办过健身卡的人,更容易推销;消费者总是越拥有,越想拥有更多。
- ↑ 李文岐.投篮者的“热手效应”存在吗?.果壳.2016-08-21
- ↑ 秒懂心理.警惕:人人都可能变成“赌徒”的热手效应.腾讯网,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