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暗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所谓消费暗示,是指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产生新的需求从而引发额外的消费。
比如一个人本来不准备买东西的,但他在超市逛一圈后发现又有东西要买,其实那些东西都是可买可不买的,但在这些东西的暗示下,使他产生了对其的需求,从而引发新的消费。这种消费暗示的来源很广泛,而且随处可见,我们随时都会发现周围有很多东西别人在使用而自己却没有,这些东西会在我们心中产生消费暗示,当我们有足够的购买力的时候,我们就会增加这一部分消费,我将其称为额外消费。
消费暗示的解析[1]
暗示又称提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个体产生顺从性的反应:或接受暗示者的观;或按暗示者要求的方式行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感染” 的结果。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几乎都会受到一种精神感染式的暗示或提示,在这种感染下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的信念:多数人的看法比一个人的好法更值得信赖。因此,暗示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暗示者的数目,或者说暗示所形成的舆论力量的大小,暗示得当,就会“迫使”个人行为服从群体的行为。
暗示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个人的词语和语调、手势和姿势、表情和原神以及动作等,都可以成为传递暗示信息的载体。暗示还可以以群体动作的方式出现,如信誉暗示、词语暗示、行为暗示等。
在消费活动中,消费者受暗示而影响购买决策及行为的现象是极为常见的。实践证明,暗示越含蓄,其效果越好。